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8年第7卷第6期

东莞市HIV/AIDS感染者生活现况及需求调查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我市历年发现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生存环境、身体状况和需求情况,为制定适合东莞市艾滋病实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调查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我市2007年前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1503例HIV/AIDS者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我市历年发现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生存环境、身体状况和需求情况,为制定适合东莞市艾滋病实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调查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我市2007年前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进行追踪调查。结果 1503例HIV/AIDS者中,流动人群占92.75%,经注射吸毒感染占66.10%。本次调查,共随访到生活在东莞的HIV/AIDS 161例,在访率为11.37%,本地户籍在访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χ2=205,P<0.001)。失访人员中,注射吸毒感染者失访率最高,占其应访人数的92.93%。失访原因:本地户籍以因吸毒长期离家不归为主,占91.17%;流动人群以随访时已离开发现时住址下落不明为主,占88.21%。提出有需求要求的人以流动人群为主,占90.90%,其中非本地户籍HIV感染中,提出希望在东莞得到免费抗病毒治疗需求的最多,占有需求者的93.33%。 结论 应尽快建立并完善一套适合流动人口集中城市的HIV/AIDS管理机制,使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能真正惠顾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HIV/AIDS。

【关键词】  HIV/AIDS 生存现状 需求


    Investigation on living conditions and assistances of HIV/AIDS patients in Dongguan City

    WANG Xiao-xia, ZHANG Meng, CHEN Bo-fen, et al.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523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assistances of HIV positive and AIDS patients in Dongguan by follow-up visit and then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onstituting Four Free and One Care Policy. Methods  Uniformed questionnaires was used to gather useful information through face-to-face or phone interviews with HIV/AIDS patients that were diagnosed before 2007 in Dongguan. Results  In all 1503 HIV/AIDS patients, 92.75% were floating people, 66.10% were injection drug users. In this investigation, 161 HIV/AIDS patients lived in Dongguan were visited and the visiting rate was 11.37%. And also, the visiting rate of local peopl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floating people (χ2=205, P<0.05). In non-visited patients, most of them were injection drug users. The reason for non-visited was: 91.17% drug addicts left their homes long time ago; among floating people, the most was those who left former address when visited, whereabouts was unknown, accounting for 88.21%. Those who had assistance most were withi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floating people who infected HIV, the most was those who wanted to get antivirus therapy for free in Dongguan, accounting for 93.33%. Conclusion   A series of HIV/AIDS medical programs which fits for city centralized floating peopl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to put Four Free and One Care Policy into practice.

    【Key words】  HIV/AIDS; living condition; assistance

    东莞市自1991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例,截至2007年12月,已累计报告HIV感染者1503例,其中流动人口1394例,占92.75%。由于其流动性大,掌握我市实际的艾滋病疫情及其在我市的生存状况,一直是我市艾滋病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市现存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实际疫情,为制定一套适合我市艾滋病实情的HIV/AIDS管理机制及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措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于2008年1~5月对我市2007年前发现的1503例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现在的生存环境、身体状况、需求情况等进行了追踪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市各级HIV哨点监测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HIV常规监测所报告的发现时居住在本市范围内的所有HIV抗体阳性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以面对面调查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HIV抗体阳性者进行调查。由经过集中培训的各镇区卫生专业人员作调查员,调查中使用统一的调查语,在知情同意和保密的情况下进行随访问询,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在调查时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和需求情况,同时为其提供定期的自愿免费CD4检测和密切接触者HIV抗体初筛和确证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资料输入EPIDATA310。采用STATA8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追踪随访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底,东莞市全市共检测到HIV抗体阳性者1503例。1991~1994年5例,1995~2000年46例,2001~2007年1452例。通过本次调查,共确认诊断AIDS 105例(本地户籍12例,流动人口93例)。确认死亡87例(本地户籍27例,外来流动人口60例)。性别分布:男1192例(本地户籍89例,流动人口1103例);女311例(本地户籍22例,流动人口289例),男女比例为3.8:1(本地户籍为4.05:1,流动人口为3.82:1)。年龄分布:年龄最大80岁,最小2天,平均年龄30.14岁,以20~29岁年龄组764例(50.83%)为主,其次是30~39岁年龄组530例(35.26%), 40~49岁年龄组96例(6.38%), 20岁以下年龄组67例(4.46%),50岁及以上年龄组46例(3.06%)。地区分布:本市户籍111例(7.39%),省内流动人口165例(10.98%),省外流动人口1204例(80.11%),港澳台及外籍人员23例(1.53%),全市32个镇(区)均有病例发现。发现途径分布:主动监测发现690例(戒毒所监测发现477例,监狱、收教所和看守所监测发现186例,血站监测发现27例),占45.91%;免费咨询检测门诊发现20例,占1.33%;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被动检测发现793例,占52.76%。感染途径分布:1503例HIV抗体阳性者中,经静脉吸毒感染811例(本地户籍57例,流动人口754例),已确认死亡33例(本地户籍16例,流动人口17例);经性接触感染292例(本地户籍48例,流动人口244例),已死亡29例(本地户籍8例,流动人口21例);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92例(全为流动人口),已死亡6例;经母婴途径感染32例(包括18个月以下抗体阳性,未得到最后确认者)(本地户籍3例,流动人口29例),已死亡3例;感染途径不详276例(本地户籍3例,流动人口273例),已死亡16例(本地户籍3例,流动人口13例)。

    2.2  在访人员情况

    2.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随访到随访时生活在东莞的HIV抗体阳性者161例,占应访人数的11.37%。性别分布: 男117例(72.67%),女44例(27.33%)。婚姻分布:未婚姻53例(32.92%),已婚姻103例(63.98%),离异5例(3.11%)。年龄分布:19岁以下4例(2.48%),20~39岁114例(70.81%),40岁以上43例(26.71%)。传播途径分布:经性途径感染88例(54.66%),占应访人数的33.85%,其中本地户籍37例,占应访人数的92.5%,外地户籍51例,占应访人数的23.18%;注射吸毒感染55例(34.16%),占应访人数的7.07%,其中本地户籍10例,占应访人数的24.39%,外地户籍45例,占应访人数的6.11%;血途径感染6例(3.73%),占应访人数6.98%,全为外地户籍;可疑母婴途径感染3例(1.87%),占应访人数的11.54%,全为本地户籍。户籍分布:本地户籍50例(31.06%),占应访人数的59.52%,流动人口111例(68.94%),占应访人数的8.33%,本地户籍在访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χ2=205,P<0.001)。

    2.2.2  生活现状及需求情况  访到的50例本地户籍在访者,主要靠个体经营、村里分红及房屋出租生活,生活环境较好。需求方面:3人提出希望帮助解决工作,占6%;5人提出希望得到钱或物方面的帮助,占10%;2人提出希望了解更多的艾滋病知识,占4%。访到的111例流动人口在访者中,有44人生活在监狱和看守所内,为被羁押人员,这部分人员在需求方面未提出要求。其余67人,除5人为个体经营者、1人为教师,生活状况尚可外,其余人员中,21人无业,40人以打工为生,生活状况较差。需求方面:提出希望得到钱或物方面帮助的25人,占37.31%; 提出希望帮助解决工作的10人,占14.93%;希望发病后能在东莞得到免费治疗的28人,占41.79%;希望子女能在东莞得到免费读书的10人,占14.93%;希望了解更多的艾滋病知识的10人,占14.93%;18人明确表示,近期或发病后将回老家,占26.87%;9人表示将离开东莞去其他地方,占13.43%;28人表示将会留在东莞生活,占41.79%。

    2.2.3  治疗及CD4检测情况  161例在访人员中,确认正在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有16例,其中2例为本地户籍,1例在本市定点收治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1例在香港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14例为流动人群,9例在东莞监狱中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5例由老家定点治疗部门发药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对本次在访人员中的103例进行了CD4检测,检测结果: CD4细胞﹤350个的有73例,其中CD4细胞﹤200个的有38例。

    2.3  失访人员情况

    2.3.1  基本情况  本次随访调查中,除已死亡人员外,有1255例(88.63%)HIV抗体阳性者失访,占应访人数的88.63%。本地户籍失访34例(2.71%),占本地应访人数的40.48%,其中,注射吸毒感染者失访31例,占本地应访注射吸毒感染者的91.18%;性途径感染者失访3例,占本地应访性途径感染者的8.82%。流动人群失访1221例(97.29%),占流动人口应访人数的91.67%,其中,注射吸毒感染者692例(51.52%),占流动人口应访注射吸毒感染者的93.89%;性途径感染者169例(13.84%),占流动人口应访性途径感染者的76.82 %;不详254例(20.80%)。18个月以下HIV抗体阳性者26例,占2.13%。

    2.3.2  失访原因  失访的34例本地户籍HIV抗体阳性者中,31例因吸毒长期离家在外,无人知其下落而导致失访,1例因出国在外而失访,2例因在外地劳教而失访。失访的1221例流动人群HIV抗体阳性者中,有672例为哨点监测在戒毒所、看守所和监狱内发现,除44例还在东莞本地监狱和看守所内被羁押外,其余628例均因出所后下落不明而失访;另有90例确认已回老家而失访,其余449例均为发现时留下的住址为出租屋或打工的工厂名,随访时已离开,部分留有手机号码的均因号码已变为空号或号码已停用,而导致失访。

    3  讨论

    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艾滋病的流行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而且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自2000 年以来,亚洲成为艾滋病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2] 。据专家估计,如果不迅速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到2010 年,我国HIV 感染人数将超过1000 万[3] 。东莞市自1991年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逐年增多,进入快速增长期, 感染者以注射吸毒和流动人口为主。

    东莞市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流物流和经贸往来频繁,是一个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由于其产业结构的原因,本市的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其正处于性活跃期,且大部分来自农村,受教育水平低,缺乏必要的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知识,加上其所从事的工作多是高强度、低收入,生活枯燥单调,极易导致高危行为的发生或从事高危职业,是我市HIV感染的主要人群(92.61%)。本次调查外来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失访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的HIV感染者(χ2=205,P<0.001),也高于重庆市[4]。造成其失访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流动人口工作单位和居住点多不固定,导致其检查出登记的住址到随访时查无此人。二是,虽然国家对HIV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有“四免一关怀”的政策,我中心也为所有需要进行HIV抗体检测者提供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并为所有在我市的HIV抗体初筛阳性者提供免费HIV抗体的确证检测和免费的定期CD4细胞检测,但是,免费抗病毒治疗只限于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中的HIV/AIDS感染者在本市也不能得到免费抗病毒治疗,也很难因生活困难而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补助,子女也很难享受到免费教育,这也就导致了流动人群中的HIV/AIDS感染者不愿主动与防疫部门保持联系,从而导致失访。三是,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各类人群中均开展了大量的艾滋病宣传和干预活动,但社会上许多人,包括一些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恐惧仍然存在,因艾滋病而失去工作或被迫离开居住地的事仍有发生。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多数流动人群被告之感染HIV后,会很害怕,会很快换掉留在医务人员调查时留下的电话号码,乃至工作单位和租住的房屋,而导致失访。

    本次在访人员CD4检测显示,感染者健康状况正在恶化, 70.87%的人CD4<350个,达到治疗标准,其中大量的流动人口HIV感染者将面临两难的局面。一方面,部分流动人群全家已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如果因发病后能得到免费抗病毒治疗而回户籍地的话,生存和生活都有可能面临困难,为此,其中的部分人会选择继续留在东莞,但发病后所面临的巨额治疗费用,将大大超出大多数靠打工维持生计生存环境本来就不好的流动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使其本来就不好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差。如能将HIV/AIDS感染者只能在户籍地进行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得到帮扶的政策改为在常住地进行,或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实行转诊治制度,使艾滋病人可在常住的城市得到继续免费治疗,经费和药物由国家统一调配,使HIV感染者、病人在生活和医疗上能得到基本保障,从而真正解决其实际困难,提高其生存质量,使其能真正享受到国家“四免费一关怀”政策的措施之一。

    我国于1989年首次报告HIV在吸毒人群中出现流行,一直以来注射吸毒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报告人数的68%[5]。我市历年发现的HIV感染者中,经注射吸毒感染的HIV占66.10%(除去传播途径不详者)。本次调查中,因注射吸毒感染HIV者,不论户籍,其失访率均远高于其他途径感染者(χ2=38.56和54.74,P<0.001)。失访原因,主要是因吸毒,吸毒者往往给社会、邻居和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伤害,而成为被社会和家庭抛弃者,常使其有家不能归,或有家不愿归,加之吸毒使其主动求医和自我保护意识均较一般的HIV感染差,而吸毒又使其对社会的危害和艾滋病的传播远大于其他HIV感染者,能让他们主动接受防疫部门的管理,是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而让吸毒主动接受管理的最好方式,应是加强美沙酮门诊建设,使每一个感染了HIV的吸毒者都能到美沙酮门诊进行治疗,使其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提高其生存质量,也能接受到监管和干预,减少其传播艾滋病的危害性。因此,进一步增加我市美沙酮门诊的数量和加强美沙酮门诊建设也应作为我市防止艾滋病传播和落实国家“四免费一关怀”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管建粉,王德斌,苏斌,等. HIV 感染者相关知识与行为及生活现状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59-262.

2 曹韵贞. 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前景.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 (1) :1 - 4.

3 刘德纯. 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与严重危害 . 淮海医药,2003,21(1) :84-86.

4 郭晓嘉.重庆市2002年底以前发现的HIV/AIDS患者及配偶现况.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2):161-162.

5 张敏英,吴尊友.中国女性吸毒者的吸毒、性行为特征及感染性病/艾滋病情况.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12(8):368-370.

(编辑:邓 锋)


作者单位:523006 广东东莞,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王晓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