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期中医中药

针刺治疗神经性厌食症1例

来源:INTERNET
摘要: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显著的行为、精神、心理的紊乱,对食物强迫性的偏见,体重下降、明显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在治疗上较为棘手。孙老采用针刺疗法成功治愈1例神经性厌食症,现介绍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显著的行为、精神、心理的紊乱,对食物强迫性的偏见,体重下降、明显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此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破坏性的影响。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在治疗上较为棘手。黑龙江省名中医孙申田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40余载,经验丰富,治愈无数疑难杂病。笔者师从孙老,耳濡目染,颇多受益。孙老采用针刺疗法成功治愈1例神经性厌食症,现介绍如下。

患者,男,65岁。因厌食,进行性消瘦,心慌,气短,失眠,乏力半年余就诊。患者半年前因工作不顺上火着急,出现精神抑郁,胸闷心慌,食欲不振。经治疗病情好转,但仍感胃脘胀满,食纳差,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半年内体重减轻了15kg,原体重60kg。近2个月感头晕乏力,毫无食欲,食之难以下咽,每天为维持生存而强迫进食少量流食,约2~3两。曾先后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镜、肝、胆、脾、胰、肾B超、心电、头部CT、胸片、生化全项、T3、T4等多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最后确诊为神经性厌食症,经多方求医治疗,不见好转,且逐渐加重,至孙老处求诊。诊见:神疲乏力,极度消瘦,肌肤涩燥,情绪忧郁,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证属肝郁气滞,心脾两伤.治则健脾和胃、养心安神;选穴:百会,神庭,安眠(双),内关(双),神门(双),天枢(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公孙(双),照海(双)。操作:针刺得气后分别在百会,神庭,安眠(双),足三里(双),天枢(双)穴的针柄上接通G_6805型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另配合口服舒乐安定每晚睡前1片。一疗程后患者有想吃东西的感觉了。第二疗程后患者食欲有增,每日能按三餐进食了,只是吃的很少。第三疗程后患者已感到吃饭香了,不是完成任务了,睡眠也大大改善,嘱患者停服舒乐安定,并改隔日针灸一次。又继续治疗2个疗程,患者病情大有好转,每天能正常进食6~7两,睡眠好,心情舒畅,每天还能到户外散步两次,生活恢复正常。半年后随访,患者一切正常,体重增加了5kg,还上了老年大学,全家人感激不尽。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内食欲减退或消失的一种慢性障碍性疾病,该病以长期原因不明性体重明显减轻为特征。属于中医学“恶食”、“不嗜食”等症范畴。导致本病的情志因素中,以郁怒忧思最为常见。主要病机是情志不舒,忧郁伤神,气机郁滞。所以发病根本原因是心肝的功能失调,进而导致脾胃的运化和腐熟失常。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精神内分泌疾病,过度的精神刺激和紧张的工作或学习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恼怒伤肝,积忧久郁,有些人难于应付紧张的生活环境,精神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刺激状态中,可使其情绪焦虑抑郁,气机阻遏而形成厌食。目前我国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上较为棘手。孙老采用针刺疗法以调整脏腑阴阳气机,其中百会、神庭为治神之要穴,具有镇静安神之作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之络穴,亦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宽中理气,和胃安神之功能;神门穴可以养心安神;三阴交为脾经穴,是三阴交会穴,有健脾养肝强肾、养血安神之功;照海为肾经穴,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太冲可以调情志,畅气机;天枢属大肠之募穴,配合胃之合穴足三里,健脾和胃,调补气血,诸穴合用,五脏协调,针对病因病机,标本兼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150090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作者: 王曼苏 2005-8-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