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6卷第12期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428例临床观察及治疗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施行3384例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428例,发病率12%,其中初产者327例,经产(包含多产者)10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愈合时间最短7天,最长25天,平均16天。结论应尽量避免对切口愈合不利的因素,对发......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院施行3384例剖宫产术,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428例,发病率12%,其中初产者327例,经产(包含多产者)10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愈合时间最短7天,最长25天,平均16天。结果 通过对428例患者的临床病因观察,发现有400例患者在术前使用过地塞米松,发生率高达93.4%,贫血产后出血者189例,发生率44.1%,肥胖、腹壁水肿者127例,发生率29.6%,妊娠合并糖尿病者3例,发生率0.7%,因产程延长(头位难产)者268例,发生率62.6%,妊娠80例,发生率18.7%,胎膜早破者101例,发生率23.6%,428例患者中有310例是于夏季手术,发生率72.4%。结论 应尽量避免对切口愈合不利的因素,对发生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愈合不良

    随着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麻醉技术的日益完善,剖宫技术的不断提高,分娩过程的缩短,对产痛的恐惧等,使许多女性放弃了阴道分娩的权利,剖宫产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快速结束产程、抢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有效措施和常规手术,然而剖宫产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感染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3384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的428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的3384例剖宫产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428例,发病率为12%,其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30岁,初产者327例,经产者(包括多产)101例。

    1.2  病因及临床表现  见表1。 表1  病因及临床表现

    1.3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1.3.1  局部治疗  红外线局部照射,每次15~30min,每日1~2次,同时,局部给予胎盘组织液+庆大注射液纱布块湿敷。

    1.3.2  抗炎治疗  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常用三联疗法: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注射液。具体使用为应对母婴无明显霉副作用、效果肯定的原则,若青霉素类、头孢药物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

    1.3.3  中药治疗  给矛补血生肌汤。基本方剂: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陈皮、桃仁、红花、白及、白芷。兼有热象者加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兼有子宫收缩不良者加用益母草、仙鹤草;贫血重者加用阿胶、生地。

    1.4  愈合时间  最短7天,最长25天,平均16天,治愈率100%。

  2  讨论

    2.1  积极纠正患者一般状况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多为机会感染,从本文资料中显示的428例患者有400例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有报道,分娩前经母亲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致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地塞米松的长疗程、超生理剂量应用可使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减弱,由皮肤、黏膜等部位侵入的病原菌不能得到控制。

    对一些潜在的高危因素,如严重贫血、高龄初产、糖尿病、肥胖者、妊娠水肿、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多次阴道检查、肛诊等,当其经受手术打击时,往往容易诱发感染,故加强营养,及时发现和纠正贫血、糖尿病等内科疾患,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尤为重要。

    2.2  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缝合技术  手术时间长,一是操作过多,对机体损伤大,二是暴露时间长,病源入侵机会增加,故尽可能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剖宫产术中若发现患者腹腔有明显充血、积液(原发性腹膜炎),羊水污染严重者,一定要保护好切口,一旦污染,用生理盐水配以适量抗菌药物对切口进行彻底清洗。

    腹壁切口是剖宫产术后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近期很多作者对腹壁缝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连续缝合筋膜层及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的方法已被普遍采用,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探索已取得了缩短关腹时间,减少皮下异物刺激和硬结,伤口愈合好的成功经验[1]。过分强调闭合脂肪死腔以致闭合脂肪层会增加脂肪层的损伤、血肿形成、血运受阻,导致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

    2.3  正确合理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  做好手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切口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对术前多次的阴道检查、肛诊,产程延长者,明显增加了感染机会,故对试产病例,应严密观察产程,尽量在宫口扩张的活跃晚期内做出头盆关系的正确判定,不要等到第二产程延长方宣布试产失败[2]。对有胎膜早破者,多数学者认为预防性合理性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术后用药实际天数应根据产妇体温情况及可能引起感染因素的多少决定,一般不超过3~5天。

    手术后的良好护理同样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应严密观察产妇体温变化,腹部敷料有无渗血、切口有无红肿硬结、阴道有无异常出血、恶露有无异味等,对术后留置尿管达2天以上者,术后尿管和膀胱的护理很重要,以防逆行性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打击,体质许可者应协助产妇早下床活动,有利于恶露排出、胃肠蠕动及排尿功能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2.4  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药理  红外线的治疗作用基础为温热效应,使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时,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再辅以胎盘组织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营养,具有生肌、促进切口愈合作用。同时,红外线有利于对胎盘组织液的吸收,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加快切口愈合[3]。

    本病的病因病理与产后多虚多瘀有关,由于分娩时的产伤和出血,元气受损;产后恶露不下,瘀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养失调;另因产后失血伤气,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外之阳不固,以致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等,故辅以中药治疗,促进切口愈合不良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中人参、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白术、茯苓补脾益气,与黄芪合用,增强补气之功;当归养血,人参、黄芪、阿胶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蒲公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桃仁、红花有活血祛瘀之功效;白及、白芷具有收敛心血、消肿、排脓、生肌之功效;益母草、仙鹤草具有活血祛瘀、收敛止血、解毒、疗疮之功效。

    2.5  季节与切口感染  428例发病者有310例为夏季手术,气候炎热,汗腺分泌旺盛,故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减轻因环境因素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我们医务人员当前的神圣职责,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参考文献】
  1 张志凌,张怡.不缝合皮肤下脂肪的方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52.

2 王德智.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诊断与防治.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7):397.

3 熊晓英,刘娟,温燕逖,等.丽珠牌人胎盘组织液局部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5:22.


作者单位:435505 湖北黄梅,黄梅县新开医院

作者: 梅亚琴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