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期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包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包块切除术中的应用(pdf)以往乳腺包块切除术多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局麻,高位硬膜外阻滞存在较高的风险性。本文报道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此类手术的效果观察。1一般资料109例ASAⅠ~Ⅱ级女性患者,术前诊断为单侧或双侧乳腺纤维腺瘤或囊性增生病,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年龄37。2麻......

点击显示 收起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包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pdf)

    以往乳腺包块切除术多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局麻,高位硬膜外阻滞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局麻由于易产生阻滞不全,多数患者不愿接受。本文报道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此类手术的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9例ASAⅠ~Ⅱ级女性患者,术前诊断为单侧或双侧乳腺纤维腺瘤或囊性增生病,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年龄37.0±11.0岁,体重55.9±8.0kg。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1]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以2~3L/min流量给予面罩吸氧。待消毒铺巾后,丙泊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按丙泊酚剂量1.6~2mg/kg进行麻醉诱导,入睡后以4~8mg/(kg·h)剂量微泵输注维持麻醉,根据手术进程及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于手术结束前约15min停止输注。术中监测心率(HR)、血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麻醉后各时段数值与麻醉前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取得较满意麻醉效果,无明显因手术操作引起的肢体挣扎、皱眉等表现。麻醉时间为1.4± 0.4h,术中血压、心率平稳,仅5例(4.6%)患者在切皮或分离肿物时出现血压增高、心率增快,最高增幅达50%,以芬太尼0.05~0.1mg静注后,均能很快恢复至正常值范围。94例(86.2%)患者在诱导给药后SpO2明显下降(P<0.01),其中15例(13.8%)降至90%以下,但经面罩给氧、托起下颌处理后,所有病例均于2min内回升至95%以上(见表1)。停药后苏醒时间为14.0±2.9min,术中丙泊酚与氯胺酮用量分别为295.4±97.5mg、145.0±48.0mg。术后随访无恶心、呕吐发生,所有患者均无不良记忆及谵妄、狂躁、恶梦等精神症状。

    3  讨论[1,2]

    乳腺区段切除主要用于良性乳腺病变的治疗及疑似恶性病变的诊断,由于此类手术位于胸壁体表,对肌肉松弛的要求不高,仅需要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丙泊酚麻醉具有起效快、镇静确实的特点,而氯胺酮则具有完善的镇痛作用,两者复合应用不仅增强麻醉效果,而且可减轻或消除两者循环和精神方面的不良作用。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最担心的问题是呼吸抑制,这主要是由于快速注射给药后产生舌后坠和上呼吸道梗阻所致,托起下颌和面罩吸氧即能有效防止。有5例患者在术中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这可能是氯胺酮的作用或麻醉深度相对不够所致,可以芬太尼等镇痛药加深麻醉,但此时更应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可以看出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是一种较安全、简便的麻醉方法,但应注意呼吸抑制所致低氧血症的发生,其中给氧和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最为重要。表1  丙泊酚+氯胺酮静脉麻醉前后HR、MAP、SpO2的变化  (略)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4-487.

    2  王俊科,王多有.临床麻醉手册,第5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8-136.

   作者单位:617067 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编辑:汪  洋)

作者: 赵宇,李晓军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