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1期综述与讲座

我国钩端螺旋体血清型及其更迭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储存宿主广泛、流行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繁杂、抗原结构复杂、血清群型繁多。及时掌握血清群型动态,对钩体病监测防治及科研均具十分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钩体血清学群型最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被发现,其中包括我国特有的新菌群曼耗群和38个新菌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储存宿主广泛、流行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繁杂、抗原结构复杂、血清群型繁多。及时掌握血清群型动态,对钩体病监测防治及科研均具十分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钩体血清学群型最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被发现,其中包括我国特有的新菌群曼耗群和38个新菌型。菌群的地理分布广大,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在内)均已分离出钩体菌株。从全国角度看,我国两大流行菌群是黄疸出血群和波摩那群。它们的流行面广,危害严重,分别为我国稻田型和洪水型、雨水型的钩体病主要病原体。流行菌群除在不同地区有差异外,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同时发生主要流行菌群的更迭。一个地区主要菌群的更迭,它可以提示:(1)主要由传染源动物的改变而引起;(2)由不同的流行形式所引起;(3)由预防接种所导致;(4)由接种以外其他有效预防措施的影响;(5)由大规模的土地改造和地理状况的变迁所造成。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血清型 菌群更迭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流行范围广泛、流行情况复杂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1] 。由于本病具有病原菌群复杂,储存宿主广泛、流行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繁杂等特点,加之我国幅员辽阔,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植物、植被、禽兽、家畜、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等均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增加了本病传播流行的复杂性和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其成为危害人民健康较大及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种传染病。钩体抗原结构复杂,血清群型繁多,及时掌握血清群型动态,对钩体病监测防治及科研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我国长期开展了钩体血清群型调查研究。以下对我国钩体的流行菌群菌型、菌群地理分布、主要两大菌群类型以及菌群的更迭作了部分小结。希望这些能为今后防治工作的继续前进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启示。
    
  1 我国流行菌群菌型
      
  通过全国防疫部门和科研单位由患者和各种动物宿主分离得的数以万计钩体菌株的血清学分类鉴定,证明我国是世界上钩体血清学群型最多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至少已经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被发现,其中包括我国特有的新菌群曼耗群和38个新菌型(见图1) [2] 。在38个新型中有25个血清型已经通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荷兰皇家热带病研究院(KIT)复核被列入国际分类参考菌株系列。这25个国际新型是乳山、广东、四川、渡口、邛峡、勐定、两广、龙南、南定、仁寿、凉山、赖、勐腊、勐润、雅安、镇康、勐玛、黎川、曼耗、河口、昆明、平昌、金、版纳等。

  2 菌群地区分布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省在内)均已分离出钩体菌株。例如,云南有17个群59个型,四川也有17个群38个型,其次是广西、广东、湖南、浙江、湖北、海南、江西、安徽和福建各有11~16个群、15~30个血清型,其他各省区在10个群以下。东北、华北和新疆、内蒙古四亚区菌群(型)比较单纯。多菌群在某一地区同时流行乃至混合交
     
  表1 钩端螺旋体流行菌群更迭略
   
  叉感染也时有报道。例如云南省元江县青龙厂镇新居田村自1998年6月以来相继出现以发热、头痛、四肢酸痛为主的数例病人,死亡3例。钩体显凝试验IgG抗体阳性的21例中,感染的类型共有8种,以致热型为主,占阳性数的47.62%(10/21);次为赛罗型,占38.10%(8/21)。同时混合感染不同类型者8例,占阳性数的38.10%。其中混合感染2种菌型者5例,占23.81%;感染3、4、5种菌型者各1例,均占4.76% [3] 。黄疸出血群的赖型是我国钩体的重要流行菌型,原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近年来有逐步向黄河流域推进之势。在黄河以北和北京地区已经发生过赖型钩体病的爆发流行。
    
  3 我国两大主要流行菌群
    
  我国钩体病的重要流行菌群有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爪哇群、流感伤寒群、澳洲群、秋季群、巴达维亚群和七日热群等。它们可能是某个省或某个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群。七日热在江西、四川、福建、湖南、云南和浙江流行严重,1987年四川广安县爆发钩体病人33000多人,从病人分离到的菌株90%是七日热钩体,却未从啮齿动物和猪分离到七日热钩体,通过牛尿的钩体培养及PCR检测证实,牛是我国七日热钩体病的传染源,这对控制江西、四川、福建、湖南、云南和浙江等省钩体病流行有非常重要意义 [4] 。但从全国角度看,最主要的是黄疸出血群和波摩那群。它们的流行面广,危害严重,分别为我国稻田型和洪水型、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所分离鉴定的31501株菌株中,分别占39.97%和20.91%,其余16个群共占39.12%。例如陕西省是稻田型钩体病为主的流行区,该省对1988~1996年231例钩体病人和799例动物宿主进行菌群分析研究,据8年中陕西省钩体菌群及分布分析调查,发现病人、主要宿主动物中分离菌株主要为黄疸出血群 [5] 。又如,1993~2000年间,四川省共分离鉴定钩体324株,黄疸出血群仍遍及全省,且为主要流行菌群。宿主动物啮齿食虫目携带6个血清群,亦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占95.18% [6] 。
    
  4 钩体菌群的更迭
    
  流行菌群除在不同地区有差异外,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代可能发生主要流行菌群的更迭(见表1)。例如,黄疸出血群系四川省钩体病主要流行血清群,总体上基本稳定。但在少数地区如温江、南充、达县等地不同年度人间主要流行血清群构成比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了这些地区人间主要血清群的更迭。然而这些地区同一时期一般未见有鼠间染带主要血清群的变更。如南充和达县1987年人间七日热钩体病暴发流行的同一年份,主要宿主动物鼠间仍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分别占当地鼠株的92.85%及92.65%。仅在温江监测点于1987年前出现了鼠间主要血清群黄疸出血群逐步被澳洲群所取代,而1995年又全部代之为黄疸出血群钩体的现象,鉴定该点1978~1995年钩体325株,其间1984年前黄疸出血群占96.98%。1985年后黄疸出血群下降,澳洲群则上升,1987~1994年全部为澳洲群取代,然而1995年该点5鼠株又全部被黄疸出血群所取代。一个地区主要菌群的更迭,它可以提示:(1)主要传染源动物的改变:每种传染源携带的主要菌群不同,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主要传染源发生减少或增多时,其流行菌群会随之改变。例如,黄疸出血群是四川钩体病主要流行血清群,但少数地区某些年度,在人间出现了主要血清群的更迭。此可能与疫源地内主要传染源动物种群结构的变化、流行形式的改变、预防接种或钩体毒力的微小变异等因素有关。在带菌动物间,温江监测点不同年度因鼠类种群构成比发生变化,出现了鼠株由黄疸出血群向澳洲群的变更。该点20世纪70年代前以带黄疸出血群为主的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构成比高达50%。20世纪80年代明显下降,1991~1995年完全消失。而染带澳洲群为主的四川短尾朐和大足鼠,其构成比则分别上升至74.02%和20.33%。从而出现了民间血清群的变化。此动物种群构成比变化原因与灭鼠、疫病流行、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7] 。(2)流行形式的不同:一个稻田型钩体病流行区,在发生洪水型大流行的年度,必然出现波摩那群或犬群钩体多于鼠类传播的流行菌群。例如,1958年四川温江地区原是一个典型的稻田型流行区,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黄疸出血群为主要流行菌群,波摩那群很少见。1966年发生洪水型钩体病大流行,出现大批波摩那群钩体病患者,使黄疸出血群钩体病例相对减少。(3)预防接种都是针对主要流行菌群的,经过多年的预防接种,人群中产生对该菌群的免疫力,因而,由该菌群引起的病人大为减少,原为次要的菌群,未包括在菌苗内,人群无免疫力,病例增加由次要菌群转为主要流行菌群。例如,浙江省钩体病人菌群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爪哇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占91.91%,赛罗群只占0.23%。当地长期开展对型钩体菌苗预防接种,效果良好。据调查,未接种组发病率是接种组的5.5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省推广钩体菌苗预防接种,病人急剧减少。但是近年来由于疫情下降,菌群 更迭,使浙江省钩体菌苗接种质量下降,1996~1997年连续2年疫情回升,且1996年龙游县发生一起因菌群更迭引起的赛罗群钩体病局部暴发流行 [8] 。又如,浙江省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山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自20世纪70年代初即对疫区农民接种对口菌苗浙乙型(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80年代中期又根据菌群更迭改为接种浙丁型菌苗(黄疸出血群+七日热群),并将免疫对象扩展至中、小学生。但菌群复杂且不断更迭,其影响强度究竟如何,尚需进一步的监测研究 [9] 。(4)除预防接种外,其他有效预防措施也有影响。例如,广西玉林县为流感伤寒群、秋季群和七日热群的流行区,经过预防注射和大面积灭鼠,这些菌群减少了,但犬群病例增加了,成为主要流行群,次年起开展打犬灭犬活动,消灭犬96%,同时菌苗中加入犬群钩体,经过3年免疫接种,发病率下降,病人中亦未见犬群流行。这说明针对主要传染源采取措施,可以改变菌群分布,即可降低发病率。(5)大规模的土地改造和地理状况的变迁同样也会导致菌群的更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尤其出现在一些造成土地性质变化的大型设施的建设、筑坝、围河等。例如,三峡坝区、宜昌库区位于钩体病流行区,随着长江三峡水利资源的开发,大批土地被淹没,大批移民、鼠类迁移,增加了人群与鼠类接触机会,加之外来施工人员缺乏对本病的免疫力,加强了导致钩体病流行或爆发流行的可能性。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应加强对该地区钩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及时掌握影响钩体病流行因素、落实以灭鼠、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三峡水库形成前后钩体病的爆发与流行 [10] 。 (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时曼华,于恩庶.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香港:亚洲医药出版社,2000,19-23.

     2 泰进才.中国钩端螺旋体菌株血清学分类检定.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2):54-56.

     3 张媛春,李顺祥,温润生,等.一起多菌群导致的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的调查分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2):137-138.

     4 梁中兴,龙健,泰进才,等.江西上高钩端螺旋体病主要传染源(耕牛)和主要流行菌群(七日热群)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6):13-15.

     5 王强.陕西省1988~1996年钩端螺旋体病人及宿主菌群流行病学调查.陕西医学杂志,2000,29(9):568-571.

     6 黄自英,赵慕愚,郭宗琪,等.1993~2000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菌群分布.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4):229-230.

     7 赵慕愚,黄自英,胡利贞,等.1958~1995年四川省钩端螺旋体血清群型分布及其更迭.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3(4):68-69.

     8 龚震宇,赵芝雅,傅桂明,等.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的菌群更迭调查分析.疾病监测,1999,14(4):135-136.

     9 叶永福,李立壮,胡振达.浙江省遂昌县1962~2000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演变状况分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3(2):139-140.

     10周会林,董学平,林静芳.三峡工程坝区及宜昌库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12(6):451-452.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1AA223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071]

    作者单位:1 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作者: 顾坚未 蒋秀高 郭晓奎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