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6期

丹红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疗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休息、流质饮食、心理治疗、抗炎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便常规、血小板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治疗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休息、流质饮食、心理治疗、抗炎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大便常规、血小板计数、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的差异,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便常规、血小板计数、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相对安全。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炎性疾病,是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1]。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1]。体征:左下腹轻压痛。大便常规:黏液脓血便,无病原体。结肠镜:病变呈连续性分布,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有多发性浅溃疡,后期可形成炎性息肉[1]。黏膜活检病理:炎症性反应,可有糜烂、溃疡、腺体排列异常、杯状细胞减少及上皮变化[1]。X线钡剂灌肠:管壁边缘毛糙成毛刺状或锯齿状[1]。溃疡性结肠炎在欧美发病较多,近年在我国患病率似有增加。我院内科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38例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0例,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38例患者均是在我院内科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按治疗前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60岁;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0~60岁。两组患者均以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为主诉,大便为黏液脓血便、无病原体,结肠镜表现为黏膜粗糙、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血管模糊,黏膜活检病理呈炎症性反应,血小板计数>300×109/L,血白细胞计数>10×109/L,C反应蛋白>6.0mg/L。

    1.2  方法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均给予休息、流质饮食、心理治疗、美沙拉嗪抗炎、复方白芨液灌肠、复方谷氨酰胺胶囊促进肠黏膜康复、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10~14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便常规、血小板计数、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监测,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10~14天内,便常规正常、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有效:用药10~14天内,便常规红、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均下降。无效:用药14天后,上述检测指标之一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指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见表1。表1  两组观测指标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061,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非阶段分布,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可因饮食失调、劳累、精神刺激、感染等诱发发作或加重症状。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轻、中型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重型,预后较差,癌变机会将增加,故应给予积极正确的治疗。治疗原则是控制免疫炎症反应、积极对症治疗,在方法上内科治疗为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丹红注射液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微循环、改善肠黏膜缺氧、促进肠黏膜康复、预防微循环血液淤滞、抑制肠道微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活动期多伴有血小板计数增多、血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肠黏膜出血、缺血。丹红注射液通过减少NO的生成,减轻组织损伤[2]:通过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减少血小板聚集,有效改善局部肠血流[3]。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采用治标和治本两法,丹红注射液尚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观察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且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尝试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安全有效,临床使用方便,有利于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8-434.

2 邓芬,胡长林,谢运兰.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0(4):880-881.

3 邓芬,胡长林,谢运兰.步长倍通丹红注射液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中医杂志,2006,10(4):725-726.


作者单位:100032 北京,北京市肛肠医院内科

作者: 武玉俐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