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6期其他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给予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口服联苯双酯、肝太乐、加中药龙胆草、丹参、山栀子、田基黄、鸡骨草等煎服,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少。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联苯双酯清热去湿疏肝活血病毒性肝炎是不同型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给予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口服联苯双酯、肝太乐、加中药龙胆草、丹参、山栀子、田基黄、鸡骨草等煎服,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结果 1个月后79%肝功能正常,21%肝功能接近正常,2个月后100%肝功能正常。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少。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中西医结合 联苯双酯 清热去湿 疏肝活血

病毒性肝炎是不同型别的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导致弥漫性肝脏炎症的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已知有甲、乙、丙、丁、戊5型病毒性肝炎。它们的病理变化、临床上的表现以及生物化学检查,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甲型以及戊型肝炎呈急性过程,乙型、丙型、丁型容易呈迁延或慢性过程,并且容易转变为肝硬化肝癌,迄今对病毒性肝炎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经过临床观察,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从1996年~2002年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在13~84岁,黄疸型的53例,HBsAg阳性44例,病程1周~1年不等,所有为非重症病例。

1.2 症状和体征 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纳差,乏力,部分患者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部分患者有右上腹压痛,肝大,皮肤及巩膜黄染,舌苔黄、厚、腻等。

1.3 相关检查 所有病例肝胆12项检查肝功能均异常:谷丙转氨酶200~1260U/L。谷草转氨酶165~1180U/L,碱性磷酸酶156~570U/L,r-谷氨酰转肽酶82~180U/L(肝功能异常程度与黄疸的程度不成比例),HBsAg阳性者44例,腹部B超检查肝脏、胆、脾脏、胰腺,除12例肝大、光点增粗外余未发现异常。

2 治疗及预后

全部病例均采用现代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结合治疗的方法:给予口服肝太乐片每次0.2g,每日3次,联苯双酯片每次15mg,每日3次以及中药治疗。其基本方:龙胆草15g,山栀子15g,杭菊15g,茵陈30g,田基黄30g,鸡骨草30g,银花15g,泽泻20g,丹参30g,茯苓15g,柴胡20g,白术15g,甘草10g。没有黄疸的病例加赤芍15g,五味子10g煎服,每日2次,以及相应的对症治疗。经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逐渐消失,黄疸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渐退。小便颜色逐渐转淡至清,食欲好转,疲乏渐减轻,肝脏缩小,肝区明显无压痛或叩痛。复查肝胆12项62例患者肝功能正常,16例患者肝功能接近正常,再按照上述方法给予肝太乐、联苯双酯片服食及中药基本方辨证加减服食1个月,再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部分病例再服药2~3个月以巩固疗效兼调养机体。停药后半年或年余、2年后复查,肝功能全部无异常,腹部B超检查,肝脏、胆囊等均未见异常,但是HbsAg阴转者只有2例。

3 讨论

传染性病毒性肝炎虽然分型,但是在治疗上基本相同。现代医学认为甲型、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一致,是通过人体免疫反应,亦有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发病的。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肝炎病毒进入机体后导致机体免疫应答所引起的免疫性损伤而形成。加上病毒因素及非特异性因素导致肝脏呈弥漫性病变。肝炎病毒能使机体干扰素产生减少。干扰素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还有免疫调节功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水平及诱生能力均明显下降,导致HBV在人体内难被清除。肝炎病毒还能使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肝炎病毒导致细胞免疫障碍:病人的NK细胞活性降低;细胞毒性T细胞(TC)活性增强,对感染病毒的肝细胞杀伤增强,加重肝脏炎症或坏死 [1] 。感染肝炎病毒的病人的B细胞也因被致敏而活化增殖产生抗体以中和病毒等。丙型肝炎是病毒对肝组织直接破坏,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依附HBV而存在,但它自身对肝细胞也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炎病变或使原有的肝脏病变加重。

在病理上,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阳黄证,是湿邪和热邪所致。若湿热毒盛,伤及营血则为急黄,应该用清热、利湿、解毒的治疗方法。非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或病程较长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数是肝郁、气滞、脾虚,湿郁化火等,均应该健脾益气去湿,疏肝解郁为治疗原则。本基本方以田基黄、鸡骨草、茵陈、龙胆草、栀子清热去湿退黄,因为茵陈最善清利湿热;栀子清泻三焦湿热而利尿;龙胆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鸡骨草、田基黄都有很好的清热利湿退黄作用,柴胡疏肝解郁行气。现代医学认为柴胡皂甙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有报道与强的松龙相近。对角叉莱胶,右旋糖酐、醋酸,5—羟色胺、组胺引起的正常或去肾上腺大鼠的跖或踝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柴胡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抑制组织胺或5—羟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白细胞趋化运动,抑制肉芽肿增生,表现其抗炎作用的多环节性。柴胡多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肝枯否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功能 [1] 。白术、甘草、茯苓、山栀子健脾益气运化除湿。丹参活血通络去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加速组织内自由基的清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1] 。丹参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涉及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细胞趋化运动,减少PG合成,抑制溶酶。减少溶酶释放等。另一方面也有报道大剂量丹参体外抑制NK细胞活性,丹参素衍生物抑制T细胞和B细胞功能 [2] 。赤芍、五味子养阴平肝清热。五味子能使血清谷丙转氨酶迅速下降,对促进肝细胞病变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它的作用机制认为是能使肝细胞物质代谢的改善,对线粒体、溶酶体的保护作用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银花、杭菊有疏散湿热,清热解毒的作用;泽泻利水渗湿而存阴;甘草健脾益气、解毒、调和诸药。肝太乐为右旋呋喃糖醛酸γ—内脂,能与肝内和肠内的毒物结合成为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而排出体外,所以有保护肝脏及解毒作用。联苯双酯片能够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损伤,促使肝细胞再生。对部分肝 炎病人有改善蛋白代谢的作用,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对HBsAg及HBeAg无阴转的作用。

由上述可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是很复杂的,导致在治疗上比较困难。现代医学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使用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转移因子、干扰素等药,虽有一定疗效,但价钱较贵,并且疗程较长,使用上不太方便等因素,局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以上诸药合用,能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的复制,改善肝脏的微循环,改善肝细胞的物质代谢,抗炎抗肝脏损伤,排毒,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改善肝功能。以此法治疗非急性重度黄疸型肝炎,疗程短,疗效好,价廉,方便易行,更适用于广大农村基层。但HbsAg阴转率低。所有患者治愈后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做肝B超检查为宜,以便跟踪观察,随时发现肝脏的其他病变。

参考文献

1 赵武洪.现代临床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6.

2 徐康成,冯丽萍,黄建昭.复方丹参液局部注射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25例.新医学,003,34:85.

作者单位:529070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卫生院

作者: 黎立勋 2005-8-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