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5期

抢救膈肌破裂15例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抢救膈肌破裂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15例,其中治愈12例,死亡3例。现就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谈谈笔者的体会。开放性损伤6例(刀刺伤5例,枪击伤1例),闭合性损伤9例(车撞伤7例,坠落伤2例)。2治疗与结果15例均施行手术,其中剖胸探查5例,剖腹探查1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抢救 膈肌破裂

    我院2001~2006年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15例,其中治愈12例,死亡3例。现就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及治疗谈谈笔者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0岁,20岁~30岁者最多,共10例,占67%;开放性损伤6例(刀刺伤5例,枪击伤1例),闭合性损伤9例(车撞伤7例,坠落伤2例)。

    1.2  治疗与结果  15例均施行手术,其中剖胸探查5例,剖腹探查10例。15例中损伤左膈肌13例,右膈肌2例,合并血气胸13例,脾破裂9例,肝裂伤2例,胃裂伤2例,颅脑损伤2例,肺裂伤2例,肾裂伤1例,骨盆骨折1例,15例均为损伤2处以上的复合伤,并发膈疝2例。治愈12例,死亡3例(均为严重多脏器损伤)。

    2  讨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多由间接损伤引起,如车祸、坠落伤等,而直接损伤多为刀刺伤。膈肌破裂以左侧多见,这是因为肝及右肾对右半膈肌有一定的缓冲及保护作用,解剖上左半膈肌比右半膈肌薄弱,加之多数人喜欢用右手持刀,故左侧损伤多见。我院15例中,左侧13例,占87%。

    由于膈肌破裂常伴复杂的合并伤,故死亡率较高。据报告为18%~34%,我院15例中死亡3例,占20%。

    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遇以下情况应想到此病的可能:(1)下胸部、上腹部及腰背部的贯穿伤;(2)伤后出现肠梗阻症状而腹部平软;(3)胸腹外伤后出现血气胸,而胸穿阴性;(5)一侧胸部隆起,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以听到肠鸣音。除此之外,X线检查对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除可诊断气胸、血胸、纵隔移位及气肿、肺萎陷等情况外,还可观察是否有膈下游离气体,病情允许尽可能半卧或直立位,以便对膈下游离气体及进入胸腔的胃肠容 易观察。但有时会将疝入胸腔的胃肠误诊为血气胸,需引起注意。我院曾遇到1例此类病例。患者入院时病情较重,平卧位照片报告“左侧血气胸”,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第七肋间未引流出血液,上至五肋间引流出血液约50ml。术后第4天立位照片复查报告“膈疝”,即剖胸探查,术中见查空肠、大网膜及脾上极疝入胸腔,膈肌裂口约10cm,手术处理后痊愈出院。所以X线检查尽量立位,必要时可放置胃管注入钡剂进行检查,以减少漏诊或误诊。

    膈肌破裂无论其大小,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手术切口的选择目前仍有争议,笔者认为手术切口的选择应视伤情而定,一般认为,如膈肌破裂早期,并怀疑有腹内脏器破裂时,以用经腹切口为宜;对于伤后时间较久,或伤后确诊早而又不怀疑有腹内脏器损伤时,以经胸切口为宜;对同时需要处理胸及腹腔手术者,可分别做胸、腹部切口,尽量避免用胸腹联合切口,因胸腹联合切口切断肋弓,减低了胸廓的稳定性,影响患者的呼吸,同时由于腹腔污染可导致肋软骨炎等并发症。

    手术时机的把握也非常重要,该手术时要当机立断,不要等血压上升,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本组1例患者,男,23例,因左下胸刺伤并气促30min入院,入院检查:P 140次/min,R 32次/min,BP 6.2/1.6kPa,立即抗休克、输血液、止血等处理,2h后血压降至零,开胸心脏挤压处理,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左胸廓内动脉及肋间动脉断裂,膈肌破裂,脾破裂。另一男性患者,25岁,同样是左下胸刺伤伴气促30min入院,检查P 134次/min,R 30次/min,BP 6.4/2.2kPa,边抗休克边开胸探查,发现左肋间动脉断裂,左下肺有一约3cm裂口,膈肌有一约3cm裂口,脾膈面有一约2cm裂口,结扎肋间动脉,修补脾肺裂伤,缝合膈肌,安放闭式引流,术后恢复顺利出院。盖因膈肌上下,五脏及大动静脉之重域,一旦受伤,果断把握手术时机,务必分秒必争,“澄源塞流”,修复损脏。严密配合内科抗休克处理的整体急症抢救方案,乃是成败之关键。


作者单位:271601 山东肥城,肥城市老城镇中心医院

作者: 王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