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7期中医中药

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而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典型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而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典型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在《内经》中有裨消、肺消、隔消、消中等各种记载,其描述的症状与今之糖尿病或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极相似之处,如《诸病源候论·消渴》述“其病多发痈疽”,《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症可变为雀盲或内障”等等。纵观古今中医对糖尿病即消渴病的认识,均从三消进行论证,上消以肺热津伤;中消以胃热炽盛,气阴亏虚;下消以肾之阴阳两虚。其对临床有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但随着对糖尿病的不断深入探讨与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不仅从宏观上认识了糖尿病,而且在微观上也有新的认识。

五脏的生理功能均围绕“血”字。心主血脉,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脉为血液循行的隧道,营血行于脉道之中,全赖心气,心阳的推动,使之周流全身,濡养机体。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肺气能辅佐心气,治理调节血脉的营运,百脉皆朝合于肺,百脉的通畅皆依赖肺气,肺气足则百脉通,血液运行正常。脾主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气血津液化生之源,脾统摄血液,能使血行脉中,不溢脉外。肝主疏泄,能疏土助运,促进脾胃的消化,以利于精微物质的化生及气血津液的转输;肝主藏血,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有利于维持机体阴阳平衡;肝气冲和调达,机体的血液储输调畅。肾藏精,肾之所藏之精是脏腑阴阳之本,在《内经》中曰:精血同源,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血的滋养,以生不息;后天之血又以先天之精为物资基础,生生相关。

五脏在病理表现上,亦突出在“血”字。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相似之处。心血心气不足,则出现心慌、心悸,与糖尿病冠心病的表现相类似;肺气不足,气不行血,血脉不利,四肢失气血之滋养,则肢体麻木与糖尿病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相类似;脾失运化,精微物质无以化生,则形体消瘦,抵抗力下降,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则导致出血,如脑出血,眼底出血,此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似。肝失藏血,肝血不足,目失肝血之濡养则视物不清,与糖尿病引发的眼底视网膜病变相似。肾之精气衰退,肾之阴阳受损,肾阳不能温化水气,水失所主,则小便量多,久之阴阳失衡,气化不利,小便短少,与糖尿病肾病相似。

而糖尿病治疗与研究,最担心的不是糖尿病本身的血糖是否稳定,而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 并发症五花八门,但主要影响全身大小的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等。因此在控制血糖稳定的情况下,着重治疗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首当其冲。

糖尿病的并发症引起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血管的病变,其中有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引起血管的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微血管病变,如对肾小球微循环的破坏,引起肾功功能衰退,对眼底微循环的破坏,引起视网膜病变,造成视力下降,甚则失明,因此在稳定血糖的情况下,改善血液循环是十分必要的。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治疗用药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目前单纯西医治疗无法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而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不仅可以稳定血糖水平,而且可以积极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或延长其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从以上的分析,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与五脏的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而调整五脏的生理功能,可从“血”字辨证,联系五脏的生理与病理变化,在临床中与血相关有如血瘀,血虚,血热,血溢……。血瘀包含于血虚,血热,血溢之中,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补血则需活血,凉血亦需活血,在养心疏肝健脾补肺滋肾各自功能的同时活血化瘀原则必须贯穿始终。养心健脾补肺通常取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黄芪、酸枣仁;疏肝理气取柴胡、郁金、厚朴;滋肾调整阴阳当取生地黄、熟地黄、山药、杜仲、菟丝子;活血化瘀之品当取丹参、泽兰、桃仁、红花、川芎。在具体辨证处方时,根据临床表现,有所侧重。如果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各项生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又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此时笔者采用即顾及心脾肺又考虑肝肾的治疗方案,处方用药:太子参20g,茯苓15g,白术12g,酸枣仁12g,柴胡12g,郁金12g,生地黄24g,熟地黄24g,丹参18g,泽兰12g,山萸肉12g。丹参、泽兰是对药,活血化瘀而不伤正。根据患者的体质调整剂量,笔者采用如上方法,近8年来治疗35例糖尿病患者,观察追踪5~8年全部病人不仅血糖稳定,而且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服用方法初服每日1剂,后改1周2~3剂。

总之,对糖尿病的诊治,应全面,同时要抓足重点共性,协调五脏之间生理功能,改善机体内环境,使之即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并把活血化瘀这一原则寓于治疗过程之中,这样将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满意。

作者单位:512200广东省乐昌市人民医院

作者: 江成林 2005-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