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1期

提高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的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突发事件是在瞬间发生的,导致多人伤亡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预备役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能力。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是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这里就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快速反......

点击显示 收起

  突发事件是在瞬间发生的,导致多人伤亡的事件。它包括恐怖活动、生产生活中的意外、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战争等各种类型[1]。近年来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预备役的医护人员,应具备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能力。如何提高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是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多次参与了部队、地方意外灾难事件的救治工作,均圆满完成任务。这里就提高对突发灾难事件快速反应能力的体会予以报告。

  1  完善各级应急组织,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保证

  1.1  建立急救指挥系统  成立急救指挥领导小组,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特殊重大急救、突发事件的急救,均由指挥小组统一指挥,并亲自参与抢救,提高急救质量,使病人在急救“黄金时间”[2]内得到有效的救治。

  1.2  明确应急小分队成员及急诊值班队员  卫生队、急诊科每个人都是急诊值班队员,没有分内分外、节假日之分,随时准备外出执行急救任务。应急小分队成员在遇有特殊重大急救、突发事件的急救时参与外出执行急救任务。

  2  思想、技术、物资保障,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前提

  2.1  经常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急救意识  卫生队、急诊科人员要时刻树立永远都是战备值班分队的思想,把平时当战时,要有忧患意识和应急意识,思想上保持常备不懈。要牢记时间就是生命,每个人都必须报着高度的爱心及责任感,一旦有任务,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投入急救[3]。

  2.2  强化专业技术训练  制定各种急救预案,规范其流程,经常组织医护人员集中共同进行急救技术模拟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及医护操作技术。竭尽所能,各司其职,切实达到医护默契配合,使各种抢救措施在第一时间得以实施。

  2.3  不断学习并更新知识  针对医师来自不同的单位及专业,本专业经验丰富,全科知识面欠缺的不足,组织参加三防卫勤、战地自救互救、野战卫勤保障技能训练,急诊医学继续教育科目学习,并着重开展实际案例教学,共同提高急救水平,掌握学科发展动向及新技术,由专科向全科发展。

  2.4  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  配有急救专用车辆,做到随时可以出动。在车内配有内科外科药品、麻醉急救箱、监护仪、心电图机、简易心肺复苏机,除颤器等,做到定位置、定数量,定期维护、定期消毒,定专人负责。并规定每次外出急救后随用、随补、随查,保持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3  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实施院前急救,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

  未来的战争无前方与后方之分,对危重病人的急救也无平时与战时之分。因而广泛同政府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等建立体系关系,公开急救电话,积极参与驻地军民院前急救工作,实施24h全天候院前急救,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急救服务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急救设备,以更好地服务于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4]。

  3.1  迅速反应出发  值班员接到突发事件请求救护报告后,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及领导,同时根据情况组织人员和急救物资的准备。在班医护人员携带备好的急救物品,立即出发赶赴现场。在途中用车载电话与现场取得联系,了解伤病员数量、伤情及目前抢救情况,并予以必要的医疗指导性支持 。

  3.2  快速现场处置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快速分诊,并根据结果迅速实施急救处置,症状缓解后组织送院,按照就近保障的原则,对伤病员实行就近医疗。

  3.3  院内有效诊治  急诊科根据掌握的资料迅速组织伤病员进住科室;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一切以病人为主,先检查后计价,先拿药后补方。需特殊处置者,先行X线、CT、超声、化验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待紧急处置后,由医护人员送入科室,按伤情轻、中、重实施治疗。

  4  建立事件监控预警制度、加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完善急诊医疗体系、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关键
   
  由于突发事件所特有的突发、复杂、严重、危害大的性质决定,对急救医疗的标准要求更高,对急救设备要求更趋于完善[5]。建立事件监控预警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网络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和通讯设备,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即刻调配人员、车辆到达现场进行急救,缩短抢救半径和应急反应时间,以保证急救的时效性。真正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急救医疗体系,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关键[6]。

  【参考文献】

  1  曹艳萍.加强院前急救工作 提高急诊救治水平.中原医刊,2005,32(18):18.

  2  何忠杰,马俊勋.论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7):566-557.

  3  王勤,王平,黄谨耘.院前急救中的道德要求.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2):148-149.

  4  陈伟宏.分级院前急救网络在驻军城市运行的体会.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45-546.

  5  赵永春.21世纪中国院前急救的展望.中国医院,2003,7(11):11-13.

  6  陈积民,崔斌,王津立.我院急诊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对策. 解放军卫勤杂志,2005,7(5):314.

  (编辑:汪  洋)

  作者单位:114200 辽宁鞍山,鞍山陆军预备役通讯团卫生队
 
       111000 辽宁辽阳,解放军第201医院急诊科

作者: 高树萍,陈积民,崔斌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