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8期

清热养阴法治疗癌性发热患者40例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清热养阴法为主的中医治疗在晚期癌性发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晚期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肾癌患者共40例,采用自拟清热养阴退热方,每天1剂,连服7天,观察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发热及主要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全部40例患者中,有效36例,有效率为90%,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法为主的中医治疗在晚期癌性发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肾癌患者共40例,采用自拟清热养阴退热方,每天1剂,连服7天,观察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发热及主要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全部40例患者中,有效36例,有效率为90%,患者卡氏评分有显著改善。结论 清热养阴法为主的中医治疗对晚期癌性发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晚期癌症; 清热养阴; 癌性发热

    Clinical study of qingreyangyin method on the treatment of late stage cancer patients with fever

    ZHOU Wei, HOU An-ji, HU Yan, et al.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No. 7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1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Yangyinqinre method on the treatment of late stage cancer patients with fever.Methods  40 patients of hepatoma, lung cancer, gastric cancer, breast cancer and renal cancer in their late stage are randomly chosen and are treated with Yangyinqinre decoction, one decoction per day for 7 days. The fever and clinical symptoms togeth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are observed; meanwhile, the symptoms differentiation is made.Results  In 40 patients, 36 showed effectual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s 90%. The Karnofsky score in patients is also increased. Conclusion  Yangyinqinre method is an effectual treatment for l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fever and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late stage cancer; yangyinqinre method; tumourous fever

    随着肿瘤多学科治疗的进展及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带瘤生存者日益增多,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机会出现肿瘤并发症如脑转移、上腔静脉综合征、癌性发热等[1]。据初步统计,恶性肿瘤患者至少有2/3在病程中伴有发热症状,临床表现为发热无规律,呈间歇性或持续状态,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肿瘤进展期发热尤为明显,伴有乏力、自汗、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2],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多采取对症处理措施,手段较为局限,疗效不理想,而采用中医治疗癌性发热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清热养阴为主的方法治疗癌性发热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癌性发热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9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胃癌12例、乳腺癌6例、肾癌3例。

    全部病例中,经过手术治疗的28例,同时接受放、化疗32例,未接受手术、放疗、化疗治疗的8例,所有病例在接受中药治疗前3周无手术、放、化疗史,中药治疗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西药支持疗法,但采用西药退热对症治疗者,未纳入统计病例。

    1.2  辨证分型      对全部病例于治疗前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标准见参考文献[1],其中气阴两虚型24例,以乏力、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自汗、口干欲饮、心烦失眠、舌质淡红、苔白少津、脉象细数为证候特征;脾胃虚弱型16例,以神疲乏力、消瘦、纳呆、腹胀腹泻、协痛、便溏、或伴腹水、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为证候特征。

    1.3  治疗方法  自拟清热养阴退热方:生石膏(先煎)30g,生地20g,麦冬10g,金银花30g,连翘10g、芦根20g,白薇10g,地骨皮30g,生甘草10g。

    方中用药特点为:重用性甘微寒之生石膏清热以养阴,生地、麦冬养阴,双花、连翘、芦根、生甘草清热解毒,白薇、地骨皮清虚热,使用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养阴之功效。

    随证加减:乏力者可加生黄芪、党参之类补气,苔白腻,胃纳差可加茯苓、川朴、六曲等;盗汗自汗可加浮小麦、豆衣等,随证加减。

    上方每天1剂,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过程中凡使用过西药退热或物理降温的,不列入统计范围,未完成7天治疗的,也不列入统计范围。

    1.4  疗效评定标准      共分为显效、进步、无效3级。显效:患者连续服药7天,发热消失;进步:患者连续服药7天,体温较前略降;无效:患者连续服药7天,症状无改善。对完成规定治疗的40例病例进行疗效评价。

    1.5  其他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卡氏评分的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根据资料的组成和性质,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癌性发热的疗效  40例患者中,显效30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其中1例患者连续服用中药3天,发热就完全消失,属退热最快的1例。

    2.2   Karnofsky 评分结果     治疗前后Karnofsky 评分结果分别为60.34±10.67、 68.25±12.6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

    2.3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  结果见表1。

    2.4  治疗前后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  结果见表2。表1  40例癌性发热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表2   40例癌性发热患者治疗前后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注:经χ2检验,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晚期出现发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现象,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肿瘤生长迅速,形成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坏死;由于炎症刺激,使肿瘤内发生白细胞浸润;肿瘤组织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肿瘤侵犯或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未能发现的肿瘤阻塞性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等[3]。而祖国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可归为虚热的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亏虚,邪热入内,耗伤营阴,致阴虚内热;或气虚日久,无力抗邪于外,致邪热留恋。本研究中,全部40例患者来自于多种实体瘤,如原发性肝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乳腺癌、肾癌等,可见发热可为多种实体瘤的晚期表现之一。

    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报道日渐增多,一方面说明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说明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正在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的新的研究热点。侯安继等[4]报道运用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21例,有效率为66.7%, 主要是选用了益气养阴之品;张颖等[5]报道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近千例,因注意扶正与解毒的关系,对放化疗起到了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范焕芳等[6]采用益气消淤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可见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从中医角度,扶正为主,兼以驱邪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

    本研究中,笔者选用了自拟的养阴清热方,方中重用生石膏为君药,性味甘寒,不论虚实,均可运用,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言:其性凉而能散,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其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之功则远胜于诸药,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服后其寒凉之性俱随发表之力外出,而无伤及脾胃之虑。辅生地、麦冬以养阴,佐之金银花、连翘以清热,芦根、生甘草生津解毒,白薇、地骨皮清泻虚热等,使其泄热之功得以持久巩固。临床应用证明,使用该方其有效率达到90%,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卡氏评分,从辨证分型与疗效的关系来看,气阴两虚型优于脾胃虚弱型,但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能与观察的病例数较少有关,对血象、肝功能无不良影响,实为治疗癌性发热的较好方剂,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对于其作用机理,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军, 于洪升,安永恒. 临床肿瘤学简明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31-440.

2 杨成虎, 郭翠花. 试论肿瘤治疗中祛邪与扶正的关系.陕西中医, 2002, 23(2): 143-145.

3 陆志范.实用肿瘤诊疗手册.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206.

4 侯安继,陈友香,项荣. 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 332-334.

5 张颖,鲁国英.中医药诊治恶性肿瘤的临床体会.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 41-42.

6 范焕芳,黄茂, 孙春履, 等. 益气消淤解毒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0例.浙江中医杂志, 2006,41(9): 510-511.


作者单位:200137 上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肿瘤科(Δ通讯作者)

作者: 周维, 侯安继Δ, 胡 艳, 黄燕莉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