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3期论著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综合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市3所幼儿园中筛选出的89例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按性别比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同时,随机选出45例同年龄、同性别比的正常体重儿童作参照组。干预前对三组儿童均进行体格测量和体脂测定,运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行为疗法、运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综合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我市3所幼儿园中筛选出的89例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按性别比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同时,随机选出45例同年龄、同性别比的正常体重儿童作参照组。干预前对三组儿童均进行体格测量和体脂测定,运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行为疗法、运动训练等对干预组儿童综合性干预,由经专业培训的儿童保健人员和老师、家长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并监督执行。对照组和参照组均不参加干预。每6个月对三组儿童进行一次体格测量和体脂测定。结果 经过2年的干预观察,干预组儿童肥胖度明显下降,体脂含量降低。结论 与肥胖相关的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得到有效矫正,其他发育指标与参照组儿童一致,而与对照组比较,干预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干预 研究

A study on interfering with the preschooleris simple obesity

Feng Bangshe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Huang-Shi Municipality,Hubei Province43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proceeds to synthesize the method and effect that interferes to the simple obesity among presehoolers.Methods Base on sex ratio the89fat children4~6years old that are in municipal three infant infart schools are divided into interfering group(48example)and matched controls(41example).Before interˉfering all proceed to three Childs the physical stature measure,to measures with the fat inside,making use of the health education,the food guide,behavior therapy,exercise of training etc.to carry interfeing by profession personnel of teachˉer,or parent.Proceed every6months to three Childs physical stature measure with the fat measurement inside were deteeted.Results Passing by two years interfereing was observed,the fat rate was obviously descent,the fat inside contained was lowered.Conclu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t andrelated the fat rate was bad food,sport behavior got effectively correction,interfering method has better effect on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presehoders fat.

Key words fat child interfere research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作为现代儿童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肥胖不但影响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育,严重危害其身体机能、性格、气质及日后各项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是成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并与某些部位的癌症及预期寿命缩短有关,是导致成人期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有较大差异。一般以发达国家较高(如美国高达15%~20%),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也高达16.7%,我国城市儿童发生率为6%~8%,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早期防治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课题。本文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学龄前期儿童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行为疗法、运动训练等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按WHO肥胖定义,在3所幼儿园中选择4~6岁的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为受试者(超过WHO男高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重度肥胖)。除外病理性肥胖者筛选出单纯性肥胖儿童89例,按照随机方式将此肥胖儿童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1例,同时在肥胖儿童所在班级按同性别、同年龄的原则随机选择正常体重儿童45名作为正常参照组。

1.2 方法 干预前对三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及体脂含量测定,每6个月后对三组儿童再进行一次体格测量和体脂测定,体格测量使用儿童体格检查的标准量具,由经专业培训的儿童保健人员进行测量。肥胖度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百分数计算,体脂含量由二头肌、三头肌、肩胛下、髂棘上四处皮摺厚度折算而成。

1.3 干预方案

1.3.1 收集基础资料,确定目标行为 排除儿童病理性肥胖,收集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基础资料,对其可能致胖原因和行为现状进行记录和分析,确定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问题行为之所在,并分析引起这些行为的环境。根据综合干预后希望达到的理想行为制定行为目标,由专业人员、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根据肥胖儿童的具体情况讨论设置。在确定目标行为时,要将控制饮食和不良行为和环境因素的改变当作首要目标,而将体重改变作为次要目标。要求家长尽可能亲自参加干预方案,改变家庭中易产生肥胖的各种环境,运用家庭监督方法,由家长根据孩子对干预方案的落实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或惩罚。

1.3.2 针对不同孩子的基础数据资料,设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控制肥胖是一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儿童,在充分考虑家长因素、儿童生活所处的环境因素前提下,对肥胖儿童的饮食、运动、摄取食物动机、闲暇时间利用、生活环境、家庭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取得家长、幼儿园老师及其相关人员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制定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方案,并每6个月进行一次阶段评估修正。

1.3.3 干预方案和方式 (1)以集体讲座、个别辅导、资料宣传等形式,让家长、老师和儿童了解肥胖对人体的危害,减肥有哪些益处,应如何控制肥胖,同时,让家长和儿童知道,肥胖治疗是长期、艰苦的,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2)让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记录肥胖儿童的饮食日记,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分析。(3)每周一早上同一时间测量一次体重,记录体重并作记录。(4)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进餐制度及餐间吃零食等不良习惯;(5)饮食指导。将干预组每位儿童的每日热卡生理需要量和日常食物的热卡含量表告知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运用电脑营养软件计算干预组每位儿童每日所吃食物的热卡总量,与生理需要量进行比较。并将常见食物按热卡含量不同分为红、黄、绿灯食品,教育肥胖儿童多吃绿灯食品,少吃或不吃红灯食品,针对肥胖儿童家庭中易导致肥胖的饮食习惯,烹调方式等逐一指出,并要求矫正。饮食调整方案根据每位肥胖儿童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由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实施,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在正常餐饮后尽可能隔离食物,减少食物对儿童的诱惑和刺激。(6)针对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争取家长和其亲友的支持,逐个纠正儿童的不良进食行为,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7)运动训练。按照受试者不同年龄段和肥胖程度,将心率120~140次/min为运动强度,每天训练30~60min,每周训练5天,运动方式为跑步、踢球等户外全身性有氧运动。训练方案由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园监督肥胖儿童完成。

1.3.4 追踪效果评估 在实施干预方案后,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对三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日常行为特点、饮食习惯、运动状况等,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一次问卷测查。肥胖干预组儿童接受上述综合治疗,肥胖对照组及正 常参照组除参加所有测试外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和X 2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体重下降,肥胖度得到控制 经过2年的综合干预,干预组儿童体重明显下降,肥胖度得到有效控制,对照组儿童体重和肥胖度基本无变化,三组儿童的身高增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实施干预方案前后三组儿童体格测量值的变化

注:肥胖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0.01,t=4.2739

2.2 与肥胖相关的不良行为得到改变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肥胖儿童均存在懒惰、不爱活动的习惯,存在许多与肥胖有关的不良饮食行为。经过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运动行为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运动能力提高。肥胖对照组儿童的状况与治疗前测试结果基本相同,运动能力仍维持基线测试时的水平(表2)。

表2 治疗前后三组儿童行为状态(%)

注:表中数据为各项的阳性率。X 2 值为肥胖治疗组治疗前后数据的比较,P均<0.01。其余两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者: 冯邦胜 2005-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