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9期

反应性精神病临床治疗8例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psychosis)是在强烈应激事件作用下急剧出现的精神障碍,症状多反映应激事件中,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预后较好的一组精神病。笔者临床治疗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的患者8例,其中男1例,女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 psychosis)是在强烈应激事件作用下急剧出现的精神障碍,症状多反映应激事件中,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预后较好的一组精神病。笔者临床治疗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的患者8例,其中男1例,女7例。年龄24~38岁,平均31岁。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急剧的精神刺激因素或具有威协性意义的事件常使患者惊恐。(2)性格特征:敏感、多疑、懦弱者易发病。(3)其他因素:在重病、慢性躯体疾病之后、过度疲劳及女性的月经期、产褥期等躯体功能消弱的情况下易发病;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者易发病。

    1.3  临床表现  (1)反应性意识障碍:以意识蒙为主,对周围事物感知不清晰,情绪悲愤、惊恐、激动等,亦可出现冲动行为,并与应激事件有关的人物相联系,事后不能回忆或有部分回忆。(2)反应性木僵:以不言、不动为主要症状,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3)反应性兴奋:以行为兴奋为主症,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无目的的逃避、奔跑、出走,有的表现为嬉笑、话多,甚至殴人毁物。(4)反应性抑郁:以情绪低落、精神活动限制为主,言语减少,行动迟缓,对生活或事物丧失兴趣与自信,甚至出现消极情绪、自杀企图或行为。(5)反应性偏执:以被害妄想为主,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有牵连观念,认为周围人在议论、指责或讽刺自己,甚至怀疑受到监视、跟踪或迫害。怀疑的内容和对象围绕精神创伤体验,无泛化倾向,伴有生动的情感体验,有的可有幻听或幻视。

    1.4  诊断  (1)于明显而强烈的应激事件作用下发病,应激事件作为精神因素要有足够的强度。(2)起病在时间上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3)精神症状的内容反映患者对应激事件的内心体验。(4)精神因素消失或脱离应激事件的景境后,经适当治疗,恢复较快。(5)病程短、预后好,一般不复发,不残留精神缺陷或人格改变。

    1.5  治疗  (1)精神治疗:①尽可能的除去精神因素,脱离引起精神因素创伤的环境。②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鼓励、安慰,以求得其主动配合治疗。(2)药物治疗:对急性起病、兴奋激动或偏执症状为主者,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肌注或口服氯丙嗪、氯氮平、泰尔登或氟哌啶醇等;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麦普林等抗抑郁药;催眠镇静剂或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可使患者镇静,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保证睡眠,有利于精神治疗。(3)电抽搐治疗:仅适用于有严重消极观念、自杀企图或过度兴奋者,一般治疗2~4次即可使症状缓解。治疗时应加强护理、防止意外。

    2  结果

    治疗效果满意,8例患者均获治愈。

    3  讨论

    病程一般较短,急性反应性精神病持续数小时至1~2周后可恢复正常。反应性抑郁和偏执可持续数月,但不超过6个月。预后良好,不导致精神衰退或人格缺陷,且很少复发。

  
    作者单位: 161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第一神经精神病院) 


   (编辑:石  岚)

作者: 王岩,孔维波,王跃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