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1期

自拟十味偏头康治疗高原顽固性偏头痛56例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偏头痛在高原上,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在高原生活数年,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近年来,笔者从治肝入手,以自拟十味偏头康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在高原生活数年,男21例,女3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偏头痛


    在高原上,顽固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以在高原生活数年,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近年来,笔者从治肝入手,以自拟十味偏头康治疗本病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在高原生活数年,男21例,女35例;年龄43~69岁,其中40~65岁31例;病程2~28年。

    1.2  诊断标准  (1)本组病例在冬季或劳累后发作或加重。(2)本组病例均以反复发作性单侧或双侧头痛为主症,呈周期性或无规律性发作,头痛发作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可伴有眼花、疲乏、面色改变、多汗、肢体麻木及性欲改变。间隙期一切正常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3)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至少有5次发作,疼痛大多限于一侧颞额及眼眶等区域,有时可出现剧痛、刺痛、钝痛或跳痛,持续时间短暂,有间隙期。每次持续时间由数十分钟至数日不等,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4)部分病例有家族遗传史。(5)全部病例均常规做脑电图、脑血流图、头颅片、颈椎片及少数病例行头颅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排除了其他原因所致头痛。(6)所有病例在接受本方治疗前均有过中药西药还配合针灸、气功、局部封闭等疗法,效果不显或暂时有而反复发作者。

    1.3  治疗方法  十味偏头康:珍珠母60g,石决明30g, 川芎30g,白芍30g,天麻20g,丹参30g,柴胡12g,全蝎6g,蜈蚣4条,甘草10g。加减:兼风寒者加白芷、防风各15g,兼风热者加菊花、蔓荆子各12g,肝火旺加黄芩、龙胆草各10g,恶心、呕吐加法半夏、竹茹各15g,阴液亏损加石斛、麦冬各15g;气虚加太子参、黄精各15g。清水煎,珍珠母、石决明先煎1h,天麻另蒸兑服,全蜴、蜈蚣研粉冲服,头煎加水500ml取汁150ml,二煎加水400ml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两次服,轻者每天1剂,重者每天2剂,3天为1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或头痛偶有轻微发作;有效: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头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经服药2个疗程后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56例中显效38例,占67.86%;效15例,占26.79%;无效3例,占5.36%;总有效率94.64%。全部病例均随访观察半年以上,最长1例随访达7年。远期疗效为:显效30例,占53.57%;有效18例,占32.14%;无效8例,占14.29%;总有效率85.71%。

    3  体会

    高原顽固性偏头痛是一种高原特有的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中医之偏头风。在高原冬季或劳累后都加重大脑缺氧。缺氧条件下机体代偿性的增加血液总量和粘稠度以缓解组织对氧的需求量,而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在中医理论辨证为气滞血瘀的症状,故笔者运用中医理论巧妙地将这一病变从肝论治。肝为风木之脏,主藏血,喜条达。《临证指南》医案云“头风一症,有偏正之分,偏者主孚少阳,而风淫火郁为多”。《症因脉治》也指出“肝胆火郁,皆能上冲头角而成内伤头痛之症也”。这就明白地阐释了肝胆两经病变是引发偏头痛的主要成因。盖厥阴肝脉会于颠,少阳胆经络于头角,肝乃风木之脏,胆主春升之气,肝气易动,胆火易升,风火相煽,火性炎上,上攻于头,从而引起偏头痛的发生。又因偏头痛经久不愈,病程绵长,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的特点,按照初病在气、久病入血、久痛多瘀、久病入络的观点,因此偏头痛多有经脉瘀滞、络道闭塞的病机演变。故笔者认为,偏头痛最基本的病机是肝胆风火上逆,脑络血瘀闭阻,在治疗上,当以平肝降逆清火、化瘀通络开痹为要。

    十味偏头康是基于上述认识而拟制的经验效方。方中珍珠母、石决明咸寒清热,平肝潜阳,降火熄风,镇静止痛,对肝胆气火上逆之头痛用之甚效。川芎活血搜风,开郁止痛,王好右赞其有“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肝虚”、本品上行头目为治头痛的要药。丹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通络止痛,为治疗头痛不可多得之品。白芍柔肝育阴,养血缓痛,《名医别录》谓其有“通顺血脉”之功,偏头痛属血管性头痛,用之甚为适宜。天麻舒经活络解痉,尤善治头风头痛,故张元素称其“治风虚眩晕头痛”兼有通血脉之效。全蝎、蜈蚣皆血肉有情之品,二者尤善搜风定痛,开瘀通络,对顽固性头痛功效卓越。柴胡疏理肝胆气机,引药入肝胆二经,载药上行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与白芍相配,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效。综观全放,合奏平肝清降,育阴潜阳,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之功。对顽固性难治性的偏头痛可自消除。

    本方对顽固性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验,经得起实践的重复,尤对使用麦角胺类制剂有禁忌的患者更为适用。

【参考文献】
  1 邓治文.天麻注射液的初步药理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3):34.

2 赵翕平.天麻治疗血管性头痛及其脑血管的作用.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4(1):26.

3 刘崇铭.东亚钳蝎毒及其成分抗癫痫肽的抗癫痫作用.沈阳药学院院报,1989,6(2):95.


作者单位:850000 西藏拉萨,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作者: 陈良, 张耀仓, 谢海东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