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年第5卷第12期

青、中年人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中、青年人脂肪肝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于2003年9月对475例公司职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体检常规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内、外科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血液生化检查等。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5为超重,27为肥胖。血总胆固醇≥250mg/dl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中、青年人脂肪肝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  于2003年9月对475例公司职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体检常规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内、外科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血液生化检查等。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5为超重,>27为肥胖;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血总胆固醇≥250mg/dl或血甘油三酯≥150mg/dl为高脂血症:脂肪肝由B超诊断为准。检验为卡方检验和相关系数统计分析。结果  (1)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有两个发病高峰,即30~39岁和50岁以后。(2)脂肪肝检出率随体质指数、血甘油三酯浓度、血总胆固醇浓度的增加而增高;(3)脂肪肝与超重、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之间关系密切。结论  中、青年人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减少肥胖,综合防治是减少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超重;肥胖;脂肪肝;体质指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03年9月对475名外企公司职员进行一次集中统一体检,年龄18~55岁,40岁以下415例(占87%),平均年龄33.9岁。对体检结果有一项异常的资料220例进行输机处理。

    1.2  调查项目  按体检常规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心电图、腹部B超、空腹血液生化(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查。

    1.3  诊断标准[1]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5为超重,>27为肥胖;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血总胆固醇≥6.45mmol/L或血甘油三酯≥1.7mmol/L为高脂血症;脂肪肝由B超诊断为准[2]。

    1.4  检验方法  χ2检验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与脂肪肝的关系  475人中检出脂肪肝56例,检出率为11.79%,并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有两个患病高峰,即30~39岁和50岁以后(见表1,r=0.6445,t=1.1920,P<0.05)。表1  475名员工脂肪肝年龄分布(略)

    2.2  体质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  输机资料的220人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随体质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r=0.9807,t=10.03,P<0.01)。表2  体质指数与脂肪肝的关系(略)

    2.3  血甘油三酯浓度与脂肪肝的关系  随着血甘油三酯浓度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见表3,r=0.9763,t=6.3833,P<0.05)。表3  血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检出率

    2.4  血总胆固醇浓度与脂肪肝的关系  随着血胆固醇浓度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有所增加,呈正相关(见表4,r=0.9130,t=3.1649,P<0.05)。表4  血胆固醇浓度与脂肪肝的检出率(略)

    2.5  肥胖、超重与脂肪肝的关系  肥胖45例,伴脂肪肝30例(占66.67%),和文献报道[3]74.8%相近;超重、肥胖97例,患有脂肪肝46例,患病率为46.39%,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组患脂肪肝率2.38%(19/37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8.3884,P<0.001);脂肪肝56例中,伴肥胖或超重45例(占80.36%),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伴超重、肥胖的发生率(52/419,占12.4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40.3357,P<0.001)。

    2.6  高血压与脂肪肝的关系  56例脂肪肝患者中,伴有高血压15例(占26.7857%),明显高于无脂肪肝者,患高血压率(41/419,占9.785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3.7283,P<0.001)。

    2.7  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  56例脂肪肝患者中,伴有高脂血症22例(占39.2857%),明显高于无脂肪肝者,患高脂血症率(34/419,占8.114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46.1529,P<0.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事静坐式工作的人发生肥胖和超重、脂肪肝的人数迅速增加,并越趋年轻化,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超越正常分布界限(肝脏湿重的5%)的脂肪堆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引起脂肪肝的原因[3]主要有:(1)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饮食,大量的糖脂进入肝脏,超过了肝脏合成糖原的能力,合成脂肪酸则增加,沉积于肝脏;(2)肥胖对脂肪肝的形成影响极大,肥胖者多合并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合成大量的三酰甘油,产生内源性高血脂和脂肪肝。有研究表明,肝内脂肪的蓄积往往与体重成正比,有效的控制体重,可使脂肪肝得到改善[3];另有文献报道,减重治疗可使65.7%肥胖症患者的脂肪肝得到改善[4]。

    本调查结果认为,脂肪肝的发生和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年龄、体质指数、血甘油三酯的浓度、血胆固醇的浓度呈明显正相关,和有关报道相符[5,6]。而且脂肪肝的发病有两个高峰,即30~39岁和50岁以后。

    30~40岁是事业腾飞的黄金年龄,脂肪肝的预防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提早重视,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少吃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饮食,减轻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综合防治,才能防止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积勇.社区预防保健医师必读.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01.

    2  王纯正.腹部超声诊断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0-84.

    3  谢英彪.脂肪肝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12-26.

    4  朱惠娟,史秩蘩,胡明明,等.减重治疗逆转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脂肪肝的作用.中华内科杂志,2003,42(2):98-102.

    5  王建勤,李三兰.脂肪肝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3,10(2):158-159.

    6  胡正操.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相关性分析.广西医学,2003,25(1):22-24.

   作者单位:100038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社区保健科

  (编辑:汪  洋)

作者: 王龙珠,姚礼明,卢振花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