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1期

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对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的临床资料,掌握特殊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对1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都做到了成功治疗和良好护理。结论特殊观察及认真护理,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对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的临床资料,掌握特殊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 对1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都做到了成功治疗和良好护理。结论 特殊观察及认真护理,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特殊观察;护理

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我们今年来诊治的1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行X线透视、B超检查诊断证实,以营养支持保守治愈。现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炎性肠梗阻,男6例,女4例;年龄45~65岁。梗阻发生时间均在腹部术后4~10天。

  1.2 临床表现 患者术后早期排气少,排便量少,进食后出现腹胀明显者有6例,腹部有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有4例。腹部透视,小肠内多处有不同程度的积气、积液的有7例。B超检查肠腔明显扩张伴腹腔少量积液的有8例。

  1.3 治疗 本组10例患者均经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灌肠及抗炎综合治疗,患者身体恢复良,治愈出院。

  2 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及护理

  2.1 10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患者年龄比较大,体质差,术中可见肠管污染严重,肠壁广泛水肿及手术时间过长,梗阻易发生于术后4~10天。往往已经排气排便,但进食后又出现梗阻症状,腹胀明显,肠鸣音弱,肠功能恢复较长,腹平片检查无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的典型表现。

  2.2 对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正常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一般在第三天左右,对手术后很早出现排气或排便的应慎重对待。本组10例术后就出现排气或少许排便,之后就开始进食,进食后就出现梗阻。对术后病人我们应该常规腹部听诊肠鸣音情况,每日应听诊4~5次,观察肠蠕动情况,以正确判断肠功能恢复情况。

  2.3 密切监测腹痛、腹胀情况 通过对10例患者的观察,腹痛症状均不明显。但是,如果病人有剧烈腹痛时,应考虑有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立即X线腹部透视检查。患者腹胀一般为对称性,腹部膨隆,但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但各部位的柔韧度不均一,最显著者一般位于脐周或切口下方,触不到肠袢或包块。由于缺乏对此症的认识及对治疗的不重视,大多采用手术分离粘连的方式解除肠梗阻,但由于此类病人术后肠管广泛粘连,充血水肿,脆性增大,易受到损伤,反复手术不但不能解除肠梗阻,反而肠管反复受到损伤,甚至形成肠瘘。在严密观察腹胀、腹痛变化时,要严格区分是炎性肠梗阻还是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为治疗提供依据。

  2.4 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护理 通过对10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我们认为对体质差,术中有腹腔污染严重,肠管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肠壁广泛水肿的病人,术后要慎重对待,一般可延长禁食时间。如发现有肠梗阻时,要立即禁食并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量及药物灌肠,疏通肠道,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

  2.5 营养治疗 应及早放置静脉导管,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能改善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改善肠腔狭窄或梗阻,改善胃肠血供,减少肠壁水肿,减少炎性介质的生成,促进肠功能恢复。本组10例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保守治疗,均收到满意效果。

         3 结论

  本组10例患者无1例发生肠坏死及肠穿孔。对术后很早出现排气症状,应慎重对待。延长禁食时间,避免过早进食,同时应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加强临床观察,正确配制营养液,控制输入的速度等,保证营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术后早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和正确的营养护理是保证术后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必要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维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8):456-457.

作者: 曹雪平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