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4期中医中药

浅谈中药汤剂的煎服法

来源:INTERNET
摘要: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异,以及临床应用的目的和病人病症的不同,因此必须有合理的煎药和服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2煎药容器一般用砂罐或搪瓷容器,不用铁质器具,以免药液变色或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煎药时应加盖,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和煎液量减少。4煎药为了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常有先煎......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性味功能各异,以及临床应用的目的和病人病症的不同,因此必须有合理的煎药和服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1 配药

    一般药物鲜品为干品的2倍,具体药物还应视其鲜品含水量和药物干燥程度酌量增减。处方中各药,按其性味功能和临床应用、治疗目的不同,分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配药时应以秤量为准,不可随便“抓一把”。特别是一些坚硬的果实种子,难以煎出药性,调配同时应打碎,如橘核、枳实、山栀子等。

    2 煎药容器

    一般用砂罐或搪瓷容器,不用铁质器具,以免药液变色或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容器大小要适宜,过大,水量相对较少,药味的煎出受到影响;过小,水沸后药液易溢出,两种情况均会影响药效。煎药时应加盖,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和煎液量减少。一些质轻漂浮水面的药物,在煎熬至水沸后,最好翻动一下,便于充分提出药性。

    3 加水

    加水量,须视药物的吸水量、煎熬时间和需煎取的药液量而定,一般头煎,配水量为煎取药量的2~3倍,或水面超过药面3~5cm。二煎加水量以浸没药面即可,冬春季节,可提前2~4h加水泡药,以浸出质重难煎出药味的药物的部分有效成分,并可防止质轻的药在临煎加水时漂浮水面。

    4 煎药

    为了更好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常有先煎、后下之异,有久煮、浸渍之分,亦有另煎。煎药的关键,主要在煎熬时间和用水两方面。速煎:凡质轻、味辛、芳香挥发药物,均宜速煎即服,以防减损有效成分,降低药效。一般用大火(武火),水沸后10~15min倒药。久煎:凡质重、味厚难煎出药味的药物或一些带有滋补性的药物,煎取时,先用大火(武火)煎沸后,再改用小火(文火)慢煎20~30min,取头煎药液;药渣再加水煎沸15~20min,为二煎药液,两煎药液混合即得。如混合后药液量较多,可适当浓缩一下。包煎:一些粉末药或细碎的花、叶种子类药物;如珍珠母粉、旋复花、车前子、青葙子等为了使其不致在不沸时漂浮溢出或在倒药时混入药液中,宜用包煎法。先煎后下:先煎药入罐,煎沸后10~20min后,放入后下药,再沸15~20min,即可倒出药液。先煎药:凡质重、难煎出药味的药物或有小毒者,均宜先下久煎,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或减弱其毒性。如野南瓜根、藤本的鸡血藤;有小毒的如了哥王、杜衡等。后煎药:凡芳香易挥发或受高温有效成分容易损失药效,均宜后下快煎如薄荷、紫苏等。

    5 汤剂量

    服用量以150~300ml为宜。发热和热性病病人的清热解毒剂,其药液可多一些,以助药力。

    6 服法

    (1)根据外感风邪,先犯肺卫的机理,宜温服。如有恶心呕吐症状时,此多是风寒患者,可以姜汁冲服,或服前针刺内关穴。(2)要据卧则血流归肝的机理,治疗急性肝炎的三草汤和慢性炎的药物配方汤剂,叮嘱病人分别于午休前和晚睡前各服半量,以发挥更大药效。一些滋补性的汤剂如回味汤、养血安神剂等其晚睡前服用。 (3)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及中药的传统服法,亦应遵循。如治疗湿热阳黄病人的汤剂,在初期热症较明显时,其应凉服,后期或湿重时,其温服。药液温度一般“凉服”者,大约在30~35℃之间,“温服”者,大约在40~45℃之间,可以防止服后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4)冲服。一些贵重或药量很小的药物,或在煎熬过程中能损耗其有效成分,或不能煎煮者,可用冲服。如三七粉、川贝母粉等。凡经临床验证疗效良好的“协定”处方。病人需要长期大量服用时,可先煎成汤剂,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便于病人应用。一般夏季1~3天,冬季3~5天服完,每次用药前均常规检查药液质量。

    作者单位:250121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卫生院

作者: 张玉红 王道庆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