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9期

以扑克为载体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在艾滋病流行的农村地区,针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开发以礼品扑克为信息载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目标人群、材料核心信息,开发出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扑克,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发放并使用。结果共印制礼品扑克2万付,抽查的建筑工地100%的民工都认真看了扑克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在艾滋病流行的农村地区,针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开发以礼品扑克为信息载体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 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目标人群、材料核心信息,开发出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扑克,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发放并使用;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价。结果 共印制礼品扑克2万付,抽查的建筑工地100%的民工都认真看了扑克的内容,有61.8%(248/401)的民工已经使用;99.3%的民工喜欢礼品扑克;99.3%认为从礼品扑克上了解到的内容对自己有帮助或有些帮助;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更多的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掌握了艾滋病防治知识(P<0.01);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及个人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意愿有了明显提高(P<0.01)。结论 在艾滋病流动地区,对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免费发放印有艾滋病防治知识图文的礼品扑克,是引导、动员民工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态度的好方法。

【关键词】  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健康教育

  流动人口中的人群流动性大,生活稳定性差,来自农村的比较多,难以纳入到社会管理之中,他们往往成为传染病流行时的脆弱人群[1]。建筑工地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筑工人大多数来自农村,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但是,许多调查都表明,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是目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为提高我县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探索一个经济、有效且便于他们接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形式,长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印制了2万付艾滋病健康教育“礼品扑克”,分发到了我县所有的建筑工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过程与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长沙县星沙镇国家经济开发区内15个建筑工地工人。

    1.2  方法

    1.2.1  需求评估  首先制定需求评估计划,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专家反复审核和预调查后制定调查问卷,在实施前随机调查了516名建筑工人,作为基线调查情况及确定本次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1.2.2  材料制作  根据健康教育材料制作程序,确定目标人群为建筑工人及其他打工人员,载体为扑克的内面,核心信息为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态度与行为、国家控制艾滋病及关爱病人的政策,核心信息的表达形式为图文并茂。核心信息的期望效果包括正确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了解国家防治艾滋病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立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行为等;扑克正面统一印制“关爱生命、预防艾滋”及长沙县VCT门诊咨询电话。

    1.2.3  材料使用  在发放“礼品扑克”之前,召开了长沙县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要求县建委、劳动局、卫生局、公安局密切配合,做好扑克的发放工作,保证分发到工人的手中。具体要求包括:(1)劳动局认真对所管辖的所有建筑工地进行摸底,掌握各建筑工地的工人数;(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建筑工地的人数在工人就餐前集中分发扑克;(3)县建委、公安局不定期对工地进行督查,禁止利用扑克进行赌博。

    1.2.4  效果评估  在分发礼品扑克活动结束1个月后,抽查了5个建筑工地401个建筑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过程和效果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人是否领到了扑克,是否在业余时间或活动时阅读了扑克牌上的相关知识,是否懂得扑克中传播的防治艾滋病信息,是否接受、记住所传播的防治艾滋病信息等。

    1.2.5  资料分析  定性资料采用描述分析,定量资料用Epi Data软件录入,用Epi Info软件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礼品扑克使用情况  根据摸底情况和经费额度,共印制礼品扑克2万付,发放给建筑工人1.86万付。抽查的5个建筑工地401个民工对礼品扑克使用情况, 100%的民工都认真看了扑克的内容,其中有61.8%(248/401)的民工已经使用。

    2.2  建筑工人对礼品扑克的评价  干预后调查的401人民工中,398人喜欢礼品扑克,占99.3%;388人喜欢或有些喜欢扑克中的图文,占96.8%;362人认为扑克的质量好,占90.3%;394人会或可能会让其他人看自己的礼品扑克,占98.3%;有398人认为从礼品扑克上了解到的内容对自己有帮助或有些帮助,占99.3%。

    2.3  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的变化情况  干预前调查民工516人,其中男502人(97.3%),女14人(2.7%)。干预后共调查民工401人,其中男388人(96.8%),女13人(3.2%)。

    2.3.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情况  干预前与干预后建筑工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保持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否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等问题的认识有较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表1  干预前后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 注:* P<0.01

    2.3.2  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变化情况  干预前后,建筑工人对待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个人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意愿有了明显提高(P<0.01)。大部分建筑工人认识到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能正确对待感染艾滋病的亲人或邻居、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详见表2。表2  干预前后民工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变化情况 注:*P<0.01

  3  讨论

    本次干预结果显示,在艾滋病流行地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建筑工地民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干预前,他们对艾滋病的印象是模糊的,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缺乏,但干预后,他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能以关爱、不存在恐惧感来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及感染者。主要的原因有:建筑工地流动人群的劳动强度较大,精神生活单调,又处在性活跃年龄,但缺少实现性满足的正当条件和可能[2],他们有可能发生高危性行为者较多;其次是来自工厂、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相对其他行业知识水平较低,但干预后提高得最多[3]。

    本次干预结果还显示,以扑克为载体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活动有效。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效果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传播的艾滋病防治信息是否被目标人群所接受、理解、记忆,是否能够影响接受人群的态度和行为;二是材料本身在种类、表现形式、感染力等方面是否受目标人群欢迎[4]。扑克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工具,很受大众喜欢,尤其是以礼品的形式赠送,都十分乐意接受;同时还是参与性的活动,扑克上的艾滋病相关信息在娱乐中不自觉地接受,避免了以宣传单、宣传小册等容易引起的枯燥,以致经过干预后,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尤其是对于本次干预的核心内容提高的幅度非常明显,反映了以礼品扑克作为传播材料对建筑工地民工进行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扑克为载体的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同时便于携带。本次由于经费问题,扑克的纸张质量一般,在今后的推广中,可以提高扑克的质量,尽可能保证重复使用的次数,以提高利用率。另外,由于可以利用扑克来进行赌博,所以,在发放扑克时,要强调扑克的娱乐性,严禁用于赌博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玥,李彦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政策与建议.中国性科学,2004,13(3):30-32.

2 刘琪,傅小鲁,贾勇,等.在成都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性病艾滋病流动宣传模式探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6:364-187.

3 李小宁,陈连生,陈潇潇,等.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50-653.

4 李雨波,胡俊峰,王新伦.我国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材料的制作、发放与使用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66-468.

(编辑:石 岚)


作者单位:410100 湖南长沙,长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梁国民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