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1期

淄川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淄川区自2004年9月起开始在杨寨镇进行新农合试点工作,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区20处乡镇全部铺开,并成为山东省合作医疗试点县。淄川区总人口72万,其中农村人口50多万,山区、半山区占面积的2/3以上,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其合作医疗运行状况......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淄川区自2004年9月起开始在杨寨镇进行新农合试点工作,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全区20处乡镇全部铺开,并成为山东省合作医疗试点县。淄川区总人口72万,其中农村人口50多万,山区、半山区占面积的2/3以上,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其合作医疗运行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采取统计报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淄川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现状分析;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一般问题已基本解决。调查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应就诊而未就诊,29.6%该住院而未住院。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面总结以往合作医疗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了建立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全国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村群众需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于2003年在全国逐步展开了试点工作。淄川区自2004年9月起开始进行新农合试点工作, 2007年在全区20处乡镇全部铺开,2007年共有355376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8.98%,2007年1~11月全区共为参合农民补偿1627.89万元,自试点以来累计为参合农民补偿2632.08万元。

    1  淄川区新农合总体运行状况

    为了把新农合资金管好用好,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好处, 淄川区成立了淄川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定期检查、监督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建立监察、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各级补助资金落实、使用、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合理确定新农合定点卫生室,并对各乡镇新农合管理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使定点机构在位置、人员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更符合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保证了参合农民就近就医。努力降低药品价格,对新农合定点村级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药品经营企业定点采购。规定药品最高限价,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和价格合理。加强区、镇、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镇、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努力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疑难重病不出区"。

    通过四年的运行,淄川区新农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医疗服务、补偿报销和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基本上建立起符合实际、运行平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逐步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截至目前淄川区累计已有71余万人次参加新农合,受益群众达700多万人次。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筹资水平和保障能力低,筹资困难大  据调查显示,筹资水平低,导致保障能力的低下,低水平的保障又影响到农民的满意度和积极性[1]。部分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参与意愿不强,参合积极性有下降趋势。从目前情况看,第一年参加的乡镇参合率都比较高(2007年新加入的7处乡镇、办事处的平均参合率为93%),而2006年以前参加的乡镇参合率都出现下降的趋势(已经进行试点的乡镇2007年的平均参合率为85%)。

    2.2  药品价格不统一,部分药品价格偏高  乡镇与乡镇之间、卫生室与卫生院之间药品价格、收费标准不统一,特别是部分卫生室药品、医疗收费随意性强,收费标准偏高。

    2.3  医疗机构定点不规范  由于监督不到位,有的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药品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开大处方。

    2.4  资金运营不畅,基金管理还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一方面乡镇资金到位不及时,并有被挪用的迹象;一方面区财政资金实行由医疗机构先垫支,再申请拨付的制度,定点医疗机构垫支资金压力大。

    2.5  管理不科学,工作不到位  还没有真正建立安全有效的信息网络系统,住院报销程序相对繁杂,周期较长。部门协作差,审计监督力度不足。

    2.6  区、乡镇新农合经办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没有落实,工作经费不足,管理能力薄弱  乡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都设在卫生院,影响了对新农合管理的公平性。

    3  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试点经验不足,医疗市场混乱  淄川区的新农合试点今年刚刚铺开,经验不足,方案的制订还不够科学合理,运行时间又较短,参合农民的受益面仍然较窄,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仍然不高。淄川区农村的医药机构较多,乡村一体化管理名存实亡,医疗市场仍比较混乱。未纳入定点的诊所、药店冲击着新农合工作,存在不正当竞争和负面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

    3.2  农民医疗保健意识、互助共济意识淡漠  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的负面影响,以及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高,许多农民对合作医疗缺乏信任,也缺乏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的意识,只愿意将常年有病或是中老年人参加,而年轻人、健康人群不愿意参加。同时,参合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期望值和实际保障水平有差距,总是希望钱交得越少越好,最好不用交,门槛费越低越好,最好不设,报销比例越高越好,最好全报销。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是一种低水平、广覆盖的制度,对住院病人实行分段累计报销及最高封顶线限制,使部分群众始终不能满意。

    3.3  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  由于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较少,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同时,由于医疗水平、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也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

    3.4  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  部分乡镇的领导干部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理解不透,重视程度不高,管理粗放。部分基层干部只图完成任务,往往在面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时,只想尽快把钱收起来交差,敷衍了事,致使很多农民几年了还对合作医疗仍然停留在一知半解层面上,特别是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导致农民普遍觉得报销手续十分繁琐,有的农民原本自认为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用得不到补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有些乡镇公示制度落实不到位,农民群众监督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检查监督力度、频率不足,造成资金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3.5  宣传力度不到位,难以形成社会合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政策知识远远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没有形成浓厚的参合氛围。宣传发动工作不深入、不广泛、农民知晓程度低。各级单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新闻媒介的作用,进而也就没有合理有效地利用广大新闻媒介向大众传播新农合政策知识,新农合进展、筹资、报销等信息进行公示,宣传新农合受益典型,扩大新农合影响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参合的积极性。

    4  对策分析

    因病而贫,贫病交加,是农民绕不开的怪圈,合作医疗在我国已有50年的历史[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我国正在探索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仅在政策上重视、支持,还给予了相当比例的经济支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和经济保障[3],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从目前运行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总体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但是对这一工作是否能长期坚持,不少人心怀疑虑。如何让这艘承载着农民群众厚望的大船顺利远航,让社会保障更为完善,是试点工作的重点。

    4.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重视程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卫生部门集中精力,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培育和引导农民增强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逐步实现农民自觉自愿地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好愿望,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4.2  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区、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将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管理,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在乡镇政府设立新农合办公室,由分管乡镇长任主任,财政所长、卫生院长任副主任,工作人员从镇政府或卫生院抽调,具体负责新农合管理工作。

    4.3  尽快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化管理  据统计,每名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要管理5.4万名参合农民,人力不足,导致管理人员主要开展单据审核报销和数据录入,其他工作难以开展[4]。面对庞大的参合群体,靠几个人手工登记农民收支账本、汇总数据是很难保证资料的准确、规范,也难以提供取信于民的透明、畅通的信息渠道。所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的必由之路。实行信息化、网络化,既可以增强资金运作的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又可以实现区内诊疗全部实行即时报销。

    4.4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淄川区的实际,不断修改完善管理办法,使补偿比例更加合理。扩大报销范围,调动农民参加积极性。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参保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资金拨付要实行预拨制度,以更好地缩短报销流程,减少定点医疗机构的压力。

    4.5  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模式,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调整优化农村卫生资源,加快服务模式改革。增加农村卫生投入,逐步配套必要的医疗卫生设备,缩小地区差距,保障参合农民都能较公平地享受到新政策利益。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强化现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区、镇、村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不断提高镇、村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村民能在镇、村就诊医治,既降低了医疗成本,又能保证村民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药价,更大限度地让利于农民。

    4.6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发挥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与纪检、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各级补助资金到位、使用情况、运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定期通报情况,研究制订改进措施,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

    4.7  扩大新闻宣传  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解释参合的办法,参加后的权利和义务,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使用和报销等实际问题[5],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宣传所具有的扶优抑劣的导向作用。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普及新农合相关政策知识。通过新闻报道,既可使社会各界了解参合的好处,又能提高群众的自愿参合的积极性,通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和公告,向全社会充分展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工作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高利平.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研究.人口学刊,2006,(1).

2 陈家应,张硕,于军.14个项目县农村合作医疗历史回顾与现状评价.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6,16(12):64-67.

3 毛正中.新型合作医疗的特征及其涵义.卫生经济研究,2003,(8):8-9.

4 丁珠林.新农合:五方面尚需完善.中国卫生,2006,(11):44-45.

5 董永安.新农合:政府主导是关键.中国卫生,2007,(8):82-83.


作者单位:255100 山东淄博,淄博市淄川区爱卫会办公室

作者: 胡月娥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