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5期

妇科宫腔镜诊断性检查和手术治疗2180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内良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501例宫腔镜诊断检查组及679例宫腔镜手术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明确宫腔镜诊断性检查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明确宫腔镜手术治疗适应证及临床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宫腔内良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501例宫腔镜诊断检查组及679例宫腔镜手术病例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明确宫腔镜诊断性检查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明确宫腔镜手术治疗适应证及临床效果。结论  宫腔镜检查提高对子宫疾病的检出率,并对某些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进行定位取病检,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轻、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近期并症少、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

    【关键词】  宫腔镜诊断性检查;   宫腔镜手术治疗  

    宫腔镜手术作为内镜外科手术的一个分支,在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院从1998~2005年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1501例,宫腔镜手术679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诊断性检查组对象年龄20~67岁,平均38.05±5.67岁,未婚未产36例,已婚未产489例(包括围绝经期31例,绝经7例),已婚已产976例(包括围绝经期231例,绝经352例)。手术治疗组对象年龄为26~67岁,平均41±6.89岁,未婚未产3例,已婚未产286例(包括围绝经期23例,绝经4例),已婚已产390例(包括围绝经期56例,绝经87例)。

  1.2  仪器设备  宫腔镜检查使用日本产PENTAX诊断用纤维宫腔镜(FHY-15RP);手术治疗使用宫腔电切镜,环型电极,高频电切器,光源,电视显像监视系统。

  1.3  病种  诊断性检查组疾病按宫腔镜下检查所见分类,见表1;手术治疗组疾病按术后诊断,见表2。

  表1  本组患者病种构成比 略

  表2  本组患者病种构成比 略

  1.4  麻醉  诊断性检查组一般采用宫颈局麻,特殊要求应用静脉复合麻醉,完全无痛。手术治疗组应用硬膜外麻醉。

  1.5  方法  诊断性检查组,患者取截石位,宫颈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以5%葡萄糖液为膨宫介质,宫腔压力控制在60~112.5mmHg之间。全面观察宫颈管及宫腔内形态,依镜下所见作出诊断。手术治疗组术前晚宫颈插管和口服米索前列醇使宫颈松弛。膨宫:5%葡萄糖液作膨宫介质。以液体膨宫泵自动调节宫腔内压力及灌注液流速。玻璃缸回收自宫腔流出之灌注液(膨宫压力在80~150mmHg范围)。宫腔镜将检查及手术图像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及光电转换系统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图像清晰,医生对宫腔内占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常情况,通过联合B检查做到早期正确诊断。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内膜、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直径≤5.0cm)、子宫纵隔等,治愈异常子宫出血、女性不育等良性宫内病变。整个手术过程在显示器的监视下,利用单极电刀,在内镜下子宫腔内进行切割、止血等操作完成手术,并有B超或腹腔镜监护。在宫腔内良性病变适合做电切术,又并存附件及盆腔病变(腹腔手术适应证)可将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应用,更好地处理复杂而棘手的问题。

  2  结果

  2.1  诊断性检查组

  2.1.1  异常子宫出血  包括月经过多、月经过频、经期延长、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子宫出血,宫腔镜检查可排除宫腔内有无器性质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妊娠组织残留、葡萄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通过宫腔镜的检查,有助于鉴别子宫内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镜检中对可疑病灶直视下做活检增加了诊断的正确性。

  2.1.2  不孕症或习惯性流产  引起不孕原因可能是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结核、部分胎骨遗留;招致流产的可能原因为子宫纵隔、双角子宫、子宫内口松弛等。宫腔镜检查有可能发现这些不孕原因。

  2.1.3  迷失或嵌顿的宫内节育器或异物残留  可检查节育器有无移位、嵌顿,宫腔内胎骨或部分胎盘残留等。

  2.1.4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成影响或B超提示宫腔异常或病变者  例如子宫边缘规则、宫内有充盈缺损、宫腔变形等均提示腔内病变,镜检可予以核实或纠正。B超能显示子宫内病变的形态大小部分和数目,但最终确诊还有赖宫腔镜检查或定位后取材做组织学检查。

  2.1.5  经子宫探针或诊刮检查疑有宫内异常  例如:宫腔狭窄、变形、不平等,可能提示肌瘤、粘连等,以做宫腔镜检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宜。

  2.1.6  宫腔镜手术前检查、术后随访  有助于正确估计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后效果的评价。

  2.2  手术治疗组

  2.2.1  手术类型  见表2。

  2.2.2  术中出血量  本组病例中,679例手术在宫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5~120min,平均30.45±13.69min,术中出血平均15.0±12.8ml,最多90ml,其中168例出血不足5ml,<15ml者264例,15~60ml者149例,>60ml者98例。

  2.2.3  住院时间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天,改口服有效抗生素7~10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2±1.05天。

  2.2.4  手术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5例,发生在开展宫腔镜早期,术中出血1例,应用止血药、电凝止血,治愈;子宫穿孔4例,行开腹修补术。远期并发症279例,子宫内膜切除术后84例无月经,子宫内膜切除术后123例月经明显减少,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后72例复发。

  3  讨论

  3.1  病例选择  为提高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率,首先应选择适合的病例,对于异常子宫出血者,首先止血治疗,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时,再行宫腔镜检查,防止宫腔内积血影响视线,对于初学者选择病例时,尽量选择无子宫手术史者,避免瘢痕子宫导致子宫穿孔。宫腔镜手术时要在B超监测下,可以进一步明确子宫的轮廓及位置,为进入镜头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盲目进入使子宫穿孔。

  3.2  临床效果  宫腔镜将检查及手术图像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及光电转换系统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图像清晰,医生对宫腔内占位病变和子宫内膜异常情况,通过联合B超检查做到早期正确诊断。还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替代部分宫切或开腹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纵隔等,治愈异常子宫出血、女性不育等良性宫内病变。整个手术过程在显示器的监视下,利用单极电刀,在内镜下子宫腔内进行操作完成手术,并有B超或腹腔镜监护。在宫腔内良性病变适合做电切术,又并存附件及盆腔病变(腹腔手术适应证)可将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而棘手的问题。使患者同期手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通过电视宫腔镜正确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及宫内病变,侵袭性小,准确率高,对宫内良性病变做电切手术,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成功率100%,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切除子宫内膜,使月经量减少至正常、少量、点滴量甚至无月经,成功率达95.5%,术中出血少(5~90ml),术后2~3天即可出院,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电视宫腔镜是宫内病变诊断“金标准”,同时宫腔镜手术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和处理多种宫腔病变的有效措施。
  
  电视宫腔镜用于子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通过电视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提高对子宫疾病的检出率,并对某些常规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进行定位取病检,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因而收到良好效果。在正确珍断的基础上,进行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下肌瘤替代子宫切除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轻、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近期并症少、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妇科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另外,由于宫腔镜手术不开腹、创伤小,尤其适用于一般状态差不能耐受开腹手术或不愿切除子宫的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不但早诊断、早治疗,而且还要求以微小的创伤治疗疾病,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器官及功能。广大年轻妇女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更希望治病的同时既保留子宫,又保留其生殖能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而宫腔镜手术能达到这一目的,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单位:1 130012 吉林长春,吉林省前卫医院

       2 136000 吉林四平,四平市中心医院

  (编辑:邓  锋)

作者: 国晓梅曹亚琼尤丽周丽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