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8期中医中药

颈性眩晕治验2则

来源:INTERNET
摘要:颈性眩晕是指以眩晕为主诉的颈椎病。近10天来时有头晕,右肩背肌肉沉紧胀痛,向右上肢外侧放射性麻木,右胁肋胀闷不适,无神昏、呕吐、胸闷等症,伴咽痛、恶心,纳寐可,大便稍干,小便正常。X线示:颈椎序列正常,但正常生理弧度消失,C3~4退行性改变。诊断:眩晕。...

点击显示 收起

    颈性眩晕是指以眩晕为主诉的颈椎病临床多以牵引、推拿等外治方法治疗。笔者在临床中结合发病原因,根据辨证论治原则,运用中草药治疗也取得一定疗效。特举以下2例说明。例1:患者,女,37岁,农民。主因“头晕伴右肩背胀痛10余天”于2003年3月14日就诊。患者有慢性咽喉炎病史。近10天来时有头晕,右肩背肌肉沉紧胀痛,向右上肢外侧放射性麻木,右胁肋胀闷不适,无神昏、呕吐、胸闷等症,伴咽痛、恶心,纳寐可,大便稍干,小便正常。舌偏红苔黄,脉濡小数。X线示:颈椎序列正常,但正常生理弧度消失,C 3~4  退行性改变。诊断:眩晕。辨证:痰热郁结,上蒙清窍。治宜清热化痰、升清降浊。药用:银花20g,法半夏、胆星、地龙、麦冬各15g,菊花、姜黄、葛根、川芎、升麻、青皮、元胡各10g,生甘草、胖大海各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咽痛、肌肉沉紧缓解,大便已通,眩晕偶作,仍有右上臂麻木和胁肋胀闷不适。舌淡红苔白,脉濡滑。治宜化痰降浊。药用: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地龙各15g,姜黄、葛根、川芎、 青皮、元胡、炒川楝子、菊花、生甘草各10g。7剂后患者眩晕已止,胁胀缓解,略有右上臂麻木,舌淡红苔薄,脉濡。继以理气活血通络之剂善后

    例2:患者,男,59岁,农民。主因“头晕8天伴视物旋转”于2003年10月20日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颈椎病20余年。8天前突然出现头目眩晕,脑内隐痛,伴视物旋转、耳鸣,反复发作,有恶心,无呕吐、神昏、抽搐、心悸等症。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体检示:BP110/90mmHg,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电图为:左侧椎动脉供血不足。X线示:颈椎序列正常,但正常生理弧度消失,各椎体及附件可见骨质增生改变,韧带可见骨化影。诊断:眩晕。辨证:气血不足,痰浊上蒙清窍。治宜益气养血,化痰降浊。药用:党参30g,生黄芪、炒当归、枸杞子、茯苓、泽泻各20g,天麻、白术、半夏各15g,菖蒲、葛根、木香、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后,自觉眩晕明显好转,纳可,大便略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继遵前法。上方加炒川连3g,淡吴茱萸6g,干姜10g,焦六曲20g,以调和肠胃。10余剂后诸症皆消而出院。

     作者单位:201300上海南汇区中心医院中医科

作者: 冯新格 2005-8-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