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3期临床护理

宗教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来源:INTERNET
摘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界早在二千多年前或更早就在从事着相类似的事情,只是它们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二千多年前出现的宗教,在现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界上,仍有众多的信徒。但有一点,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的心理保持一定的平衡,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解释人们内心的一些疑问,或寄托人们的某种心理愿望(......

点击显示 收起

   

缓解心理痛苦、提高心理素质是心理学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界早在二千多年前或更早就在从事着相类似的事情,只是它们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已。二千多年前出现的宗教,在现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界上,仍有众多的信徒。是什么魅力能让它们长盛不衰呢?这显然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不是本文能回答的。但有一点,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使人的心理保持一定的平衡,在当时的条件下能解释人们内心的一些疑问,或寄托人们的某种心理愿望(特别是在现实中实现困难或根本无法实现的一些愿望)。不管怎样,它们都起到了一个减轻心理痛苦,使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从此意义上讲,心理卫生工作可以从宗教实践中借鉴一些有益经验。纵观一些主要的宗教流派 [1] ,它们大致有如下特点:(1)都有自己的神系统和理想境界,形成人们的崇拜对象和奋斗目标。并据此提出了人类的起源问题和归宿问题,提出了人类有各种痛苦的可能原因和解决办法。(2)将自己人生活动中不能实现的理想,都寄希望于第二次生命,即来世。对现世矛盾进行转移,认为现世的不愉快和不满足是暂时的,为了永久的灵魂安宁,那是可以忍受的。使其理想的、虚拟化的最高境界成为人们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具体的奋斗目标,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终极“理想”,也就成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正因为如此,也才成为解决自己内心冲突的最佳途径之一。(3)要实现在来世中的美好生活,就要遵循一定的教义。都规定了相应的惩罚办法,就是死后会受到折磨,并永远不得翻身。当然也有奖励,即只要虔诚,终会得到善果,进入理想的境界。(4)这种对心灵和行为的控制是长期化、制度化、规律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这种信仰融入人格。

在缓解心理冲突方面,宗教有以下几点影响 [2] :(1)宗教信仰能够提供人们一种精神寄托。(2)满足人们对慰藉(同情与共鸣)的客观心理需求。(3)对某些不宜于在其它场合表达的烦恼和心理痛苦,用忏悔、净化等宗教活动可为信徒提供相对安全的情感疏泄途径。(4)强调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一些在生活中受到重大精神创伤的人把宗教机构当作逃避现实矛盾的场所。这样宗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使内心的冲突能找到一种发泄的途径和方法,得到暂时或永久的安宁。进而得到精神上的寄托,甚至成为终身奋斗的目标。宗教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表面上看有它们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是降低欲望,主要是躯体和感官方面的;另一方面又增强人的欲望,即意志力,主要是精神和信仰方面的。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地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主要是从控制精神着手,规定除《圣经》和《可兰经》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异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规范。但让人们知道有些想法和行为是不可的。

佛教用苦来总结人的内心矛盾,用减少或去除感官刺激,降低欲望的方法来达到内心平衡。道教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张通过对身、心的调节而使心境相对平静。宗教方法,甚至是一些传统的健身的方法如气功、瑜珈等,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或治疗一些疾病,是因为:(1)它们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信赖关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们常说的“信则灵”则是指此。(2)他们要求求助者利用自己求助的愿望和潜力,要求他们“自悟”,在解除痛苦和症状的同时,达到人格成熟或自强自立的目的。(3)充分利用忏悔的方式,为求助者提供一很好的宣泄方法和场所。(4)利用想象中的自罪和惩罚,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我的不良思维和行为。(5)利用美好的憧憬,鼓励求助者经常性地自我奋斗。(6)整个宗教仪式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注意力,自我身心放松的过程。

在心理学中,对人生的苦恼,当然不会象宗教信仰那样引入宿命的观点。而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律快,人们普遍地求变化、求发展,有强烈的物质欲望和心理欲望不能被满足,使人们在婚姻、家庭、事业、人际关系、人生选择等诸方面出现困难。很容易出现如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变化,以及一些身心疾病,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在人格不健全的基础上,不能很好地应对现实环境的变化,不善于疏泄心理矛盾,而出现的对现实社会的适应不良。我们采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也不是宗教所采用的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方法。但仍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机体必然处于或轻或重的焦虑状态,对自己有一定认识的人,也一定会发现,不管由于什么情况,当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时,身体都会有不愉快的感觉。所以,注意力不集中,是烦恼的最主要表现,甚至可以说,注意力不集中就是烦恼,而消灭烦恼,是治疗疾病的根本。不管是佛教中的念咒,气功中的意守,还是瑜珈功中的定心,西方意念疗法中的冥象,虽然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实质上都是通过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达到内心平静、去除烦恼的目的。在这种自我锻炼的过程中,疾病神奇地消失了,智慧神奇地产生了。心理学家弗洛姆也曾经说过:“不是注意力集中而导致疲劳,而是注意力不集中才产生疲劳,集中注意力是获得爱、完美人性的唯一道路。”在病人身上出现的种种异常思维活动,都不是其病态症状的主要表现,不是疾病的主要症状,但它们是产生症状的条件和基础。这是各宗教教给我们的一个个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可以缓解我们不稳定的情绪。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是由经专门训练的医生(而不是牧师或其它神职人员),运用心理学的技术或手段,改善、矫正或消除病人的病理心理状态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我们的一些主要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有与宗教相似的地方,如精神分析技术与基督教的忏悔,都是让来访者自由地倾吐困绕自身的问题,只是各自对倾述内容有着不同的解释。认知疗法强调的是找出不合理的、先情绪而出现的非理性观念(即自动思维),然后对其辩驳,转变为合理的观念。在此是进行理性的辩驳,而没有象宗教样将这一切都推论为“前定”。在佛教中去贪欲的方法与行为疗法的厌恶疗法基本是相同的。……在心理和咨询中,强调个人的先天条件如智力、体力、个性等,以及后天的条件如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际等环境因素来确定治疗方案。借鉴佛教的“悟”,结合认知理论,能更有效地纠正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道教的清心寡欲和回归大自然的理论,虽不宜在全社会提倡(阻碍人们的上进心),但对物欲横流的人们还是有可取之处。当然,我们在心理卫生工作中,不能象宗教对待信徒那样,引导我们的患 者走向虚无。我们的责任是缓和人们在理想和现实中的内心矛盾。我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追求向上,积极进步,以达成自己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宗教中的一些比较合理的东西如抑制人们不现实的理想和过分对感官刺激的追求,适当的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及让人们有一定的信仰和追求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心理治疗中的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方法与宗教的一些方法很相似。再就是有必要借鉴宗教的一些做法,从小进行人格教育,造就相对完美的人格和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并将这种教育长期化和规律化。

参考文献

1 陈麟书,朱森溥.世界七大宗教,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8.

2 杨德森.基础精神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8.

作者单位:644005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作者: 向汉周 2005-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