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年第9卷第6期

降压治疗中利尿剂的正确使用

来源: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利尿剂的作用及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将21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利尿剂组70例,依那普利组75例,利尿+依那普利组72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危冠心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三项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血压值检测结果的比较三组的血压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利尿剂的作用及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方法 将21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利尿剂组70例,依那普利组75例,利尿+依那普利组72例。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危冠心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三项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合并心衰患者血压值检测结果的比较三组的血压值均有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高危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血脂值检测结果的比较中利尿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利尿+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尿剂在心衰、高危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的降压方面,效果明显好于依那普利,仍是抗高血压的首选药。采取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减少利尿剂的并发症,更好地发挥其降压作用。

【关键词】  高血压;利尿剂;双氢克尿噻;依那普利;合理使用;

 本文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间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21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及利尿剂的正确合理使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间来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17例,诊断标准参考文献标准[1],其中高血压前期者140例,一期高血压者77例,男105例,女112例。年龄(51±13)岁,平均42岁。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1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利尿剂组70例,男38例,女32例;依那普利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利尿+依那普利)组72例,男28例,女44例。

  1.2 方法 依那普利,口服,开始剂量为每日8mg,每天2次服,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剂量减半。根据血压水平,可逐渐增加剂量,但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剂量为75mg/d,每天2次服,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者不宜应用,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根据治疗前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24h动态血压监测、查血脂、心电图,分析评估其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合并心衰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检测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利尿剂组血压平均值138/88mmHg,依那普利组血压平均值140/87mmHg,(利尿+依那普利)组血压平均值139/90mmHg,统计分析三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三组血压值分别为116/81mmHg、120/82mmHg和110/80mmHg,与自身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组的血压值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合并高危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值检测结果的比较 治疗前后,自身的比较结果显示,利尿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利尿+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变化不大,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P<0.05)。具体见表1。表1 合并高危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值检测结果的比较 (mol/L)注:*P<0.05,**P<0.01

  3 讨论

  利尿剂的降压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减容方面,长时间应用可降低小动脉细胞内的钠水平、下调AT1受体水平作用[2]。利尿药通过开放平滑肌细胞的钾通道同时关闭钙通道从而降低小动脉的收缩性,起到降压作用。噻嗪类利尿剂以其作用温和而确切,药效长,一直是抗高血压药物的典范,不论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用,都有明确的疗效,特点是常用剂量仅表现为轻微的利尿作用,可扩张血管(同时具有钙拮抗作用),降压有效率在85%左右,且不具有传统利尿剂造成代谢异常的副作用,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3]。噻嗪类利尿剂是磺胺类衍生物,阻断远端肾单位Na+、Cl-再吸收引起Na+、Cl-利尿,远端肾小管通过Na+-K+-ATP酶作用Na+、Cl-共同转运器再吸收滤过Na+的5%,远端小管内Na+增高促使K+分泌与交换而排K+增多,引起低钾血症[4]。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的血压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前后,自身的比较结果显示,三组的血压值均有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应用利尿剂降压效果明显好于依那普利。从统计数据来看,利尿剂降压效果明显好于依那普利,可以采取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减少利尿剂的并发症,更好地发挥其降压作用。

【参考文献】
   1 梅长林.利尿剂作用机制及在治疗肾性水肿中的应用进展.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2004.

  2 姚尔固.第49讲 合理使用利尿剂(1).临床荟萃,2000,15(17):F003-F003,F004.

  3 郝培成.合理使用降压药的体会.全科护理,2009,7(19):1.

  4 巩莉.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09,38(3):93.

  

作者: 胡旭桦1,陈 磊2,柯云华1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