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5期中医中药

温肾利水方治疗水湿内停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方治疗水湿内停型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温肾利水方加ACEI类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ACEI类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好转,尿钠增加,尿蛋白减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肾利水方治疗水湿内停型肾实质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  治疗组30例用温肾利水方加ACEI类治疗,对照组22例单用ACEI类治疗,4周为1疗程。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好转,尿钠增加,尿蛋白减少。 结论  温肾利水方可通过减少血容量,改善肾功能,增加利尿,扩张血管等方面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肾实质性高血压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对于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肾实质性高血压在治疗上较原发性高血压更为棘手,我们采用自拟温肾利水方合并ACEI类降压药治疗中医辨证为水湿内停型肾实质性高血压30例,并与单纯使用ACEI类降压药22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  (1)符合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1992年安徽太平会议修订的肾小球疾病诊断标准 [1] ,且在肾实质病变基础上并发高血压,肾功能处于代偿期。(2)高血压的诊断以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提出的诊断和分期标准,且符合1999年WHO/ISH修订的国际统一标准 [2] 。(3)中医辨证为水湿内停,脾肾阳虚者。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将52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为水湿内停,脾肾阳虚,肾功能处于代偿期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温肾利水方合并洛丁新10mg,每日1次或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温肾利水方为:熟附子6g,白术15g,茯苓25g,白芍30g,牛膝12g,益母草15g,泽兰15g,王不留行15g,川芎12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用洛丁新10mg,每日1次或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
   
  两组均4周为1疗程,每天同一时间、同一体位、同一状态下测量血压2次,治疗前后测肾功能、尿钠、尿蛋白定量。
   
  1.3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评定标准制定。显效:舒张压降至正常范围并下降幅度≥10mmHg,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未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以上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为76.7%,对照组显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提示治疗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明显。
   
  2.3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钠、尿蛋白定量变化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尿钠定量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提示治疗前后尿蛋白明显减少,尿钠明显增多。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略)
    
  注:两组对照 △ P<0.05, # 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变化(略)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 P<0.05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尿钠、尿蛋白定量变化(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3 讨论
    
  肾实质性高血压不仅危害肾脏本身,加速肾损害进展,且常引起心脑等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积极控制血压尤为重要,肾实质性高血压的靶目标值较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格。尿蛋白>1g/24h,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尿蛋白<1g/24h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3] ,单用西药往往不能很好控制靶目标值,常需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但副作用多,停药易反弹。
      
  慢性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淡纳差、脘腹胀满、肢体水肿或困重、大便溏薄、尿量减少、舌暗或淡胖带紫、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或濡弱沉细,以气虚血瘀,水湿内停占多数。其高血压形成机制为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造成水湿内停,气虚运化无力,血脉停滞不前,致血瘀内阻,气虚血瘀,水湿内停,导致升降失司,阳用不宣,阴霾四布,湿浊蕴逆,上而不下,而致肾性高血压 [4] ,故治疗上以温肾利水,针对病因治疗,疗效满意。温肾利水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扶阳制水,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导水下行,芍药缓急止痛,即可破阴结,利小便,又能制约附子之燥热,诸药配伍,温中兼散,利中寓化,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另黄芪补气,牛膝引血下行,益母草、泽兰、王不留行、川芎活血化瘀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肾实质性高血压有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以容量依赖型占主要地位,治疗上多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钙离子拮抗剂 [5] ,ACEI与钙离子拮抗剂最后通过降低血管阻力而起效。且肾小球疾病多存在高凝状态,西医治疗常用抗凝或血小板解聚药物。温肾利水方可使尿钠排泄增多,血容量减少,尿量增多。符合现代医学机制,其中附子中有乌头碱、次乌头碱能产生明显抗炎作用,有助肾功能恢复,茯苓、泽兰具有利尿降压作用,川芎、益母草均能对血压产生一定影响,川芎还有抗钙离子内流作用,且能抑制缩血管物质血栓素A 2 (TXA 2 )的合成,增加扩张血管物质前列环素(PGI 2 )的合成,黄芪亦有扩血管、利尿作用 [6] ,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温肾利水方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能改善肾功能,增加尿钠排泄,减少尿蛋白,其降压机制与减轻容量负荷,扩张血管,减少阻力负荷有关,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2 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杂志,1999,7(2):29.
   
  3 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0.
   
  4 万廷信.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2,34(2):38-39.
   
  5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17-1136.
   
  6 刘文军.益肾降压方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31-133.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

作者: 刘汉伟 陈洪 黄玉贞 李静 唐纪文 刘英杰 夏永国 2005-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