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0期中医中药

论疏利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作为临床多发病,西医治疗一般以抑制胆汁分泌为主,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疗效肯定。单教授治疗BRG,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特别是辨证使用疏利法治疗BRG,每收奇功,笔者天资愚钝,学之一二,浅述如下,以飨同道。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作为临床多发病,西医治疗一般以抑制胆汁分泌为主,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疗效肯定。笔者有幸师从德艺双馨的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兆伟教授数载,聆听教诲,受益终生。单教授治疗BRG,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特别是辨证使用疏利法治疗BRG,每收奇功,笔者天资愚钝,学之一二,浅述如下,以飨同道。

  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乃是因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汁等肠内消化液乘机反流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反应的疾病。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从保护胃粘膜、调节胃肠动力及促进胆盐吸收方面入手,尚缺乏满意的疗法,而中医药在此存在明显的优势。吾师单兆伟教授多年伺诊于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首批中医内科博士生导师、孟河学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尽得薪传。20世纪90年代初又入选全国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徐景藩教授门下,苦学三载,兼收并蓄。在脾胃病理论、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着独特辨证思路和满意的疗效,现将吾师辨证使用疏利法治疗BRG的经验分述如下。

  1 辨证求因,认为与情志有关

    “百病生于气”,吾师单兆伟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多见于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畅的人群,临床上胀胜于痛,攻窜连胁,易躁易怒等肝郁表现也极为常见,且每因情绪波动而发生或加重,这些都说明本病与肝有关。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不和,则出现胃脘胀痛、嗳气、泛酸等症;肝失疏泄,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精神抑郁,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等“肝脾不和”的症状;脾失健运,湿热内停,熏蒸肝胆,导致肝失疏泄,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胁痛黄疸等症状。指出肝胃不和、气滞湿阻或肝脾不和、湿热内蕴证均为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型。

    正如《灵枢·本输》所称:”胆者,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名胆汁;其味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取决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若肝失疏泄,势必导致胆汁分泌与排泄紊乱。胆汁不循常道,上逆入胃,则成胆汁反流性胃炎。同时,胆为清净之腑,胆汁必须顺流至小肠,才有助于小肠的消化功能。若因湿热郁结或气滞湿阻,必然影响胆汁的下行而反逆入胃;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和,胃气不降则郁滞,从而影响胆汁下行,如此互为因果,则出现胃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日久加重,胃镜查见反流胆汁。

    中医学中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但早在《灵枢·四时气篇》即有”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的描述,其所述病状与现代医学胆汁反流相似。根据本病有胃痛、痞满、嘈杂、口苦、呕吐苦水等主症,可归属于胃脘痛、胃痞、呕胆、胆瘅等范畴。其病位与肝胆脾胃有关,病因多与情志失调有关,故吾师据此提出了疏肝利胆和胃法治疗BRG。

  2 疏肝利胆是其基本大法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中云:”脾随肝升,胆随胃降。”为我们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了思路。在生理情况下,肝脾以升为用,胆胃以降为和,四者之中,又以肝的升发疏泄最为重要,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升降才能和顺,胃内容物才能升降,同时胆汁、胰液才能随胃气下降入肠,反之则胆汁及肠内容物不循常道而上逆犯胃,从而引发本病。所以在治疗本病时,要谨守其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抓住疏肝、和胃、降逆、利胆4个环节,尤其是利胆,临床上易被忽略。仅从前3个环节入手,不给胆汁以出路,就违背了”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往往收不到良好效果。现代医学主要从促进胃肠动力、保护粘膜、抑制离子泵等方面入手,免不了抑制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而祖国医学认为胆汁的分泌是肝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其排泄乃是胆腑功能的体现,故治疗除抑制胆汁过度分泌外,重在疏肝利胆。

    3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为十二指肠收缩活动推动十二指肠内容物逆向移动及幽门口开放,胆汁酸反流入胃所致。研究发现,胆汁酸可致非特异性组织损害,直接损伤胃粘膜,造成反流性胃炎 [1]  。国外研究 [2]  还发现胆汁酸与胃溃疡、残胃癌、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密切相关。临证之时,我们发现胆汁反流与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亦相关,且多与情志不畅有关。故临证之时,吾师强调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BRG。在辨证使用一批有抗胆汁反流作用的疏肝利胆中药如柴胡、白芍、枳壳、川楝子、佛手、甘草等药的同时,配合辨病用药:如溃疡病加煅乌 贼骨、白芨等制酸药;CAG、Im、Dys、残胃癌、食管腺癌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抗癌药等。

    总之,本病的发生与情志等因素有关。本病初见吐酸,胸膈灼痛等症。若食管反流日久,则病情加重,出现噎食、嗝征等症状。病机为肝胃不和、气滞湿阻或肝脾不和、湿热内蕴,治疗吾师采用疏肝利胆法为基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随症加减以取得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Bechip,Amorosia,Mazzanti R,et al.Retlux-related gastric mucosal inˉjury is s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ucosal histamine content inhumans.Gastroenlevology,1993,104:1057-1063.

    2 Miwak,Sahatah,Segawam,et al.Reflux of duodenal or gastroduodenal contents induces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rats.Int J Cancer,1996,67:269-274. 

  作者单位:1 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 210029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作者: 王晓华 单兆伟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