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9年第8卷第12期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关键词】下背部皮下滑囊炎MRI诊断临床意义下背部皮下滑囊炎是软组织性下背部疼痛的原因之一,在腰(骶)椎MRI检查中较为常见。迄今,临床相关文献论述不足,影像学专题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42例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临床和MRI资料,旨在探讨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下背部 皮下滑囊炎 MRI诊断 临床意义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是软组织性下背部疼痛的原因之一,在腰(骶)椎MRI检查中较为常见。迄今,临床相关文献论述不足,影像学专题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42例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临床和MRI资料,旨在探讨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24~80岁,平均51岁;病程1周~3年,平均5个月。37例伴腰(骶)椎其他相关结构病变,其中退行性骨关节病20例,外伤性病变7例,脊椎陈旧骨折并退行性变6例,脊椎结核、化脓性脊椎炎、脊椎转移瘤、骶椎腰化各1例。5例为单纯性下背部皮下滑囊炎,其中有频繁或长期弯腰工作史4例,下背部多次按摩史1例。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背部正中区域酸痛、压痛,弯腰时加重,19例局部隆起并触及囊性肿物。

  1.2 检查方法 采用安科OpenMark Ⅲ 0.3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仪,体部正交线圈。常规行矢状位FSE T1WI(TR 665ms,TE 22ms)、FSE T2WI(TR 5000ms,TE 105ms),横轴位FSE T2WI(TR 5000ms,TE 105ms)。层厚5mm,层间距1mm,FOV 35cm×35cm,激励次数2~4次,矩阵180×(256~512)。

  2 结果

  2.1 MRI表现 42例病变位于腰段(25例)、腰骶段(12例)或骶段(5例)背侧中部浅筋膜深层,皮肤与腰椎棘上韧带和(或)腰背筋膜后层之间。矢状位和横轴位表现为条带状、长梭形或分房状囊性病变,边缘清楚或稍模糊,囊壁薄而不易辨认(图1~4)。范围(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为(0.3~2.6)cm×(0.8~10.6)cm×(2.0~20.4)cm,呈对称性或不对称性自中线向两侧扩展,5例向上延伸达胸12水平,2例向下延伸达骶5水平。39例病变T1WI 呈低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图1~3);3例滑囊内为血性积液,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4)。37例伴腰(骶)椎其他相关结构病变,包括退变、外伤、结核、炎症、肿瘤、畸形等,MRI上均有相应表现;5例为单纯性下背部皮下滑囊炎,腰(骶)椎未见明确基础病变。

  图1 矢状位T2WI示骶背部皮下滑囊炎呈条带状图2 矢状位T2WI示腰背部皮下滑囊炎呈长梭形 图3 矢状位T2WI示腰骶背部皮下滑囊炎呈分房状

  图4 矢状位T1WI示腰背部皮下滑囊炎呈条带状等高信号2.2 临床结果 42例中,MRI检查前临床提示下背部皮下滑囊炎2例,临床初诊时漏诊或误诊40例。34例行穿刺抽液治疗,其中31例囊内抽出淡黄色较粘稠滑液,3例囊内抽出血性积液;8例行滑囊切除术,术中所见类同髌前滑囊炎,将囊壁大部或完整切除。

  3 讨论

  3.1 命名 适应脊柱生理或病理需要,其背部皮下组织深层可继发形成滑囊结构,以腰骶部最为常见[1~6]。该滑囊国内名称较多,有棘突滑囊、棘上滑囊、棘上韧带滑囊、棘上韧带后滑囊、棘突皮下滑囊和脊柱后突畸形处皮下滑囊等[2~5]。考虑到骶椎棘突退化融合成骶正中嵴、下腰段缺乏棘上韧带、骶椎没有棘上韧带,本文定义为下背部皮下滑囊炎,亦可称为腰(骶)背部皮下滑囊炎[6]。

  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腰骶部负重载荷和活动范围大,先天变异和发育缺陷发生率高,容易出现退行性改变,受到损伤的机会多,故急性和慢性损伤是下背部皮下滑囊炎的主要原因[1~6]。分析多种机制可引起下背部皮下滑囊炎:(1)外伤、手术等致滑囊结构急性损伤,囊壁充血、水肿、渗出、过度分泌,使囊腔充盈扩大;(2)长期弯腰工作、腰背屈伸活动过多、下背部软组织薄弱、腰椎后突畸形、腰椎失稳等情况下,滑囊结构受到来自腰椎棘突、骶正中嵴、腰椎棘上韧带、竖脊肌(腱)和腰背筋膜后层的异常磨损、挤压和牵拉,滑膜增生、肥厚、充血、水肿、分泌增多或渗出,使滑囊积液膨胀;(3)局部反复多次按摩、针刺或异物存留等也可直接刺激滑囊结构而发生炎性反应,致使囊腔液体聚集;(4)滑膜内皮细胞随着年龄增大而发生绒毛增殖,引起滑液过度分泌,导致滑囊积液膨大。

  3.3 临床特点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主要见于成人,以中老年居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病程从数天至数年不等[6]。主要表现为下背部正中区域酸痛、压痛,弯腰时加重,病变较大时出现局部隆起并可触及囊性肿物,一般皮肤无红肿及发热现象[2,3]。

  3.4 MRI特征 (1)位于腰(骶)段背侧中部浅筋膜深层,皮肤与腰椎棘上韧带和/(或)腰背筋膜后层之间;(2)矢状位和横轴位表现为条带状、长梭形或分房状囊性病变,急性期边缘欠清,慢性期边缘较清;(3)范围不一,两侧对称或不对称,少数向上或向下延伸超出腰(骶)段;(4)多呈长T1、长T2水样信号,少数为血性积液信号;(5)多伴有腰(骶)椎其他相关结构病变。

  3.5 临床意义 下背部皮下滑囊炎虽不是严重疾患,但其下背部疼痛症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一些病例甚至呈现反复或慢性发病过程,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该病临床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病变较小时常被漏诊或误诊。MRI对下背部皮下滑囊炎做出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客观评价下背部疼痛的原因,完整理解腰(骶)部疾患的症状和体征,正确治疗下背部皮下滑囊炎和腰(骶)部其他疾病,避免腰(骶)部疾患治疗不当诱发或加重下背部皮下滑囊炎[3,4]。

【参考文献】
    1 潘险峰,张正治,苟俊,等.皮下滑膜囊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实验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3):1187-1190.

  2 潘晓军,傅志俭,宋文阁.临床镇痛与麻醉彩色图谱.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8-219.

  3 陈根成.腰椎棘突巨大滑囊炎1例.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4):224.

  4 郝定均,贺宝荣,李毅,等.CD-Horizon器械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11-13.

  5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93-1598.

  6 郭景涛,宋国勇,陆毅,等.腰(骶)背部皮下滑囊炎的MRI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9):1300-1302.

  

作者: 郭景涛,陆 毅,樊明成,宋国勇,刘晓文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