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1期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健康教育随着整体护理工作日益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检验和评价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将病人教育内容贯穿了整个护理活动之中,为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和疾病的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临床我们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有效实施的几种方法总结如下。1健康教育的几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随着整体护理工作日益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检验和评价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将病人教育内容贯穿了整个护理活动之中,为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和疾病的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临床我们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有效实施的几种方法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

    1.1  加强临床护士的自身素质提高    加强业务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记重点,工作之余共同研究教育方案,把有关疾病的丛书和科普知识收集起来以便于随时翻阅查找。根据病种、病情、病人的接受能力,制订出不同的教育方案。

    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去体贴关心照顾病人,把他们当亲人一样对待,把心理学、艺术学融入护理工作全过程,使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有信任感。

    1.3  掌握语言艺术,注意沟通技巧

    1.3.1   多用通俗的语言       医学术语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比较生疏,而患者入院以后,都有急于了解自己病情的愿望,护理人员要学会在科学护理的基础上,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说明,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可采用比喻,并多用宽慰的语言,有的病人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可表现情绪固执,抑郁易冲动,好生气。我们护理人员要注意多帮助病人解除忧虑,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多与他们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当病人生气时,我们不能用生硬的语言对待他们的不满,应当理解他们,原谅他们并耐心地开导他们,用婉转的语言使之易于接受。

    1.3.2  多用礼貌的语言       由于疾病的折磨,使病人产生失落感、无用感,在与其交谈中应注意其称呼,不能随便使用床号、代号来代替称呼,要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恰当的称呼,同时在各种操作检查时,要用诱导式的口吻,不用生硬、命令的语言,使病人感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关心、体贴,有温暖的感觉。

    1.4  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健康教育

    1.4.1  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  (1)智力、听力、视力减退,思维学习能力减弱,针对这一特点,要求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要反复进行,利用一切在病人床边进行护理活动的机会,如扫床、测血压、静脉输液的时间对病人进行宣传教育,并且不断重复教育,以加深记忆。讲解内容宜少而精,要注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病人最熟悉的词语进行教育和解释问题,注意调整声调,显示内容的重要性,能促使病人倾听,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老      年病人,利用文字材料补充,给病人看与健康有关的健康教育书籍和标准教育计划。  (2)身体各系统功能下降,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往往情绪悲观,态度消极,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针对这一特点,护士应主动进行正确解释,帮助他们正视现实,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听音乐、娱乐活动,鼓励他们适当地阅读报刊,练习书画,保持机体一定的活动能力,改善和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解除自我封闭心理,并且创造机会让病人与其他同病种康复老年人见面,互相交流,使病人直观形象地看到了疾病是可以康复的,由此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针对这一特点,护士应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采用富有同情心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疏导、解释、安慰、暗示。在操作时,动作轻柔娴熟,对于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答,并对治疗、效果及转归、预后和保健做出必要的解答,清除病人的顾虑,赢得病人的信赖,使其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1.4.2   中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中年病人常出现多疑、回避心理,对疾病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迫切要求早检查、早治疗、早出院,担心病后造成家庭经济窘迫,为了不增加亲友的痛苦,隐瞒病情,回避现实,他们还对多种检查、治疗顾虑重重,怀疑是患了不治之症。护士应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尊重病人,细心倾听病人的陈述,征求他们的意见,告诉病人治疗和护理的进行情况以及应如何对待治疗和护理,介绍常见的防病知识,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1.4.3  青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青年病人对疾病的反应较为强烈,情绪不稳定,如患慢性病、意外事故或有可能致残的病人,悲观失望,有的拒绝治疗,拒绝别人照顾、同情。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多加鼓励,给予同情,循循善诱,耐心疏导,将疾病的有关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向病人介绍清楚,使病人配合治疗。

    1.4.4  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    婴幼儿因不懂事,情绪反应小,但懂得爱抚,且能做出相应反应。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一旦被送入医院看到医生、护士穿着白色工作服和病室陈设,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对检查和治疗多不合作。护士应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对婴儿护士可经常逗逗抱抱,调节婴幼儿的心理;对于4岁左右的儿童护士要多给予关心体贴,可利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分散其注意力;对学龄期儿童,护士应耐心安慰和体贴,取得病儿的信任,满足病儿受到重视的心理需要,对病儿应多鼓励多表扬;对年龄较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及心理变化,满足患儿的心理需要。病房的环境布置力求符合儿童化。工作人员服装也可因工作性质不同,颜色多样化,只有负责治疗的护士着白色工作服,戴操作帽,其他护士可着花色工作服,以便缓和病儿不安心理。

    2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护士的口才和工作能力,发挥了护士多元化角色作用,激发了护士学习热情,体现了护士自身价值。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了有关健康教育方法及不同病种学科知识,并具备了良好的沟通技巧。

    护士树立了整体护理观念,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使护理工作从质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改善了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增进了病人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尤其是通过有些专科疾病的指导和宣教,有效地为病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认真地为病人做好出院指导,使病人心里踏实,解决了后顾之忧,深受病人欢迎。

    健康教育是护士与患者间沟通的渠道,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健康教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病人不知道护士的姓名,认为护士只会打针、送药,有疑问找医生询问,根本不和护士交流,在开展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工作以来,护士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了解健康教育知识,使病人更加信任护士,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证实。

 


作者单位:133700 吉林敦化,敦化市医院

作者: 林静珍, 郑艳华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