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2期临床医学

食管异物121例临床病因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食管异物(foreignbodiesinesophagus)为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其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进食方式、食管有无病变、精神、神志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从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食管异物病人121例。114例经硬管食管镜下顺利取出异物。1例经胸外科开胸手术取出异物,终因送院太晚,病情危重,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点击显示 收起

    食管异物(foreign bodies in esophagus)为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其发生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进食方式、食管有无病变、精神、神志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从1996年以来,我院收治食管异物病人121例。其中6例果冻、西瓜病人,经严密观察24h,症状消失,食道钡餐检查通畅;114例经硬管食管镜下顺利取出异物;1例经胸外科开胸手术取出异物,终因送院太晚,病情危重,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分布 121例病例中,幼儿组(1~5岁)30例,少年组(5~15岁)52例,青年组(15~40岁)8例,中年组(40~60岁)21例,老年组(60岁以上)10例。
   
  1.2 异物种类 动物类22例:其中鱼刺18例,鸡骨4例;金属类52例:其中硬币36例,游戏币15例,刀片1例;植物类13例:其中水果核5例,火柴棍2例,果冻5例,西瓜1例。化学合成类34例:其中塑料瓶盖22例,义齿12例。
  1.3 异物部位 食管入口处10例,余均为食管第2狭窄处。
   
  1.4 所有病例均无原发性食管病变。

  2 方法
   
  2.1 果冻和西瓜类异物,住院禁食禁饮,严密观察,异物软化后入胃消化;自觉食管梗阻症状消失,并经食管钡餐检查食管无梗阻征象,试进饮、进食正常即可出院。
   
  2.2 动物类、金属类、植物类、化学合成类异物,根据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在硬质食管镜下,选用不同异物钳口,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出异物。注意术中保护好食管粘膜,严防损伤。
   
  2.3 对硬质、尖锐异物,经检查有刺破食管或位于大血管附近的异物,经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应慎重,最好由胸外科处理。异物刺破食管,甚至引起并发症的,必须由胸外科处理。
   
  3 结果

  本组121例,其中6例为果冻和西瓜异物经保守治疗,异物软化后入胃消化;114例入院后急诊在氯胺酮麻醉、硬管食管镜下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成功取出异物,痊愈出院;1例因异物穿破食管、心包,导致化脓性心包炎,加之送院过晚,虽经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但经积极抢救无效,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4 讨论

  食管异物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大多数病人能明确说出异物误吞或自服史,结合X线或CT检查,食道异物诊断不难。诊断明确后,早期手术,效果满意。从病因学角度来讲,食管异物是可以预防的。近年来,在食管异物的病因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变化,我们总结和体会如下。
   
  4.1 青少年和老年人是发病的重点人群,占病例总数70%。而随着金属类和化学合成类产品数量和比例的增加,占本组食管异物的首位(121/73/60%)。随着社会发展,投币游戏机、投币电话、自动售货机等大量出现;国家发行硬币(特别是一元硬币)数量增加;瓶装饮料的大量上市,其包装外观精美(特别是瓶盖的颜色鲜美吸引人);同时,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因素,如传统的果冻,其形状和大小决定了本身就容易嵌顿于食管中。儿童多见,与小儿咽喉保护反射不完善,牙齿发育不全及喜口含物品戏耍等有关;青少年好奇心强,有将东西放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不知道可能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而一旦发生后,因害怕受到责骂、甚至殴打,一般会有意对家长隐瞒病情;老年人常因缺齿、口腔粘膜感觉功能减退,常合并全身其他疾病,口内多安装义齿,如若固位差,尤其是进食粘性食物,易发生义齿脱落误吞。是该病在这两个年龄段发病率高的原因。
   
  4.2 植物类食物导致食管嵌顿的情况时有发生。此类病人多见于青少年和老年人,本组121例中有12例。由于我院周边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加上卫生常识的缺乏,人群对于预防食管异物发生的意识淡薄,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口内缺牙丧失咀嚼功能,口腔粘膜感觉迟钝,且个别人缺乏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易发生此类食管异物嵌顿。我院于2000年曾收治1例78岁的男性病人,因吞食一大整块西瓜后不能进食2h,经检查确诊为食管异物(西瓜),住院禁食禁饮,严密观察6h,自觉食管梗阻症状消失,并经食管钡餐检查食管无梗阻片象,试进饮、进食正常,痊愈出院。
   
  4.3 鱼刺(骨)、鸡骨等过去常见的异物比例减少,但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对此类异物很早就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生能及时就医,故发病率明显减少。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鱼类和禽类产品在食物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且很大部分患者还合并醉酒,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严重的是极个别人,甚至一些乡镇医院的非专科医生,一旦发生食管异物,不去医院专科就诊,不相信科学。而是用饭团、蔬菜、馒头等强行下咽,企图将异物强行推入胃内的危险的民间土法,造成严重后果的屡见不鲜。如本病例,初诊时鱼骨尚在食管上段,完全可以用食管镜取出,但患者用吞食面团和韭菜的方法使鱼骨卡在食管下段,刺破食管、心包,未及时取出,以至发生急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感染性休克死亡。我们应从中吸取因一块鱼骨,由于处理不当,丢了一条命的沉痛才识。现将病例介绍如下:患者,男,18岁,因5天前吃汤面时误将鱼骨咽下卡在食管上段,即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嘱其吞服面团和韭菜强行下咽,吞咽困难无缓解;又令其饮食醋,肌注庆大霉素,仍无效。病后第4天出现发热,胸骨后疼痛加剧,活动后心慌心悸,经对症处理无效。故转我院继续诊治,查体:T37.7℃,P96次/min,R24次/min,BP106/70mmHg。血常规WBC14×10 9 /L。急行胃镜检查:在食管下段见一鱼骨呈左右横向,两端刺入食管壁内,刺入处粘膜已形成溃疡,试行钳取,但未能松动鱼骨。遂退镜急诊X线透视,见心包内大量液体。立即急诊开胸手术,术中病人心跳突然停止,出现急性心包填塞症状,立即切开心包,见大量浑浊的带粪臭似米泔水样的液体从切口喷出,心跳恢复,冲洗心包腔,见心包壁厚0.5cm,心脏表面被大量纤维束样物质包裹。遂行心包切除术,探查食管,在下段离贲门约7cm处见一骨头横向贯穿食管壁,其破口左侧约0.9cm,右侧约1.3cm,骨尖穿破心包壁,取出骨头见其形状如弯弓,为鱼的腮骨,长3.1cm,宽20cm,即行食管壁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感染性休克死亡。

  4.4 加强预防食管异物科普知识的宣教,预防为先,及时到医院治疗。一是加强乡镇医院专科医师队伍建设,将食管异物的防治纳入素质教育,提高专科处置能力。二是加强对青少年预防食管异物的教育、监督,加强对青少年喜爱 的硬币等物品的管理,消除将喜欢的物品放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还有消除木工、装修工等一些工作者,常将铁钉、图钉、针等含于口中工作的不良习惯;及时发现,并做好企图将金银首饰吞入食管自杀者的思想工作,防止食管异物的发生。三是增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尤其是对口腔无牙或戴义齿者的生活照顾,不吃粘性食物,小心进食鱼肉,瓜果类食物应捣碎后再吃。四是养成细嚼慢咽良好的进食习惯,杜绝狼吞虎咽进食含有蔬菜、面条等食物的鱼汤。五是食管异物一旦发生,应立即送有条件的医院专科就诊,切忌企图使用民间“土法”,用吞服饭、面、菜团将食管异物强行推入胃内,轻者增加异物取出的难度,延长异物取出的时间,重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单位:614100四川夹江解放军第42医院

作者: 陈奇 王光德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