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0期经验交流

硬膜外腔压力改变可有效防止置管时擦伤神经根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防止硬膜外麻醉后神经并发症的方法。结果在一呼一吸的动作配合下顺利将导管送到满意位置,无一例擦伤神经根。结论深吸气能够改变硬膜外腔的压力,当送管碰到阻力时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呼吸动作送管能达到顺利送进导管目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防止硬膜外麻醉后神经并发症的方法。 方法  80例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置管过程中遇到阻力,采取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吸气动作而顺利送进导管,呼气时暂停止。 结果  在一呼一吸的动作配合下顺利将导管送到满意位置,无一例擦伤神经根。 结论  深吸气能够改变硬膜外腔的压力,当送管碰到阻力时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呼吸动作送管能达到顺利送进导管目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12月行硬膜外穿刺麻醉3093例,其中在穿刺及置管过程中擦伤神经根者19例,占0.006%,遂于局麻药中加入地塞米松5mg,其中10例术后无症状,9例诉下肢相应部位疼痛或麻木,经过2天至3个月的糖皮质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都能缓解,没有留下后遗症,但给病人造成了痛苦及一定的经济负担。本文旨在探讨一个更有效的防治硬膜外麻醉后神经根并发症的方法。19例神经根擦伤者其中18例发生于置管时碰到阻力仍强行置管,1例发生于穿刺时;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并诉痛,基于这个原因,笔者在80例置管过程中碰到阻力时采取嘱病人深吸气,随着病人的吸气动作送进导管,呼气时暂停,随着一呼一吸的动作将导管顺利置入,结果满意,未见一例擦伤神经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硬膜外穿刺成功置管时遇到阻力病人,年龄14~87岁,男42例,女38例,其中60岁以上24例为老年组,男17例,女7例;胸段穿刺42例、腰段穿刺38例,置管10~12cm碰到阻力者胸段5例,腰段10例,置管12~14cm碰到阻力者胸段12例,腰段15例,其中产妇20例,此时嘱病人深吸气,随着吸气动作将导管送进,呼气时暂停,吸气时再送。
    
  2 结果
    
  胸段中有3例末能顺利置入,都发生于老年组,而腰段有2例改善不明显,只能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稍用力而完成置管,其余都非常容易将导管置入,未出现神经擦伤现象。
    
  3 讨论
    
  硬膜外间隙压力的产生有三种说法:其一,Janzan是认为负压的产生是硬膜被穿刺针推开,使潜在腔内产生负压;其二,Weldt及Moloney认为除了Janzan所云的负压,还有一种“真正的负压”,乃硬外间隙所固有的;其三,Zorraquin认为负压的来源是由于胸膜腔负压及悬垂的腹腔脏器下坠所产生的负压通过椎间孔传递至硬外腔。Usubiaga的资料说明负压出现率以颈部及胸部硬外间隙最高,约98%,腰部次之约88.3%,骶管不出现负压 [1] 。根据硬外间隙压力产生的原理,笔者在置管遇到阻力时试图嘱病人深吸气,使其通过呼吸改变硬外腔的压力而顺利置入导管,取得成功,临床操作体会是胸段效果最好,尤其是中年男性,肺活量大,深吸气后胸腔负压改变更容易通过椎间孔传至硬膜外间隙,而3例无明显改善者都发生于老年组,可能由于脊柱钙化,椎间孔闭合而造成,而腰段则次之,虽有改善,却感觉没胸段那么顺畅。所以笔者认为在临床操作时如遇到置管阻力用此方法是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同时建议对已擦伤神经根病例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水肿。由于病例较少且无颈段硬外穿刺,但笔者认为硬外腔负压产生与呼吸运动有较大关系,更趋向于第三种说法。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76。

  作者单位:522000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陈琼辉 2005-6-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