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5期论著

桉叶油及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桉叶油及其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法和管碟法,用桉叶油及其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论桉叶油复合配方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抑菌效果最佳的复合配方为复合配方Ⅳ。【关键词】桉叶油复合配方痤疮病菌体外抑菌Extracorporealantiba......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桉叶油及其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方法  采用纸片法和管碟法,用桉叶油及其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 结果  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结论  桉叶油复合配方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抑菌效果最佳的复合配方为复合配方Ⅳ。
    
  【关键词】  桉叶油 复合配方 痤疮病菌 体外抑菌
      
  Extracorporeal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oleum eucalypti and its compound formula on acne bacteria
     
  Wang Liwen,Tong Zhe,Bu Ning,et al.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Life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11003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tracorporeal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oleum eucalypti and its com-pound formula on acne bacteria.Methods The extracorporeal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 on acne bacteria was used in“paper scrape”and“tube saucer”.Results The oleum eucalypti of the lowest anti-bacteria concentration was2%,obviously effective to Gram-positive bacterium.Conclusion The compound formula had a great effect on Gram-positive and negative bactera.The compound formula with the best anti-bacteria effect was NOⅣ.
   
  【Key words】 oleum eucalypti compound formula acne bacteria extracorporeal anti-bacterium
      
  桉叶油(Oleum eucalypti)为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es Labill)的树叶经蒸馏提取的挥发油,有杀菌、消毒、祛痰、降压等多种功能 [1] 。痤疮,也称粉刺,是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多发症。细菌对痤疮病损的形成具重要作用 [2] ,其痤疮病菌主要为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3] 。痤疮除了皮脂腺和毛囊的炎症以外,还与局部的血液循环,菌群生态平衡有关,是一种独特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综合症候群。我们根据痤疮的发生机制和桉叶油的药用成分及有效作用,用纯天然的桉叶油和以桉叶油为原料并配以其他中草药形成的复合配方,应用纸片法和管碟法对痤疮病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观察桉叶油及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为研制、开发一种纯天然的治疗痤疮的桉叶油复合配方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抑菌药物 实验用桉叶油原液(浓度80%)购自江西吉水药用油厂,用75%的酒精配制成不同的浓度:依次为1%,2%,3%,5%。桉叶油复合配方是将2%桉叶油、丹参、紫草、苍术、茵陈、金银花、冰片、VitE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为6种不同的配方(配方比例保密)。
   
  1.1.2 痤疮病菌 实验用痤疮病菌采自寻常痤疮的有典型症状患者。采用微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4,5]对痤疮病菌进行采集、培养和分离。所得痤疮病菌主要为需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杆菌(包括棒状杆菌和不动杆菌)及厌氧的痤疮杆菌。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实验用菌主要为需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杆菌和痤疮病菌的混合菌。
    
  1.1.3 培养基 实验用培养基为普通血琼脂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牛肉的肉浸液(肉浸液为新鲜牛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脱纤维兔血、水。pH7.4~7.6。
   
  1.2 方法 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常规微生物实验方法—纸片法抑菌法和管碟法抑菌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桉叶油、不同的桉叶油复合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杆菌以及痤疮病菌的混合菌进行抑菌实验。药品分子随溶液向培养基内成放射状扩散,抑制了实验菌的生长,通过透明琼脂培养基,可以观察到透明的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寻找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佳复合配方。将实验结果进行拍照,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桉叶油对痤疮病菌的抑菌作用 应用纸片法和管碟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桉叶油对各种痤疮病菌及痤疮混菌的抑制效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纸片法,还是管碟法,其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2%,此浓度下的桉叶油的抑菌圈最大,与其它浓度的桉叶油的抑菌作用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随着桉叶油浓度的增高和降低抑菌圈均减小。因此,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2%。这与前人的工作相似 [6]。
     
  表1 不同浓度桉叶油对痤疮病菌的抑制效果 (略)
    
  注:a纸片法;b管碟法;与其它浓度比较, * P<0.01; ** P<0.05
  
  桉叶油是桉树(Eucalyptus)叶油腺细胞分泌出来的芳香精油,主要为植物蓝桉的树叶经蒸馏提取的挥发油,根据药典记载和文献报道,桉叶油具有杀菌、抑菌、消毒、祛痰和降压等多种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原料。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桉叶油具有杀菌、抑菌作用。但不同浓度的桉叶油其抑菌作用不同。桉叶油为脂溶性的挥发油,其扩散速度与桉叶油的浓度密切相关。桉叶油的浓度越大,扩散的速度和程度越差,抑菌的效果也越差;桉叶油的浓度越小,扩散的速度和程度越大,但随着桉叶油浓度的减小,桉叶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也逐渐减少,其抑菌作用也减弱,抑菌圈的直径减小。经过反复实验,当桉叶油的浓度为2%时,抑菌效果最好。
   
  2.2 桉叶油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的抑菌作用 应用上述实验结果,将浓度为2%的桉叶油作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中草药形成配方Ⅰ~Ⅵ,应用纸片法和管碟法观察不同的桉叶油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及痤疮混和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见表2和图1。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不论是纸片法,还是管碟法,其中桉叶油复合配方Ⅳ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最大,与其它配方的抑菌作用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和P<0.05)。且桉叶油复合配方Ⅳ对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达7cm左右(纸片法)。
 
  图1 复合配方Ⅳ对痤疮病菌的抑制作用(略)
    
  A痤疮混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表皮葡萄球菌 D杆菌
    
  表2 桉叶油复合配方对痤疮病菌的抑制效果(略)
    
  注:a纸片法;b管碟法;与其它配方比较, * P<0.01; ** P<0.05

  3 讨论
    
  寻常痤疮系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粉刺和脓包是寻常性痤疮常见而具代表性的两种皮肤损害。在痤疮的发病过程中,细菌对粉刺的产生和炎症(脓包)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3,7,8] 。首先,痤疮皮损中的痤疮杆菌在粉刺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它与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从而导致毛囊壁损伤和角化细胞脱落、阻塞;其次,表皮葡萄球菌所产生的醇酶在粉刺的产生中起很大作用;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诱发痤疮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痤疮的形成还与局部的血液循环,菌群生态平衡有关,是一种独特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综合症候群 [2] 。根据药典记载 [9] 和文献报道,桉叶油具有杀菌、抑菌、消毒、祛痰和降压等多种功能,且透皮吸收作用好,对皮肤具有美容的功效;丹参具有凉血消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菌消炎、排脓生肌等功效;茵陈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消炎等功效;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抗菌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苍术具有消毒、抑菌、抗肿瘤、抗溃疡等功效;冰片具有清热消肿、抑菌、消炎等功效;VE具有调节脂类代谢、保护皮肤、抗衰老、增加免疫力等功效;我们根据痤疮的发生机制和桉叶油等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形成的复合配方,其体外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单纯桉叶油的抑菌作用,这可源于桉叶油和所用中草药间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此外,应用纸片法时,由于药品扩散的速度和程度比应用管碟法时好,所以纸片法的抑菌圈直径通常都大于管碟法的抑菌圈直径。
   
  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桉叶油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最佳的桉叶油复合配方为配方Ⅳ,单纯桉叶油对革兰阴性菌抑制作用不强,多为不敏感或低度敏感。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但是桉叶油与丹参、茵陈、紫草、苍术、冰片等中草药形成的复合配方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桉叶油复合配方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浓度为2%的桉叶油,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为桉叶油的开发利用,研制一种新型的治疗痤疮药物提供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 实用药物学编写组.实用药物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57.
   
  2 Meynadien J.The role of bacteria in acne in“Focus on Acne Vulgaris”proceeding-ondon: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services lst,1985,7-17.
   
  3 孙俐君,孙令,秦城.寻常性痤疮病患者粉刺与脓包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3:151-152.
   
  4 马绪荣,苏德模.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6.

  5 R.E.布坎南,N.E.JI吉本斯.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8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87.
   
  6 倪木兰,孙万邦.桉叶油体外抗菌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遵义医学院学报,1995,18(3):178-180.
   
  7 童明庆,施瑞华,梅亚宁等.寻常痤疮致病菌的分离及其药敏结果.临床检验杂志,1996,14(6):291-293.
   
  8 孙兵,吴元辉,庞云庆.寻常痤疮细菌学分析.人民军医,1999,42(1):48-49.
   
  9 江苏新医药学院.中药大词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256. 

  作者单位:110034辽宁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 王丽文 佟哲 卜宁等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