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0期检验与临床

24h尿液总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再认识

来源:INTERNET
摘要:【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84-2030(2004)10-0905-02蛋白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尿液中蛋白定量分析对于肾脏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一定的意义[1]。24h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2]。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是可信的实验室方法[3,4]......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10-0905-02 

  蛋白尿是肾病患者常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尿液中蛋白定量分析对于肾脏病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一定的意义 [1]  。24h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 [2]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是可信的实验室方法 [3,4]  ,一般用于某些需精确观察尿蛋白排出量情况的研究,临床常规中并不普及。另外,尿蛋白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尿液中诸如盐类结晶、药物代谢产物、尿液中色素等因素的影响。本实验室在临床尿液标本的检测中发现部分24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通过将检测尿蛋白的实验步骤具体化,建立准确可靠的24h尿蛋白检测方法,使检测结果能够更好地反应患者的病情,支持肾脏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蛋白标准液(73g/L)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具体浓度见操作步骤。

     1.1.2 仪器 分光光度计(722RS型,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

     1.1.3 标本 尿标本分别取自正常成人和肾脏疾病患者,按要求留取的24h尿液 [2]  。

  1.2 方法和步骤

     1.2.1 24h尿蛋白总量测定的具体步骤 尿蛋白主要有尿蛋白沉淀和双缩脲法测定蛋白浓度两个过程。

     1.2.1.1 尿蛋白的沉淀 利用钨酸来沉淀尿蛋白 [3]  ,取15ml的刻度离心管,加入24h尿液标本5ml,再依次加入25mlH 2 SO 4 (0.15mol/L)、2.5mlNa 2 WO 4 ·2H 2 O(1.5%)和1ml醋酸(50%),室温下静置10min。若蛋白定性为“++~+++”,则将尿样本用生理盐水按1∶5稀释;若为“+++~++++”,则将样本进行1∶10稀释;若为“++++”以上,则按1∶20或更高的稀释度进行稀释,重复沉淀步骤。离心(2000rpm×10min),弃去上清液,于沉淀中加入生理盐水至1ml,振荡重新溶解。

     1.2.1.2 双缩脲法测定蛋白浓度 将4ml双缩脲试剂加入溶解的尿蛋白溶液,37℃水浴10min,同时分别以等渗盐水和蛋白标准液(50μl蛋白标准加生理盐水至1ml)做空白对照和标准对照。将经双缩脲显色反应后的标本离心(1500rpm×5min)。以空白管调零,波长540nm,1cm比色杯,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各管的吸光度(OD)。若OD值>30,则取此显色后的混合液2.5ml,再加入0.5ml生理盐水和2.0ml的双缩脲试剂,重复显色步骤,测定其OD值(通过预先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标准曲线的制作处理,得其OD值的线性范围的上限为30)。

     1.2.1.3 参照蛋白标准对照,结合测定过程中的稀释倍数和24h尿液总量,计算出24h尿蛋白量。

     1.2.2 取上述测定过程中蛋白定性程度高和一般的标本,直接进行沉淀、离心、显色和比色,计算其结果。与1.2.1.3的结果进行比较。

     1.2.3 统计学处理 对检测结果的比较行t检验。

     2 结果

  尿蛋白定量检测步骤具体化后的结果表明尿液中蛋白定性在“++”以下的标本,蛋白定量结果测得值与真实值无偏离。但是,尿液中蛋白定性在“++”以上的标本,1.2.2和1.2.1.3的尿蛋白定量结果差异愈显著,并且尿液中蛋白定性程度愈高,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显著。

     3 讨论

  本文在常规检测尿蛋白浓度的基础上,首先根据蛋白定性的结果决定待检尿液是否需要进行稀释,使尿液中的蛋白质充分沉淀。蛋白定性在“++”以下的尿液标本,蛋白质可被充分沉淀,无需进行稀释处理。而对大量蛋白尿的尿液标本来讲,尿液中的蛋白不能被完全沉淀,如若不进行稀释处理,沉淀离心后取其上清液,重复沉淀,发现其蛋白定性仍可达“+”以上,蛋白定量结果就低于实际含量,与临床不相符合。尽管文献 [3]  中说明,蛋白定性在“+++”以上,才将标本进行1∶5稀释,但一般在常规检测中常忽略这一点。按照具体化的步骤,蛋白定性达“++”就应该稀释,并且定性程度愈高,稀释倍数愈大,有时标本可按1∶100进行稀释。

     在沉淀过程中加入50%的醋酸目的有二:一是溶解尿液中的部分沉淀结晶;二是使混合液的pH值降低,更利于蛋白质的充分沉淀。

     在双缩脲试剂显色过程中,Cu 2+  被络合的饱和程度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之一,对于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这种经典的生化检测方法,标准曲线有其线性范围,在范围之内,蛋白定量结果可靠性程度高。双缩脲试剂中的Cu 2+  络合蛋白质有完全络合和不完全络合两种情况。不完全络合的OD值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之内,蛋白含量结果可靠性程度高。Cu 2+  完全络合说明蛋白量与Cu 2+  量相当,或标本中蛋白量过高,即使Cu 2+  被络合完全后,仍剩有游离的蛋白质,由此测得的OD值分布于线性范围上限附近或超出线性范围,使蛋白定量的检测结果低于实际的水平。因此,对OD值大于30的,应再进行处理。另外检测中发现,有些蛋白定性在“++”以下的尿液标本,若其OD值大于30,也需重新处理。

     显色后离心是为了避免尿液中有形颗粒成分对OD值产生影响;另外,乳糜颗粒、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也会对OD值产生影响。因而检测中还需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评判OD值的可靠性,使结果更为准确。

     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肾脏疾病和某些生理情况如剧烈运动等,尿蛋白含量可显著增加,做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尿液中蛋白量的变化不仅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功能的变化有关,而且尿液中蛋白质参与对肾小管间质的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尿液蛋白浓度呈正相关 [5]  。检测步骤具体化后,大幅度地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为肾脏病的临床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辅助诊治依据。按具体化的操作步骤,尿液中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与临床上严重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相符合。另外,在大量蛋白尿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24h尿蛋白定量的定期测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判起到很好的检测作用。总之,双缩脲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是简便易行的评价肾脏病的实验室方法。双缩脲显色蛋白之前,根据蛋白定性的结果进行尿液稀释是获得可靠检测结果的关键,但 其余注意点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D′Amico G.Clinical factors in progressive renal injury:the role of proˉteinuria.Am J Kidney Dis,1991,17:48-52.

     2 Eric P Cohen,Jacob Lemann.The role of the laboratary in evaluation of kidney function.Clin Chem,1991,37(6):785-796.

     3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38.

     4 马秀荣,孙加强.血清和血浆总蛋白双缩脲法测定结果的比较.临床检验杂志,1998,16:261.

     5 Chen L,Wang Y,Tay YC,et al.Proteinuria and tubulointerstitial injury.Kidney Int,1997,61:606.    

  作者单位:4540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作者: 崔艳丽 刘红彬 王 茵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