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年第4卷第5期中医中药

肾气亏虚与缺血性中风

来源:INTERNET
摘要:中风为中医四大重症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理论探讨,临床辨证论治,急救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从经济医学进入到实验医学的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明显的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1]。为活血化瘀法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为中医四大重症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理论探讨,临床辨证论治,急救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从经济医学进入到实验医学的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明显的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 [1] 。为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学提供了依据。但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活血化瘀仅为其治标之一法。所以,我们应突破目前主要依赖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框框,使理法方药更加完善,争取在基础实际及临床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并提示其更深层次的机制。
   
  中风既属本虚标实之证,肾中精气,却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因此肾气亏虚与缺血性中风关系密切。
    
  1 缺血性中风多见于年迈之人,而肾气亏虚是衰老的基础

    
  现代资料表明 [2] ,50岁以后中风发病者可占总数的79.5%~86.1%。一般认为,年龄每增加5岁,发病率增加1倍,是老年常见三大疾病之一。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已有精辟论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现代研究也表明,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的机体内环境调控机能的障碍、免疫低下、自由基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平衡失调等是肾虚衰老的内在机制 [3] 。因此,肾气亏虚是衰老最为基本的病理生理特征,也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

  2 缺血性中风病位在脑,脑与肾关系密切
    
  2.1 传统医学对脑与肾关系的认识 脑为髓海。肾中精气与脑功能关系主要表现为作为脑功能物质基础的脑髓的化生来源于肾中精气。一方面,先天禀受的父母之精化生脑髓,成为新生命之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水谷精微产生的后天之精亦不断生髓充脑,以维持脑的生理功能。肾虚易致髓海空虚、大脑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失常。故有“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2.2 肾本质的现代研究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组织起对肾本质进行多学科大协作研究,发现在西医是全然不同的病种,按照统一的辨证标准,病人只要符合肾阳虚症,其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值明显低下,经补肾治疗可以恢复正常。这一结果得到国内七个省市以及日本高雄病院等研究单位的重复验证,均得到一致结果。
   
  在此基础上,经过50多年的努力,证实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而补肾药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从补肾、健脾、活血三组方药在皮质酮大鼠模型(模拟肾阳虚)的对比实验中,显示唯有补肾药能明显提高已受抑制的皮质酮大鼠下丘脑CRF的表达量,其他方药则不能,因此补肾药对肾阳虚证的主要调节点可确认定位在下丘脑。因此,中医肾本质与下丘脑、垂体及其靶腺轴密切相关 [4] 。

  2.3 缺血性中风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关系密切 下丘脑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的整合中枢,在稳定机体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之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决定着人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近年来急性脑血管病时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尤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功能紊乱的研究较多。张茂林 [5] 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H-P-A功能紊乱程度与中风后脑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孙宝普 [6] 报告中风时H-P-A应激性反应增强,可致使机体多器官功能受损或衰竭。因此如何具体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中风时H-P-A功能紊乱,可能是治疗中风的一种突破。
    
  3 补肾益气药作用机制研究为缺血性中风治疗提供了依据

  3.1 补肾药对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作用 如上所述,补肾药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作用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对大脑细胞的损害,保护脑神经。但在缺血性中风时补肾应以阴、阳何者为主,值得探讨。彭康 [7] 以补肾、活血中药首乌、地龙为主组成的乌龙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及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疗效显著。
   
  3.2 补肾益气药对自由基的影响 自由基连锁反应是缺血性中风的核心病理环节。血液再灌注疗法可使自由基连锁反应激化,缺血损伤加重,造成严重的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补肾中药改善自由基代谢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既可增加机体抗氧化剂的含量,又可增强机体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及其对体损害的产物,达到减少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保护脑神经。
   
  3.3 补肾药对其他缺血性中风危险因子的影响 随着半暗带的发现,缺血性中风神经细胞凋亡的各种危险因子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如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缺血性中风时通过一系列的神经生化、内分泌变化,激活其他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激活血小板等,使神经细胞遭受损害。段元丽 [8] 等通过补肾、健脾、活血三类中药复方对比发现,补肾中药能增强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未能观察到健脾、活血中药有类似的作用。提示补肾益气类中药有更好地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4 补肾益气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治本之法
    
  既然缺血性中风是本虚标实之证,而肾中精气又为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称为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治则,补肾益气法应是缺血性中风的治本之法。
   
  4.1 前贤论述中风病机《内经》即有“内虚邪中”之说,清·王清任更指出元气亏损是半身不遂之本源,并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奈何后人仅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不知补 阳即补阳气,还五是恢复五成元气,不识君药为何独重。

  4.2 补肾益气法研究的现况 随着大量的临产实践和实验研究肾虚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所用。虢周料 [9] 、王青 [10] 、洪天启 [11] 、冯学功 [12] 等采用补肾益气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肾气亏虚与缺血性中风关系密切。肾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基础,同时又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转归。因此补肾气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治本之法。
    
  参考文献
    
  1 张久亮,史载祥,毛建生,等.脑速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8):478.
   
  2 陈邦森.脑血管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2.
   
  3 李勇枝.中医肾虚研究进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56.
   
  4 沈自尹.肾阳虚的定位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50.
   
  5 张茂林,段建平,张世益,等.兔脑血管病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改变的观察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3):139.
   
  6 孙宝普,顾衍庆,崔淑芳,等.急性脑血管病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应激活性变化.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3(1):5.
   
  7 彭康.乌龙丹治疗急性脑梗塞及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3):135.

  8 段元丽,张新民,沈自尹,等.补肾、健脾、活血三类中药复方对脑室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3):124.
   
  9 虢周科.缺血性中风中医药超早期治疗的展望.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672.
   
  10 王青,李晓春,周亚新,等.益气补肾化瘀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观察.现代中医,1999,15(9):21-22.
   
  11 洪天启.补肾活血通络法治疗老年脑梗塞108例.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1):15.
   
  12 冯学功,邵念方,瞿道.脑脉宁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8,7(5):199.

  作者单位:200000上海中医药大学(2002级博士生)

作者: 郑湘瑞 2005-8-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