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期临床医学

介入脾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

来源:INTERNET
摘要: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8月应用介入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4例。1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引入导管送达脾动脉开口处造影,显示脾实质,然后超选择至脾动脉3~4级分支,用混有庆大霉素的明胶海棉条(1例用钢丝圈)作栓塞剂进行栓堵,然......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8月应用介入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4例。肝硬化诊断按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1]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法 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引入导管送达脾动脉开口处造影,显示脾实质,然后超选择至脾动脉3~4级分支,用混有庆大霉素的明胶海棉条(1例用钢丝圈)作栓塞剂进行栓堵,然后再次造影证实脾动脉血流减慢,边缘染色缺损,估计栓塞面积达全脾的50%~70%,术毕加压包扎穿刺点,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定期查血常规、肝功能及B超。

1.2 临床资料 病例1:女,48岁,诊断肝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入院后查血常规:WBC2.8×10 9 /L,PLT36×10 9 /L,Hb44g/L,肝功能:A/G=30/34,ALT、TB正常,PT15s/对照12s,HBsAg阳性,B超:肝硬化、门静脉增宽,内径13mm,脾大,148mm×46mm,少量腹水。于2002年1月22日手术,术后1周查血常规:WBC11.8×10 9 /L,PLT121×10 9 /L,Hb55g/L,肝功能:ALT85U/L,A/G=31/34,TB正常,术后第2周血常规:WBC10.8×10 9 /L,PLT162×10 9/L,Hb71g/L,肝功能:ALT64U/L,A/G=34/35,TB正常。术后3个月血常规:WBC6.7×10 9 /L,PLT141×10 9 /L,Hb64g/L,B超:栓塞术后脾脏较前略有缩小,门静脉内径12mm,未探及腹水。且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很满意,但已失访。

病例2:男,22岁,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第2次住院,术前查血常规:WBC3.3×10 9 /L,PLT76×10 9 /L,Hb56g/L,肝功能:ALT41U/L,A/G=35/26,TB正常。B超:肝硬化,巨脾,173mm×65mm,门静脉宽14mm,腹水。于2002年6月24日行介入手术,术后1周查血常规:WBC24.7×10 9 /L,PLT328×10 9 /L,Hb64g/L,肝功能:ALT94U/L,A/G=35/20,TB20.8μmol/L;术后2周血常规:WBC11.5×10 9 /L,PLT370×10 9 /L,Hb62g/L,肝功能:ALT64U/L,A/G=31/19,TB19μmol/L。术后3周血常规:WBC8.4×10 9 /L,PLT393×109 /L,Hb70g/L。术后6个月血常规:WBC7.5×10 9 /L,PLT179×10 9 /L,Hb93g/L。B超:栓塞术后脾脏明显缩小,门脉内径13mm,无腹水。患者恢复很好。

病例3:男,55岁,诊断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此前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术前查血常规:WBC2.3×10 9 /L,PLT34×10 9 /L,Hb98g/L,再次查血常规:WBC1.99×10 9 /L, PLT22×10 9 /L,Hb109g/L,肝功能:ALT87U/L,A/G=29/37,TB20μmol/L,PL14s/对照12s,抗-HCV阳性,B超:肝硬化、脾大,142×53mm,门静脉内径14mm,无腹水。于2003年4月2日行栓塞术,术后1周血常规:WBC8.1×10 9 /L,PLT79×10 9 /L,Hb106g/L,肝功能:ALT正常,A/G=22/32,TB32μmol/L,B超:栓塞术后脾区血流信号不丰富,大部分坏死、大量腹水,腹水常规为渗出液,白细胞7200个/mm 3 ,中性粒细胞86%,且症状加重,发热不退,出现腹胀、尿少、黄疸,进而出现肝肾综合征后自动出院,预后不详。

病例4:女,43岁,诊断为肝炎肝硬化、脾亢,术前曾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9×10 9 /L,PLT26×10 9 /L,Hb87g/L,肝功能正常,PT正常范围,HBsAg阳性,B超:肝硬化门静脉宽14mm,脾大164mm×68mm。于2003年8月19日行栓塞术,术后1周血常规:WBC4.7×10 9 /L,PLT138×10 9 /L,Hb80g/L,术后两周血常规:WBC3.6×10 9 /L,PLT78×10 9 /L,Hb99g/L,肝功能正常,术后2个月血常规:WBC3.7×10 9 /L,PLT76×10 9 /L,Hb94g/L,B超:栓塞术后脾部分坏死,无血流信号,门静脉宽12mm。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目前仍在随访观察。

2 讨论

2.1 意义及机制 1973年Maddison首先在临床上采用自身血凝块行脾动脉栓塞治疗,1979年Spigos报道14例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亢 [2] 。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随着硬件的改善,陆续开展PSE治疗脾相关疾病。肝硬化时因门脉高压引起脾肿大,导致其功能亢进,阻留吞噬、破坏血细胞作用增强,且肿大的脾脏也使大量血细胞滞留其中,均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传统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脾脏,但脾脏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全脾切除后必将使免疫功能减弱,过滤功能丧失,爆发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 [3] ,PSE既能消除脾亢,又保留脾脏免疫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目前已有取代外科手术趋势,被称为内科性切脾术 [4]

2.2 PSE疗效评价 本组4例术后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有明显回升,但术后短期内白细胞大幅升高,可能与栓塞后的组织坏死,无菌性炎症有关,王毅堂 [5] 报告术后血象需经过1~6月后稳定在正常范围,且肝功能在术后也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脾动脉窃血减少、肝动脉血供增加有关。再就是PSE后由于脾动脉供血减少,由脾静脉回流至门静脉的血液亦相应减少,可占门脉血流30%,从而降低门脉高压。龚高全等 [6] 测定了术前、术后门静脉宽度,门脉主干的压力及其血流速度,显示门脉宽度缩小,压力降低且血流速度减慢。本组4例术后B超亦显示门脉宽度不同程度缩小,病例2、病例4尤为显著,术前门脉宽14mm,术后多次B超均显示为11.5~12mm。PSE能使脾脏缩小,PSE早期因无菌炎症肿胀渗出,脾脏短期内无形态变化,甚至略有增大,触痛明显,但随时间延长,逐渐绉缩。病例2术前显示巨脾,术后6个月明显缩小,其余2例也有不同程度缩小。但肝硬化时肝脏本身的病变并无根本改变,门脉高压持续存在,已缩小的脾脏是否会保持不变,尚不清楚。PSE可缓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止血效果显著,防止出血/再出血。因PSE后门脉高压减轻,使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有报告内镜观察曲张静脉由重度变为中度、中度则减至轻度,加上PSE后血小板的回升,均降低了出血/再出血的危险性,术后未再出血 [7] 。本组2例均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术后追踪观察未再出血,但时间短,病例过少,还需要追踪观察。PSE还可消除/减少腹水,这也与门脉压降低,肝功能改善有关 [7]

2.3 PSE并发症及处理 脾脏部分栓塞后缺血坏死形成无菌炎症,临床上患者无例外出现发热,左上腹痛,即栓塞术后综合征 [4] ,但一般多在术后1~2周左右缓解。一般无需处理。病例2系巨脾,因经验不足,栓塞面积过大,达80%~90%,致术后热程超过3周,多在39℃以上,且脾区疼痛剧烈,需注射曲马多止痛,虽手术效果很好,但患者几乎不能承受。一般认为,栓塞面积应控制在50%~70%,但这也是PSE术中的难点和关键 [8] ,栓塞面积过小,达不到预期目的,反之术后反应重,甚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必要时可分期手术,每次栓塞面积不超过30%。其它并发症如胸水、腹水、脾脓肿、腹膜炎、败血症、肝功能衰竭、肠麻痹均可能发生。如病例3出现严重的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导致病情加重而自动出院,病例4也 曾出现反应性胸膜炎,一过性腹水,后经加强护肝、输白蛋白、利尿后消失。故应慎重选择病例,术前尽可能用支持疗法改善一般情况,消除腹水,纠正低蛋白血症以利于术后康复,术前、术中、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甚为重要。

总之,通过PSE前后的比较,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章有光 [9] 等长期随访后认为PSE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可一定程度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需进一步积累经验,特别是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这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有学者建议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筛选病例,一般应选择Child-Pugh A~B级,而C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期长,需慎重。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

2 Spigos DG.Partial splenic emboliez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enism.AJR,1979,132:777.

3 席嘉元,翟凌云.真丝线栓塞脾红髓小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实验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781.

4 王建华,王小林.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0-131.

5 王毅堂,徐小军.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航空航天医药,1999,10:134-136.

6 龚高全,王小林.门静脉高压患者部分脾栓塞术对门静脉及其分支压力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1999,8:193-194.

作者: 蔡 辛 张世萍 罗新华等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