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6期

流行性出血热引起心电图改变100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在我省流行50余年,尤其是在我省北部乡村入冬以后易感人群较多,这种病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危害大,直接侵犯青壮年劳力,病死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出血热的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一定经验。基于近几年来对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对于出血热引起心电图改变作如下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1......

点击显示 收起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省流行50余年,尤其是在我省北部乡村入冬以后易感人群较多,这种病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危害大,直接侵犯青壮年劳力,病死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出血热的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一定经验。基于近几年来对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对于出血热引起心电图改变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出血热轻型占44%,出血热中型占38%,出血热重型占18%,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出血热重型占57%,出血热轻、中型占43%。

  2  结果分析

  出血热在临床可分为四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随着各期病程的发展心电图也有相应的改变。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心律变化、心肌损伤。出血热各期心律变化主要表现在窦速、窦缓、心脏传导阻滞。

  流行性出血热还可以引起心肌损伤。表现为T波改变、T波低平、双向、倒置。ST段下移,可出现各期病程,以少尿期及多尿期多见,呈缺血型或近似缺血型下降,心肌劳损,左、右心室肥厚,出血热还可引起Q-T间期延长,以少尿期和多尿期为多见。多尿期患者大量钾离子丢失,造成离子紊乱引起Q-T间期延长,U波改变T-U融合。例如患者,男,24岁,于2003年11月12日入院,当时T 38.8℃,P 120次/min,BP 90/68mmHg ,入院时心音纯正,节律整齐,于2003年11月19日进入多尿期,查心电:(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Q-FU间期延长(T-U融合);(3)不正常心电图。出血热还可引起异位节律,表现为房性、室性早搏,左房心率,室上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例如患者,男,51岁,于2004年11月18日入院,出血热中型,入院时BP 105/75mmHg,P 106次/min,T 36.2℃,心律整齐,于2004年11月19日查心电:心房纤颤;不正常心电图。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几乎遍及全身。但主要受损的脏器为肾脏、心脏、垂体、肾上腺。出血热对于心脏的损害最突出的改变为右心房出血,以右心房为最重,右心房内膜下常呈特征性的广泛大片状出血,引起心电图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出血热病毒感染及毒血症及其所引起的小血管损伤、渗出及出血,导致特有的心脏病理改变。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心肌纤维变性,灶性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也可有部分纤维断裂和心肌横纹消失,发热期可有40%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这时应提醒临床医生注意,低血压休克期有4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出现ST段、T波改变,少尿期和多尿期由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钾、钙、镁离子的平衡紊乱,引起Q-T间期延长,U波改变。
综上所述,流行性出血热随着病程变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心电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单位:161300 黑龙江讷河,讷河市人民医院心电室

  (编辑:齐  永)

  【中图分类号】  R540.4+1;R512.8      

  流行性出血热在我省流行50余年,尤其是在我省北部乡村入冬以后易感人群较多,这种病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危害大,直接侵犯青壮年劳力,病死率较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出血热的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一定经验。基于近几年来对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观察,对于出血热引起心电图改变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出血热轻型占44%,出血热中型占38%,出血热重型占18%,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出血热重型占57%,出血热轻、中型占43%。

  2  结果分析

  出血热在临床可分为四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随着各期病程的发展心电图也有相应的改变。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心律变化、心肌损伤。出血热各期心律变化主要表现在窦速、窦缓、心脏传导阻滞。

  流行性出血热还可以引起心肌损伤。表现为T波改变、T波低平、双向、倒置。ST段下移,可出现各期病程,以少尿期及多尿期多见,呈缺血型或近似缺血型下降,心肌劳损,左、右心室肥厚,出血热还可引起Q-T间期延长,以少尿期和多尿期为多见。多尿期患者大量钾离子丢失,造成离子紊乱引起Q-T间期延长,U波改变T-U融合。例如患者,男,24岁,于2003年11月12日入院,当时T 38.8℃,P 120次/min,BP 90/68mmHg ,入院时心音纯正,节律整齐,于2003年11月19日进入多尿期,查心电:(1)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2)Q-FU间期延长(T-U融合);(3)不正常心电图。出血热还可引起异位节律,表现为房性、室性早搏,左房心率,室上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例如患者,男,51岁,于2004年11月18日入院,出血热中型,入院时BP 105/75mmHg,P 106次/min,T 36.2℃,心律整齐,于2004年11月19日查心电:心房纤颤;不正常心电图。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几乎遍及全身。但主要受损的脏器为肾脏、心脏、垂体、肾上腺。出血热对于心脏的损害最突出的改变为右心房出血,以右心房为最重,右心房内膜下常呈特征性的广泛大片状出血,引起心电图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出血热病毒感染及毒血症及其所引起的小血管损伤、渗出及出血,导致特有的心脏病理改变。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心肌纤维变性,灶性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也可有部分纤维断裂和心肌横纹消失,发热期可有40%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这时应提醒临床医生注意,低血压休克期有4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出现ST段、T波改变,少尿期和多尿期由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尤其是钾、钙、镁离子的平衡紊乱,引起Q-T间期延长,U波改变。
综上所述,流行性出血热随着病程变化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心电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单位:161300 黑龙江讷河,讷河市人民医院心电室

  (编辑:齐  永)

作者: 赵丽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