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0期经验交流

外展上举托顶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

来源:INTERNET
摘要:自2000年~2004年5月,笔者采用外展上举托顶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3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受伤原因车祸伤13例,摔伤9例,习惯性脱位8例,打架及体育锻炼后脱位5例,搬重物时脱位1例。其中有经过其他医生处理无法复位的9例。2临床表现[1]患肢肩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方肩畸形,关节盂空虚,患肢下垂呈现......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0年~2004年5月,笔者采用外展上举托顶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3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
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病例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分布为17~75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3例,摔伤9例,习惯性脱位8例,打架及体育锻炼后脱位5例,搬重物时脱位1例。受伤到就诊时间最短20min,最长2天。其中有经过其他医生处理无法复位的9例。

     1.2 临床表现 [1]   患肢肩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方肩畸形,关节盂空虚,患肢下垂呈现翼状,不能贴近胸壁,弹性固定,腋下或喙突下可以触及圆形的肱骨头 [2]  ,检查无神经性脱位表现。无合并严重的腋神经及血管损伤。

     1.3 X线报告 常规X线平片(肩关节正侧斜位片)可见肱骨头脱离原来的部位,肱骨头处于关节盂下方,关节盂空虚,肱骨头向前下方移位。

  2 复位方法

     2.1 患者姿势 以右肩关节脱位为例介绍如下:患者端坐位,侧坐90°坐在40cm左右矮凳上,手术者站在患者右后外侧。

     2.2 手术者姿势 手术者站立在患者右后外侧,右手握持上臂并牵拉患肢,必要时可以稍屈曲肘关节与患者的肘关节相互交叉来增加稳定性,拔伸力量中等;左手拇指及食指分开,虎口向下,按压肩关节肩峰端,保持肱骨头位置处于中立位。

     2.3 复位方法 术者右手慢慢牵拉患肢以对抗牵引,减少关节盂压迫,减轻疼痛,逐渐用力牵拉的同时,患肢渐渐给予外展达到90°并上举,上臂稍向前外旋20°左右,肱骨头经过肩胛盂位置被牵拉开后又滑过盂下结节,并且利用顶在肩峰部位时成为1个支点,肱骨头滑过肩胛盂后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肩关节已经恢复饱满,局部无空虚感,无弹性固定及方肩畸形。杜加征阴性,直尺实验阴性。患者局部疼痛感明显减轻,有一明显的滑入感觉。

     2.4 复位后处理 拍片证实脱位已经纠正。复位后配合局部手法适当的按摩松解及局部外用医院自制吊膏活血化瘀等,内服医院自制的化瘀丸以及灵草活络丸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效果良好。患肢适当的悬吊固定于胸前屈肘120°,制动3~4周左右后,进行渐进性的功能锻炼。

  3 治疗效果

     本组36例,平均手法复位时间3min,均1次复位成功,经过2周的固定及制动后,随访时间最长的3年,最短的5个月,有3例习惯性脱位者,又重新脱位,其余均得到良好的疗效,肩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32例,4例上举受限10°,后伸受限10°。平时活动无酸痛,肌肉无明显的萎缩。

  4 讨论

  肩关节盂下脱位,是常见的肩关节前脱位的一种亚分型,表现为肱骨头脱位并向盂下移位,在患肢腋窝前方部位可以触及肱骨头,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明显,腋神经及血管受压迫症状比较严重。参照患者的治疗过程,对比于其他手法,笔者感觉本手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有明显的优点。

  4.1 复位时单人操作,力量使用小,利用患者自行重量对抗,减少肌肉的紧张度,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因多人整复引起的恐惧感。

    4.2 单人牵引复位,利用杠杆支点原理,可以减少牵引力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4.3 复位时间短,可以在牵引并抬离患肢上举的同时,自然完成复位的全部过程,起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

    本手法治疗肩关节盂下脱位,术者人员少,手法轻巧,患处牵拉小,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医疗实用性。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定麟.临床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43.

  2 郭维淮.平乐正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534.    

  作者单位:362000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

作者: 周泉腾 苏源冰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