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6期临床医学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并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研究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L)并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电针围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照组只用电针围刺治疗。疼痛缓解的显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56。结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照射并电针治疗带状疱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对比研究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SL)并电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电针围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照组只用电针围刺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疼痛缓解的显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56.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损的改善显效率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照射并电针治疗带状疱疹优于单纯电针围刺治疗。

     
    带状疱疹是常见于皮肤科的疾病,剧烈的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不及时诊治,还可转化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造成患者持久的疼痛。近年来,光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研究了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并电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6岁,平均58.35岁;病程1天~1年;皮疹发于头面、颈部3例,胸背、上肢15例,腰、腹10例,下肢2例。对照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77岁,平均57.34岁。病程2天~1.2年。疱疹在头面、颈部5例,胸背、上肢13例,腰、腹9例,下肢3例。两组病例年龄、病程、症状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于常规消毒皮疹及周围局部皮肤后,在皮损周围,根据疱疹区的大小,选用4~10根1.5寸毫针,距疱疹区约5分、针尖对着疱疹的中心斜着进针将皮疹围刺,皮疹发于上肢及胸、腹部者加取穴合谷、曲池,发于下肢者加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成对连接于广州产D8606~Ⅱ治疗仪,选用疏密波,电量为病人耐受量,每次30min,连续10次为一疗程。同时应用日产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 HA—550,简称SL)照射治疗,根据疱疹范围大小,选取3~5个点,用C型透镜照射皮损区和相应的神经根,输出功率为90%~100%,每点照射10min。皮疹发于上半身者用SG型透镜照射双侧星状神经节7~10min,输出功率为80%~90%,照射2s,间歇4s,每天照射一次,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VAS改善度≥70%为显效,30%~70%为好转,<30%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VAS的改善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自身比较,两组均有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治疗组VA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疼痛程度的缓解 治疗组显效率为80%,对照组为56.7%,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3 皮损改善情况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93.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的镇痛结果 (略)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表2 两组病人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表3 两组病人皮损改善情况比较 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毒性皮肤病。常呈散发性,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1] 。且发病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愈大,出现疼痛及转化为疱疹后神经痛的机会就愈大 [2]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或因外感风热湿毒,郁于肌表等而所致 [3] 。其发病机理多与湿热毒邪侵袭及肝胆火盛有关,毒热互结,郁蒸于肌肤则红肿发疱,阻遇经络,经气不通则痛 [4] 。用电针围刺于疱疹周围,可起清泻局部热邪、疏通局部气血以止痛的作用,且能阻止邪气的扩散并围而歼之,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诸穴则达健脾利湿、疏散外邪之功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具有极好的单色性和方向性,所取峰值不易被机体水分和血红蛋白吸收,因而穿透组织较深,能直接照射深部的神经根、神经干等。光电能量在组织中产生的光电刺激作用、电磁作用和光化学作用能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流;抑制神经兴奋性;促进活性物质再生,并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阻断了疼痛的恶性循环。临床证明,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和电针的综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了病者患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淋巴细胞吞噬能力,提高了局部的抗病能力,防止病毒播散和疱疹扩散,促进疱疹结痂、消散,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文观察,患者疗效与病程有关,和有关研究相一致 [5] 。皮疹消失前开始治疗疼痛缓解效果优于皮疹消失后开始治疗,且能有效地预防带状疱疹转化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08-309.

    2 王埃胜.560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6:367-368.

    3 吴旭,盛灿若.实用针灸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61-562.

    4 庞素芳,鲍家铸.刺络拨罐围刺为主治疗高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3,23:207-209.

    5 王俊,宋涛,许国忠,等.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4(1):13-15.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南坛分院 

作者: 邹华娅 黄志勇 马丽玲 2005-6-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