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1期

2006年通河社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通河社区居民的死因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通河社区居民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明显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逐渐下降,以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已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通河社区居民的死因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通河社区居民的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明显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逐渐下降,以脑血管、恶性肿瘤等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已居于主要位次。而且,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通河社区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由感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移,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显得迫切和重要。居民应加强预防和早期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肿瘤、糖尿病等疾病与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应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吸烟或被动吸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强化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以公共卫生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工作平台,医疗机构为依托,建立健全慢性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了解通河社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死因谱变化与疾病危害程度,为制订相关防病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死因资料来自宝山区疾病控制中心生命统计科2006年通河社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资料,进行死亡分析。

    1.2  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亡病例进行分类编码,录入电脑汇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口状况

    2.1.1  人口基本状况    通河社区2006年年末人口数为65216人,较去年净增长91人,增加了0.14%。全年平均人口数65171人,男性33981人,女性31190人。2006年末登记的外来流动人口为7170人,较去年增长2852人,相当于本地区人口的11.0%。

    2.1.2  人口自然变动    2006年通河社区报告出生304人,出生率为4.66‰,比去年下降了0.05‰。2006年死亡534人,死亡率为8.19‰,同比下降了0.44‰。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数425人,占总死亡人口的79.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3‰,呈现负增长。

    2.2  死因分析

    2.2.1  死亡数和死亡率    通河社区2006年平均人口数为65171人,居民死亡534人,其中男性死亡301人,占死亡总数的56.37%,女性死亡233人,占死亡总数的43.63%;居民粗死亡率为8.19‰,男性为8.86‰,女性为7.47‰,男性略高于女性。与去年同期比较减少了0.45个千分点。

    2.2.2  前八位死因    2006年通河社区前八位死因与2005年同期比较  见表1。 表1  通河社区2006年前8位死因与2005年同期比较由表1可见,通河社区前三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三者合计占总死亡人口的76.03%。男性和女性前三位主要死因与社区人口相同分别占男性死亡总数76.74%和女性死亡总数的75.11%。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寄生虫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2005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低于2005年;男女性肿瘤死亡率显著高于2005年,男性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女性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明显上升,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下降明显。

    2.2.3  前几种主要疾病死亡情况  见表2。表2  2006年通河社区前九种主要疾病死亡率与2005年同期比较2006年通河社区前九种主要疾病死亡率与2005年同期比较情况见表2,疾病死亡前五位的是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癌、其他疾病。其中肺癌的死亡率上升明显,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糖尿病的死亡率有所上升。男女性肺癌死亡率都有所上升。男性结肠、直肠和肛门癌死亡率上升最快,胃癌、冠心病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分别由不同幅度的升高。女性肝癌和肺癌的死亡率上升最快,胃癌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的死亡率稍有下降。

    2.2.4  死亡原因分析  (1)循环系统疾病中脑血管病、冠心病的死亡率达到了176.45/10万和98.20/10万,各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64.82%和32.66%,与2005年相比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死亡率稍有所下降,女性脑血管病和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下降。  (2)肿瘤死亡率为256.25/10万,其中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43.97/10万,前三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27%,11.95%,11.95%,三者合计占恶性肿瘤死亡的47.17%,占总死亡的14.04%。与2005年同期相比肺癌死亡率显著上升,主要是女性死亡率大幅上升,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和胃癌死亡率总体下降,男性稍有升高,肝癌死亡率总体下降,女性死亡率上升明显,男性略有下降。  (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1.38/10万,主要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了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95%,占总死亡的7.12%。  (4)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35.29/10万,都是糖尿病死亡,较2005年稍有提高。  (5)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死亡率33.76/10万,其中最主要是意外跌落,占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死亡的54.55%,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死亡合计占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死亡的86.36%。  (6)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27.62/10万,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病,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的66.67%。  (7)传染病死亡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死亡的74.36%,传染病死亡率19.95/10万,较2005年上升了160%,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2.2.5  婴儿及新生儿死亡    2006年本地和外地均无新生儿死亡病例。 

    3  讨论

    通河社区2006年居民死亡原因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针对我们社区的老龄化特点,对社区居民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的讲座,使社区居民掌握科学生活方式,摆脱不良生活方式和陋习,从自我预防做起,控制慢性病增长态势。

    4  对策

    针对社区居民的老龄化特点,应该积极开展社区慢性病知识预防讲座,针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使社区居民充分意识到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饮食做起,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同时,在病人就诊的时候,仔细询问病史,针对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家族史的病人要专册登记,纳入社区管理。在病人就诊时,可以采取候诊教育,利用录像的形式。以病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保健意识的目的。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保健的网络作用,加强对社区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控制和降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使社区居民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和发生率,提高肿瘤防治意识,加强人群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降低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居民的期望寿命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肿瘤、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在通河社区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显著,今后我们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建议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展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开展以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防治,实行分级防治策略,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作者单位:200431 上海,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 汤德珍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