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7期中医中药

中药汽疗在软组织损伤疼痛中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来源:INTERNET
摘要:中药汽疗又叫中药汽雾透皮(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人体来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医疗实践表明,中药汽疗不仅在内、外、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及专科特长,而且在养生康复、消除疲劳、美肤美体等方面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药汽疗的临床适应证主要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脊柱炎、......

点击显示 收起

  中药汽疗又叫中药汽雾透皮(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人体来治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医疗实践表明,中药汽疗不仅在内、外、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突出中医特色及专科特长,而且在养生康复、消除疲劳、美肤美体等方面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药汽疗的临床适应证主要是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脊柱炎、骨关节疼痛、骨刺引起的疼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伤后期功能恢复、皮炎、湿疹、硬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瘙痒症等疾病。其验之临床,确有独到的良效。是一种无创伤,作用直接、迅速、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1 中药汽疗法的作用机理
    
  中药汽疗主要为药物吸收所引起的整体药理效应和药物对病灶局部的药理效应。整体作用是指在躯体内施以熏蒸,通过药物的吸收或局部刺激所引起的整体药理效应或全身调节作用。汽疗时药物透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其药理作用。具体途径是皮肤吸收,物理刺激等。
   
  皮肤吸收作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大,毛孔多,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汽疗机就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
   
  有作者研究表明,药物能通过皮肤粘膜、汗腺、毛囊、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等转运而吸收。在汽疗时,湿润的皮肤表面及蒸汽水共同作用皮肤的通透性,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每个人的疗效与皮肤吸收渗透和湿度有关 [1] 。其汽疗机舱内的治疗温度和湿度具有增强皮肤吸收渗透的效果,湿热的蒸气对人体确有裨益。
   
  物理刺激作用:中药汽疗的温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能直接起抑制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另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环,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温热的刺激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新陈代谢作用。该治疗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同时又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使周围组织营养得以改善,药汽的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 [1] 。
    
  2 软组织损伤疼痛应用中药汽疗法治疗的镇痛作用及机理
      
  软组织闭合损伤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以及其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的不同程度的损伤 [2] 。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充血、水肿、血肿、渗出、血淤、血滞、肿胀、粘连、增生、狭窄、组织受压、血管痉挛、缺血、缺氧、组织生理功能下降、僵硬、失去弹性,日久导致组织变性、严重者可出现灶性钙化、软骨增生、斑痕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当发生软组织损伤后,疼痛是人体的第一感觉和体验,同时伴有不愉快的情感改变。这种感受和反应与机体存在明确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是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受伤害和病理刺激后通过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大脑皮层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3] 。
   
  疼痛的治疗原则:积极消除病因;阻断神经的疼痛传导;提高痛阈,改善疼痛反应。
   
  常用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物理治疗、中药汽疗、心理治疗等。
   
  医学史表明,当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在实践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孕育着一种新的变革。前些年,从事中医药研究者减少,抗“非典”中,中医药在治疗SARS病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眼下中医药研究又热火,中药汽疗也显身手,辉煌起来。陈文彬和作者共同认为中药汽疗的主要作用在六个方面。
   
  2.1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1)温热因子本身的热效作用于人体,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它还可使组织蛋白微量变性、分解、产生组织胺,血管活性肽等物质,导致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微循环改善。(2)当温热作用通过各种机制引起体内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舒张张力降低,血流增强充盈良好时,舒血管活性物质被血循环带走,局部浓度下降,并被加速运来的血液中的酶所分解,从而产生继发性血管收缩反应,使充盈减少,局部聚积较多的代谢产物,使血管张力降低,血液充盈重新增加。如此循环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舒缩反应)不仅使血液循环持续改善,微循环得到改善,同时也是对血管壁弹性的一种锻炼,还可减少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4] 。(3)文献报道组织代谢需多种酶来催化或促成,而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在0℃~40℃范围内,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强,但当达到50℃以上时,则开始变性,破坏,达80℃时绝大部分酶将失活,因此,在适当的温热条件下可提高酶的活性,代谢也随之加强。温度每升高1℃,代谢将增加13℃左右,增加10℃时,氧化率将提高250%。因此可见温度只增加几度,也将影响到细胞的氧化和对生理过程发生显著的影响 [5] 。温热可使细胞膜及其内部的超微结构发生变化,线粒体过氧化酶活性增强,提高了细胞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4)温热疗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例:人体的腰椎间盘承受了躯干及上肢的重量,腰部活动范围大而多向。在日常生活、劳动、活动时,其受伤的机会与程度均较其它部位大。腰椎间盘还有一个特别的生理现象,即其血供很少,营养本来就很有限,从而更加容易出现退变,使纤维环出现裂隙变化,发生破裂,进而髓核突出。因此,温热疗法具有促进局部血流循环,增加血供,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对加速其椎间盘损伤组织的修复显得有意义。
   
  2.2 加速对炎症致痛化学介质的清除和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消肿 无论是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就是在损伤局部堆积了大量的非细菌性炎性产物及致痛化学介质。在温热疗法作用下随血液循环加速而被带走,达到止痛目的。有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 24 Na来研究下肢皮肤、肌肉和关节在红外线的温热作用下的血液循环变化时证明,皮肤对 24 Na的清除率平均增加50%~200%,当皮肤温度平均上升6℃时,远离照射部位之外的胫前肌肉的 24 Na的清除率增加了100%,甚至并未照射红外线的对侧胫前肌的 24 Na的清除率也增加了85%。另有作者对TDP照射后观察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经TDP照射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 [5] 。这也可说明采用中药温热汽疗也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当软组织发生损伤时,局部毛细血管的损伤,破裂,皮下瘀血,大量组织液渗出,形成局部肿胀、疼痛,在温热作用下,随着血液循环改善的同时,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加速,渗出液得以迅速吸收,代谢,排泄,肿胀减轻,从而疼痛缓解。

  2.3 解痉、去挛缩 在温热作用下,骨骼肌吸收热,使局部温度上升,导致支配梭内肌的γ纤维素的兴奋性减弱,同时减轻了向肌纤维的传出冲动,使肌张力下降,肌痉挛缓解,痉挛性疼痛减轻。另外,平滑肌的张力也降低,收缩运动减少、减弱。对结缔组织也可使其张力降低,弹性增加。经研究发现,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延展性可增大5~10倍。温热可使肌梭的IA纤维的放电频率减少,静息反射的输入减少,肌张力下降。高尔基腱器在37℃时放电频率近乎0,在温热刺激时,输入脉冲增加,抑制了肌肉的张力。同时,由于皮肤升温减少了输出α纤维的活动,因而降低了肌梭的兴奋性。当肌腱以6.7%/min的速度牵长,达到70g 的张力并维持10min后,将肌腱浸入25℃的水浴时,20min后张力为60g。而浸入45℃的水中20min后张力则降为15g。
   
  2.4 干扰疼痛信息的传导 舒适的温热刺激(40℃~42℃)可降低局部皮肤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适当的温热因子可以加剧分子和离子的无规则运动,从而在分子和离子水平上干扰痛冲动的传导过程。但这种温度必须在45℃以下,当>46℃后,反而会出现热的灼痛感。干扰还可发生在中枢传导的通路上,温热刺激作为一种外加的新的刺激信息同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其传导通路上的某一环节上产生互相干扰,从而使原有的疼痛传导信息减弱甚至暂时消失。如果原有疼痛信息本身很弱,或者干扰程度大,或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时,原有疼痛得到消失。
   
  2.5 提高免疫功能、体内内啡肽的含量增加 在温热作用下,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加强,大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当温度由37℃提高到38℃~40℃时,吞噬作用可提高100%。同时,吞噬作用需由ATP等物质提供能量,因此,只有在其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吞噬作用方可得到加强。适当的温度可促使化脓性炎症病灶早日局限,成熟,促进坏死物质迅速脱落,代谢排除。
   
  程绍钧等将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氧化铁板远红外照射组、TDP照射组与对照三组,在40℃下照射40min,静息15min,待动物平静后断头,取样,分别测定其脑组织纹状体和下丘脑亮氨酸脑啡肽(LEK)的含量。结果三组的值分别为97.5,118.5,105.1和99.6,120.6,104.1。证明生物体经TDP照射后体内亮氨酸啡肽的含量提高,从而达到镇痛之目的 [5] 。本实验提示,中药汽疗法在温热因子和中药成分的作用下,也可能使脑啡肽的含量增加,从而达到广泛的镇痛效果。
   
  2.6 合理使用汽疗中药配方 软组织损伤后,其经脉受损,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气滞血瘀,而致疼痛经久不解。选方要按病辨证 [6] ,常用中草药主要是活血化瘀;祛风湿,通经络;温阳理气;补益等四大类。介绍一个配方的组成,即杜仲,淫羊藿温煦肾气,党参、当归补血气,桂枝,防风,海桐皮等祛风通络,赤芍活血通经,艾叶温经止痛,川芎,透骨草,红花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羌活,姜黄走上肢祛风通络,独活,牛膝走下肢活血祛风。本配方借中药的温热蒸气之势,腠理大开之时,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促进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增加局部代谢产物排泄和炎症,瘀血的吸收,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邪气去,痹痛止的目的。

  3 临床验证应用
    
  本组246例,男189例,女57例,年龄19~64岁,病程:1周24例,1个月39例,3个月26例,6个月47例,1年45例,2~3年38例,3年以上27例。疾病种类:急慢性腰肌劳损77例,肌筋膜炎42例,关节囊、滑膜炎24例,韧带损伤28例,坐骨神经痛44例,腰椎间盘突出31例。
   
  根据病种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中药配方。舱内温度保持在40℃~42℃之间,一次的汽疗时间25min,1次/1~2天,10次为一个疗程。本组一个疗程193例,2个疗程47例,3个疗程6例。结果:1~2个疗程的患者治愈63例(25.6%),显效127例(51.6%),有效37例(15.0%),无效19例(7.7%)。
   
  按“临床痊愈+显效”计算显效率为77.2%,按“临床痊愈+显效+有效”计算有效率为92.3%。上述结果说明中药汽疗为透皮吸收,直达病所,作用迅速,疗效肯定。这是由于含药蒸汽中有大量的药物离子,以离子特性作用于肌肤吸收加之温热的作用,皮肤毛囊、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局部和全身新陈代谢旺盛,从而加速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使局部淤血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对软组织损伤疼痛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4 影响中药汽疗的镇痛效应因素
    
  病人对中医药的信任度、医药知识水平和对暗示接应的程度,均直接影响镇痛结果。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单纯暗示镇痛可使30%的病人缓解疼痛。不加任何暗示,只使用强烈镇痛药显效者占75%;凡对安慰剂起反应的病人对标准的吗啡镇痛产生效应者达96% [4] ;在汽疗前和汽疗中给予解释疏导,合作者疗效较好,反之则差。凡对医、药失信的病人我们观察其镇痛效果均不满意,故临床上采用医患沟通的方法来提高患者对中药汽雾透皮治疗的接受度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诊断不准确,使用的中药配方不合理,只图省成本,一付药什么病人都用,多用几人次,药物浓度大减,几乎 无药物作用。

  5 结束语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为提高人类维系健康时代的理念,为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减少治疗时的疼痛,积极弘扬中华传统医学,推广绿色治疗的概念,是个极具挑战性努力探索的课题。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曾说过“能治疗疼痛者为神医”,抗击“非典”后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在致力于中医药汽疗研究中走出了一条路子,有系统的治疗理论,治疗手段,诊治群体,具有较高临床疗效,在医疗竞争市场上显现出蓬勃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高树中,冯学功.中医熏洗疗法大全,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13-15.
   
  2 宣蜇人.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89-96.

  3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97-700.
   
  4 刘怀清,马永康.常见疼痛的非手术现代疗法.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04-113.
   
  5 重庆医学会编.重庆市疼痛与康复学习班资料汇编.2003,37-39.
   
  6 伊智雄,刘春英.实用颈背腰痛中医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9-234. 

  作者单位:400802重庆市南桐总医院疼痛科(疼痛治疗中心)

作者: 刘怀清 张世焱 唐荣斌 萧锋 刘荣香 2005-6-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