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8期

金双歧和小儿消积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方法将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治疗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双歧0。5g/8h,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前查血清总胆红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及时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胆红素对脑的损害。方法 将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治疗组39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和原发病治疗,观察组加用金双歧0.5g/8h,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值2次,治疗结束前查血清总胆红素。结果 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1.37±15.36μmo1/L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红素76.55±13.44μmo1/L,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平均治疗天数为4.5±2.9天,与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6.5±4.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金双歧和小儿消积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金双歧;小儿消积口服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我国报道高达50%,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由于未结合胆红素的神经毒性,易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发生,故及时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必要的。我院根据胆红素的代谢机制,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金双歧和小儿消积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收治在我科住院的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1]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男23例,女20例,日龄1.2~27天(平均5.2天),出生体重2950±280g,胎龄38.2±2.6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为286.2±42.3umol/L。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日龄1.5~26天(平均5.6天),出生体重3060±300g,胎龄38.0±2.3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为278.9±26.1μmo1/L。两组患儿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及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1)蓝光照射:根据黄疸程度每天给予8~24h蓝光照射;(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mg/(kg·d),分3次口服,尼可刹米100mg/(kg·d);(3)考虑溶血者予以地塞米松0.5~1.0mg/(kg·d);(4)其他: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予以白蛋白0.5g/(kg·d) ;(5)病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内蒙古金双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g/次,每日3次,口服;小儿消积口服液(山东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5m1,每日3次,口服。

    1.3  治疗效果观察  治疗期间每日定时查经皮胆红素2次(结果换算为μmo1/L,仪器为上海浩顺科技有限公司NJ33婴幼儿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治疗前后查血清总胆红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描述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新生儿黄疸治疗前后的胆红素值比较注:两组比较,1)P<0.05,2)P<0.0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主要为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新生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也能造成听力损害、智力低下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后遗症[2],因此应予积极处理。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或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出。当并发感染、窒息、酸中毒时,新生儿摄入不足,肠蠕动减少,开奶延迟,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晚,均可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加之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高,活性强,能很快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并被肠道重吸收进入体循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3]。因此,促进胆红素排泄,减少重吸收是有效防治措施之一。

    金双歧为活菌制剂,由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组成。三种细菌皆为人体正常需要的益生菌,并可在肠道中生长繁殖,有利新生儿正常菌群的建立。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同时金双歧还具有防治抗生素致菌群紊乱和维持肠道功能的作用,从而有利于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K的产生,及时补充光疗时造成的核黄素破坏和预防颅内出血的发生[4]。而小儿消积口服液中主要成分为枳壳、葶苈子、莱菔子、槟榔、连翘、蝉蜕等,具有健脾利湿、解毒退黄、顺气降逆等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枳壳可促进胃肠节律运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排便。槟榔具有类胆碱样作用,能促进胃肠道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同时也增加胆红素的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加速胆红素分解和排泄作用。

    本文资料显示,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在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加用金双歧联合小儿消积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

2 董淑兰,华青.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远期随访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87.

3 李云珠,夏振炜.新生儿黄疸及胆红素脑病发病机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2):74.

4 张琳,梁庆红.新生儿早期肠道细菌移动现象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6,24(4):334.

5 马清钧,王淑珍.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323


作者单位:436000 湖北鄂州,鄂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作者: 余艾霞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