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1期

孤残儿童的人性化养育对策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孤残儿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机构在新形式的驱动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仅仅是收养弃婴的孤儿院。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作为我国首都市属最大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单位,本着以儿童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实践着服务功能的转变......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孤残儿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机构在新形式的驱动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仅仅是收养弃婴的“孤儿院”。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作为我国首都市属最大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单位,本着“以儿童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实践着服务功能的转变。它的职能已由单一的“养护”转化为“养护、医疗、教育、康复、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为了使这些孤残儿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始终遵循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院宗旨,从日常基础护理、医疗、教育康复及心理疏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人性化的养育。

    1  基础护理、医疗

    1.1  为儿童构建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的设计要突出“儿童”这一特性,为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提供舒适的居住和游戏场所,设备和材料要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在儿童的居室内,以颜色艳丽的卡通、布艺、花藤、生态、风铃等进行布置,色彩缤纷,四季如春,使儿童在房间里就可感受到绿色的环境,开阔的视野,有一个温馨的家。居室外的环境幽雅,像一个美丽的公园,在室外还有一座供儿童游戏活动的场所,在各楼道、连廊的墙壁上喷绘有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猪八戒吃西瓜等不同经典故事的卡通图案,这些符合儿童的特点的设施建设能促进孤残儿童的身心发育,使儿童在开心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1.2  保持好个人卫生是基础护理的首要工作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是获得健康的重要保证。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儿童,由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帮助儿童取舒适的体位,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为保持儿童皮肤的清洁,每天给儿童洗澡,对长时间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鼓励有自理能力的儿童独立完成生活自理,包括洗漱、穿衣和吃饭等,让儿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3  为儿童提供合理的饮食和均衡的营养  充足与合理的饮食,是保证儿童健康的物质基础。设置专业人员,开展营养配餐,对不同年龄的儿童,不同种类的疾病,制定个案管理卡,建立营养不良儿童特种饮食食谱,在食谱制定订过程中,增加了花样品种、荤素搭配,调整营养供给量,使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得到平衡的营养支持。

    1.4  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完善儿童成长档案  对于孤残儿童来说,由于身患残疾并且体质比较弱,在    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根据病种的不同及时进行分类隔离,并密切控制其病情发展,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并定期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全面体检,以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情况。凡是入院的儿童都要建立儿童成长档案,包括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材料,档案中记录儿童在福利院中的生长发育、健康评估、医疗保健、康复等具有价值的文字、留真岁月生活照等情况,使入院儿童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记录。

    2  教育康复

    2.1  早期教育是确保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岁以前儿童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如错过了这个时期将使儿童的智力发育、心理发展和运动功能受到终生的影响。我院针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通过评估,了解儿童的发育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对发育在正常范围的儿童采取发育促进措施,对发育偏离正常的儿童采取干预手段。目前开展的早期教育方式:一是通过做婴儿操、竹竿操和抚触训练,增进与儿童触觉和情感的交流,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二是通过玩具和游戏的刺激,发展儿童嘴、手、眼的探索能力;三是通过和儿童说话、唱歌,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终身可持续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模拟教学为3~6岁儿童提供社会经验的积累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认知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学习等,认知的学习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儿童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社会经验的学习通过把儿童从机构中带入复杂的大社会中,走进超市、公园、邮局等,让儿童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增强儿童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性。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儿童在新奇、快乐的亲身体验中放松心情,形成快乐和健康的人格,使儿童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3  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融入社会的第一步  我院的孤残儿童成长到学龄时会与同龄的儿童一样到附近的学校就学,尽管之前有心理医生给他们做了心理指导,但他们在经历了最初的新奇与兴奋之后,绝大多数儿童会陷入沮丧和愤愤不平之中,因为他们与别的儿童有那么多的不同,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也是他们真正开始融入社会的第一步。针对儿童存在的各方面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我们还经常到学校去走访老师,及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并听取老师的意见,共同培养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热爱,把宣扬自爱、自尊、自立的书籍介绍给他们,让他们自己从中找到榜样的力量,确立自我价值,为今后迈向社会做好准备。

    2.4  为功能障碍儿童提供系统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各种功能障碍的儿童,通过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训练、引导式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康复医疗体系,由专业康复人员在儿童训练前进行各项功能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计划,确定康复对象的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社会适应行为等能力。由于孤残儿童运动康复的疗程较长,为确保儿童康复的连续性,对于孤残儿童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使其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目前,在所有的康复训练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引导式教育训练方法,引导式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康复训练,包括体能、智能、语言和日常生活的学习,以及建立正确的社交和沟通能力,使脑瘫儿童失效的功能重新生效。通过13年的实地训练,效果非常明显,作为全国康复技术培训基地,已经发展成为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比较成熟的模式,并将成为全国儿童福利事业的“窗口”,充分发挥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并向全国推广。 

    3  心理疏导

    对于长期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孤残儿童往往会出现性格孤僻、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亲情与家庭成长的氛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弥补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儿童情感发育室”的建立,旨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完善和发展孤残儿童的健全人格、保持稳定情绪,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是对院内不同类别儿童的情绪情感障碍进行心理疏导;二是对儿童的日常情感需求,如玩具、游戏等进行心理支持;三是对儿童提供及时的日常照料需求,如饥饿、哭声、动作等得到相应的满足或帮助。

    4  结论

    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我们工作人员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实践着服务功能的转变,在院内孤残儿童的照料上,贯彻养护、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多功能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给儿童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让儿童真正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得到全面的护理,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回归家庭和社会。 


作者单位:100085 北京,北京市儿童福利院

作者: 冯瑞莲, 郭 健, 芦亚娟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