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根据PK/PD参数使用抗生素及关闭或缩小MSW可有效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根据PK/PD参数使用抗生素及关闭或缩小MSW可有效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pdf)【摘要】过度使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加强PK/PD的研究,关闭或缩小MSW是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抗生素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及MSW的特点,对如何预测抗生素临床疗效和避免耐药的产生拓展了新思路......

点击显示 收起

    根据PK/PD参数使用抗生素及关闭或缩小MSW可有效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pdf)

    【摘要】  过度使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加强PK/PD的研究,关闭或缩小MSW是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抗生素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及MSW的特点,对如何预测抗生素临床疗效和避免耐药的产生拓展了新思路,对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抗生素;细菌耐药性;PK/PD;MSW

  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由于微生物对许多现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使结核病、肺炎、腹泻、疟疾和麻疹等常见感染性疾病越来越难以治疗[1]。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约占45%。在世界范围内,感染性疾病占过早死亡者的50%[2]。

  耐药性是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必然结果。而加强药动学/药效学(PK/PD)的研究,关闭或尽量缩小突变选择窗(MSW)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基础,能有效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1  PK/PD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意义

  药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治疗作用,取决于药物体内浓度和维持时间。一定剂量的抗生素在体内达到的浓度和维持的时间,涉及到体内药动学(PK)过程。抗生素的治疗作用,与体内药物浓度和维持时间相关,同样也涉及到药效学(PD)的内容。所以,研究PK/PD对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3]。

  目前,通用的衡量抗生素抗菌活性和治疗效果的指标,是体外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能杀灭细菌的最低浓度(MBC),它们也是判断耐药的重要参数。但MIC仅是从浓度上反映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并没有包括其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因素。药效学则将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和抗菌活性加以整合,是及时正确选择给药途径、使用剂量、最佳间隔时间和适宜疗程、预测抗生素临床疗效和避免耐药的非常有用的参数。

  抗生素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种类型,所以在根据PK/PD参数制订给药方案时,也有较大的不同。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和甲硝唑等。其药效学参数是:24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IC,即AUIC>125~250时不但起效快,且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菌株产生,临床有效率可达>90%,故应该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免疫健全患者要求AUIC>25~30,免疫抑制患者要求AUIC>100)。以及血清药物峰浓度(Cmax)/MIC的比值>8~12。如氨基糖苷类为每日1次,喹诺酮类为每日1~2次为宜。国外将氨基糖苷类药物由每日2次给药改为每日1次全剂量给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4]。研究表明,如果喹诺酮类的AUIC>100时,细菌即使未被清除,其对药物的敏感率仍维持在90%以上;倘若AUIC<100,则耐药菌会逐日增加,最终细菌几乎全部耐药;动物感染模型研究也表明,在AUIC<30时,死亡率>50%,当AUIC<100时,动物感染模型几乎无死亡[5]。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非浓度依赖型),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种[6]。其Cmax相对不重要,而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对预测杀菌力更为重要。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血清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T>MIC),其持续时间应超过给药间期的40%~50%。如一项对中耳炎和鼻窦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敏感的还是中介的或耐药的细菌,当β-内酰胺类药物的T>MIC达到40%~50%时,抗菌活性都达到了最大化,对细菌的清除不仅时间加快,而且清除数量明显增多。另外,时间依赖型抗生素,以通常剂量给药,血清药物浓度达到MIC值的4~5倍,其杀菌作用即处于饱和状态,再增加给药剂量一般不能改善疗效。如头孢他啶,分别给以1g和2g,每日3次,后者的血清药物峰浓度成倍增加,但药效并没有增加,其原因是T>MIC的比例并没有增加。此类抗生素没有或很少有抗生素后效应,维持其血清浓度的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持续时间,即T>MIC为50%~60%时杀菌率最高,药效达到最大化,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T>MIC为40%就可以达到最佳疗效,之所以存在这种细微的差别,与抗生素和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的高低差异相关。不同菌种要求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不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最佳疗效为T>MIC 60%~70%,青霉素为50%。目前临床上将青霉素给药剂量提高到每天1次1000~2000万u静脉滴注,以减少给药次数,这种用药方法是错误的。因青霉素的半衰期小于1h,推荐用药时间为每4~6h 1次。随意延长给药间歇时间,达不到T>MIC和持续时间超过给药间期40%~50%的要求。所以,时间依赖型抗生素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或持续滴注,以维持MIC在间隔时间的50%~60%内。实验证明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治疗肺炎球菌感染动物,当血药浓度T>MIC不超过给药间隔的20%时,死亡率为100%,如达到40%~50%或更长时间时,细菌学清除率可达90%~100%,动物均存活。但也应注意,此类抗生素的药物浓度达到MIC的4倍以上时,即使再增加药物剂量,疗效也不会增加多少[7]。

    2  不同PK/PD特点的抗生素,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案,可缩短耐药菌株的选择期

  抗生素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是微生物受到抗生素使用的选择性压力的反应。自从抗生素使用以来,它就促使了耐药性的产生,但是当抗生素被不合理使用时就会加剧这一过程,而且抗生素使用得越多,这种压力也就越大。

  在体内,因抗生素药动学特征不同或机体某些部位存在抗生素灭活酶等原因,导致了抗生素有效浓度分布的差异,因而也造成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性和不同耐药水平菌群的存在。如急性肺炎链球菌感染,若及时用青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就会被杀死,感染就可以在耐药性出现之前得到治愈。然而像HIV/AIDS一类慢性感染,若治疗顺应性不好,药物的耐受突变株就有时间产生、繁殖、并替代对药物易感的微生物菌群。所以对抗生素药物的选择及其用药方案的制订,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临床疗效,而且要考虑减少耐药菌株的选择和扩散。在应用具有不同PK/PD特点的抗生素时,必须执行不同的给药方案,以缩短耐药菌株的“选择期”。所谓选择期,就是体内药物浓度落在细菌耐药范围内所持续的时间。当存在低水平耐药菌群(MIC为0.1~1.0mg/L)时,如每日2次给予达峰时间和清除速率较快的抗生素,耐药菌群的选择期就很短;但若同样每日2次应用达峰和清除速率均偏慢的抗生素,低水平耐药的选择期就明显延长(约为前者的5~6倍);假如应用峰值较低和清除较慢、每日1次给药的抗生素,其选择期更长。当高、低水平耐药菌群同时存在,抗生素的活性和浓度或清除速率均偏低时,不增加高水平耐药菌群的选择期,也不发挥治疗作用,但仍然增加低水平耐药菌群的选择期,就需要使用抗菌活性强的药物或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以提高血清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缩短耐药菌株的选择期。另外,在抗生素浓度-时间曲线上,低于MIC的曲线下面积即为“选择性压力”[8,9]。半衰期长而抗菌活性低的抗生素,较活性高而半衰期短的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要大。

    3  关闭或缩小“突变选择窗”

  根据药物的PK/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以MIC为依据的抗菌治疗策略,除了有效地消除感染外,对阻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而导致耐药率上升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结核杆菌等的研究中,提出了防“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关闭或缩小“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最大限度的延长MSW的新概念。根据研究显示,当接种菌量为1010cfu时,耐药突变菌株的突变发生频率是10-7~10-8。在琼脂上应用稀释法测定药敏,在此数量级的细菌与抗生素孵育后不出现菌落生长的抗生素浓度,就是突变浓度(MPC)。

  所谓MSW就是MPC与MIC之间的范围,即以MPC为上限,以MIC为下限的浓度范围。MPC是防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或是抗菌药物的阈值浓度,即耐药菌株突变折点[10]。

  MSW表示可产生耐药菌株的范围,MSW越宽越可能筛选出耐药菌株,MSW越窄,产生耐药菌株的可能性就越小。如药物浓度仅仅大于MIC,容易选择耐药菌株[9,11]。为此,欲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药物浓度既高于MIC,又高于MPC的药物,这样就可关闭MSW,既能杀灭细菌,又能防止细菌耐药。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的MPC一般保持在MIC的7倍以上,就可避免选择出耐药菌。如莫西沙星的AUC/MIC之比是加替沙星的2倍,是左氧氟沙星的6倍。所以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治疗,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凡是MPC低、MSW窄的药物是最理想的抗菌药物,或者药物在MSW以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如莫西沙星在MSW以上的时间长达24h,吉米沙星为14h,加替沙星为6h,左氧氟沙星只有3h。由此可见,不同的氟喹诺酮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有不同的活性,不仅体外活性指标MIC不同,而且体内活性指标AUIC也不同[12]。

  因此,在临床对抗生素的使用上,应关闭或尽量缩小MSW。除选择更理想的药物、调整药物剂量外,联合用药也是一条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

  MSW概念的提出,是药效学理论的延伸,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然而MSW概念还处于体外实验和理论上的探讨阶段,需要实验室和临床治疗中进一步验证,但这一概念无疑为防止抗生素的耐药性拓展了新思路,也为新药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越,李景云,金少鸿.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2):762.

    2  许景峰.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35.

    3  Omura S. Feature of antibiotics in the 21st century.Jpn J Antibiot,1996,49:755.

    4  Moore RD,Smith CR,Lietman PS.Clinical response to amino glycoside therapy:Importance of theration of peak concentration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J Infect Dis,1987,155:93.

    5  Mingiot-Leclercq MP,GlupczynskiY,TulkensPM. Aminoglycosides: activity and resistance.AntimicrobAgents Chemother,1999,43:727.

    6  梁蓓蓓,王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进展.中国新药杂志,2004,13(4):310.

    7  Turnidge J,Bell J,Biedenbach DJ,et al.Pathogen occurrence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ends among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olates in the Asia-Western Pacific Region:report from the SENTRY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Program,1998-1999.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02,20(1):10.

    8  Nightingale CH,Murakawa T,Ambrose PG,et al. Antimi crobial pharmacodynamics in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NewYork:MarcelDekker,InC,2002,385-408.

    9  Yano H,Kuga A,Okamoto R,et al.Plasmid-encoded metallo-β-lactamase(IMP-6)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especially meropenem.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5):1343.

    10  卫京平.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01,13(1):8.

    11  孙下修三.新药情报review.日化疗会志,2004,52(Suppl A):84.

    12  张沂,鲍燕燕,欧敏.Bayesian反馈法研究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药动学及药效学.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1):689.

     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药理科

  (编辑:汪  洋)

作者: 许景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