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4年第3卷第12期经验交流

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的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使临床医生对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防止内固定取出后原内固定部位发生再骨折。方法我们通过结合临床治疗过程、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基础、钢板内固定术后局部生物力学、骨代谢的生化过程分析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这一临床现象。结果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均会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使临床医生对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防止内固定取出后原内固定部位发生再骨折。方法 我们通过结合临床治疗过程、骨折愈合的生物学基础、钢板内固定术后局部生物力学、骨代谢的生化过程分析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这一临床现象。结果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钢板下骨质疏松,时间越久表现越明显。用宽厚的AO接骨板比普通接骨板明显。结论 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骨质疏松十分常见,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钢板下骨质疏松 病因分析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4~2003年,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病例中,复诊有87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钢板下骨质疏松,年龄18~76岁;其中男630例,女248例;上肢105例,下肢773例;用宽厚的AO接骨板825例,用普通接骨板53例;内固定时间短者1年,长者10年;内固定取出后出现原钢板固定外再骨折7例,均为下肢骨折,而再骨折所受外力较小。在这些钢板下骨质疏松的病例中随着骨折愈合、内固定的取出,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2 讨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骨外膜在骨折愈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骨外膜由纤维层和再生层组成,纤维层属致密结缔组织,再生层位于骨外膜深面,与骨面相贴,含细胞成分较多,主要有静止的骨生成细胞,终生保持着分化潜能 [1]  。骨生成细胞在骨折刺激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直接参与膜内化骨及软骨内化骨的过程,完成骨折修复。而分化的细胞以哪一类为主,主要取决于骨折部位氧张力,氧张力大则分化为成骨细胞较多,氧张力小则分化为成软骨细胞较多 [2]  。成软骨细胞较多时不利于新骨形成。其次,取决于骨折部血液循环,骨折后髓腔血管断裂,骨外膜血管成为骨折断端间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 [3]  。保证了骨折处代谢产物的转运,保持了该部位一定的pH值,有利于骨生成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但是,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常需要剥离骨膜以完成手术。这种骨膜的剥离对骨的生成和沉积起着较大的影响。骨外膜的剥离使该部位骨面氧张力减少,形成成软骨细胞增多,软骨骨痂增加,增加了软骨内化骨的量,而使成骨细胞的量减少,新骨形成少且出现较晚。骨外膜的剥离会加重局部血液循环的破坏,骨生成细胞分化为成软骨细胞的比例增加,从而形成较多的软骨性骨痂,增加了软骨内化骨,影响了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形成。由于骨外膜的剥离对血液循环的破坏,导致该部位pH值改变,形成一个相对的酸性环境,而这酸性环境的存在,在促使皮质骨中的钙的溶解和吸收,游离钙增加,钙盐的沉积速度明显减慢,从而减慢了骨痂钙化的过程。另外,钢板固定后,骨生成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成骨细胞不能直接沉积于骨表面,而只能沉积于钢板表面,使骨表面骨形成减少。由于钢板固定为偏心固定,钢板多位于张力侧,所受弯曲应力大,在下肢固定中尤为明显,钢板的弹性模量远远大于皮质骨,而该部位的皮质骨受力明显减小,长期造成该部位皮质骨明显萎缩。综合以上原因最终造成钢板下骨质疏松。
   
  3 结论

  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随固定时间长短、应力遮挡的范围和大小而不同,固定时间越长、应力遮挡越明显的越应引起重视。根据骨质疏松的轻重,在内固定取出后妥善患肢防护一定时期至疏松的骨质密度恢复,可以防止钢板固定部位因不大的伤力再造成骨折。

  参考文献
    
  1 王祖武.家兔骨折愈合时软骨细胞的演变及软骨化.骨创伤杂志,1985,1(2):92.

  2 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845.
   
  3 季鸣.骨外膜剥离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超微结构研究.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99-500.
    

  作者单位:473000河南省南阳市骨科医院

作者: 华远坤 田柏亚 2005-8-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