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0期

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16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32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4天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康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方法 对32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和对照组(160例),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对康复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4天开始,按照早期康复流程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4周,每天1次,每次30min,其余时间由家属帮助训练,以NIHSS评分、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 结果 康复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早期康复对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运动

  随着脑卒中的诊断与抢救水平明显增高,其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对脑血管病除一般药物治疗外,实行早期康复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明显降低了病残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选择住院脑血管病患者共320例,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或脑出血,经CT或MRI检查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  制定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评定>8分,有肢体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康复组160例,其中脑梗死95例,脑出血65例,对照组160例,其中脑梗死98例,脑出血62例,全部病例年龄在36~80岁,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康复治疗,但轻型(FMA运动积分)96分及病情恶化,出现新梗死或出血,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者不入选。

    1.2  治疗方法  康复组在传统的脑卒中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各种康复治疗。急性期治疗规范按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提出的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训练以物理疗法(PT)和作业疗法(OT)为主,PT训练师经统一培训,治疗方法以Bobath方法和运动再学习方法为主,并配合使用本体功能促通法(PNF)、Brunnstrom等方法。按照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特点安排治疗和训练,并依据患者的实际功能状态进行调整,循序渐进。

    训练内容:卧床期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良知位,翻身,起坐练习,床上桥式动作,床上坐位,坐位平衡等练习,待患者能够维持床上坐起30min,无体位性低血压等不适症状,即可坐轮椅到训练室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有:主动-被动运动、站立及立位平衡训练,下肢负重训练及重心转移训练,步行练习及步态的纠正,踝关节背曲的诱发,前臂旋前、旋后,手指抓握等,教会家属一定的康复训练方法,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放映神经康复的光盘等,以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按传统脑卒中治疗,未进      行康复治疗。

    1.3  评定方法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开始前及治疗4周后各评定1次。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量表);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日常生活活动(ADL),采用Barthel指数。

    2  结果

    两组在开始治疗前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  康复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功能的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3。且康复组发生直立性低血压、肩手综合征、肩疼、肩关节半脱位等继发性损害的很少,只占12%,而对照组发生继发性损害的相对较多,约占2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FMA评分比较表3  两组患者BI指数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目的是减轻残疾程度,预防脑卒中后继发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所谓早期康复即是指发病后2周内开始的康复  [1]。因在卒中后一段时间内,脑组织的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可使患者的潜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尽早进行功能训练,目前认为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即可开始[2]。

    本组160例首次住院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介入,按照早期康复流程,采用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经过4周的基本康复训练取得显著疗效。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充分证明康复治疗行之有效。康复介入时间与疗效呈正相关,时机越早,疗效越佳。其恢复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脑的可塑性有关,即神经功能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研究表明功能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3],早期神经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是任何药物都无法代替的。

    本组分析发现,康复组患者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训练不仅是患者急性期促进运动恢复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恢复期需要继续坚持不懈的锻炼方法,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康复教育的指导,使脑卒中患者有一个良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定华. 脑血管病早期康复与流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4(12):715-716.

2 潘翠环,何镜清,蒲蜀湘,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404.

3 南登昆,缪鸿石. 康复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212.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安阳,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石香彩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