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论著

不同治疗方法时结肠息肉复发和癌变的关系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有效地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方法。方法内镜下对168例大肠息肉的不同大小、部位、形态、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果115例单枚息肉一次性切除80例占69。5%,53例多发息肉中,3枚以下息肉一次性切除10例占1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地在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的方法。方法 内镜下对168例大肠息肉的不同大小、部位、形态、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息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果 115例单枚息肉一次性切除80例占69.5%,53例多发息肉中,3枚以下息肉一次性切除10例占18.80%;4枚以上43例分两次以上切除占81.1%;绒毛状腺瘤性息肉易复发,而且易癌变,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息肉复发及癌变均高于其它部位。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大肠息肉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高频电凝 大肠息肉 治疗

The changes of colon polyps relapses and cancer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Zhang Yuming,Yang Qingxu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Huizhou Central Hospital,Huizhou516001.

【Abstract】 Objective purpose:Study the safety to availably cut off the method of the large intestine polyps under the inner lens.Methods A Compa-rision polyp of size,position,configuration,single or many hairs,chose use differently methods in inner lens.Results 115cases,the once removal were80cases(69.5%)and3below reˉmoval were10examples(18.80%)in single polyps;the twice above removal were43cases(81.1%)in much polyps.Conclusion The methds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were effective to treatment polyps.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electrocoagulation polyps treatment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息肉可发生恶变,故视为癌前病变。我们针对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形态,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恰当的治疗。对168例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肠镜室对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共检出肠息肉168例,男100例,女68例。年龄15~82岁,平均46.2岁。临床表现:血便及粘液血便70例(41.6%),腹痛、腹泻57例(33.9%),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41例(24.4%),大肠癌术后随访查出息肉8例(4.7%)。

1.2 结肠镜检查及病理 168例中,单发息肉115例(68.4%),多发性息肉53例(31.5%);直径<0.5cm者72例(42.8%),0.6~1.9cm者68例(40.7%),>2.0cm者28例(16.6%);分布于直肠54例(32.1%),乙状结肠49例(29.1%),降结肠22例(13.0%),横结肠18例(11.7%),升结肠20例(11.9%),回盲肠5例(2.9%)。息肉多呈圆形或半圆形,有蒂或无蒂,粘膜表面光滑或糜烂渗血,部分息肉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病理表现腺瘤性94例(55.9%),炎症性35例(20.8%),增生性15例(8.9%),幼年性17例(10.1%),癌变7例(4.1%)。

1.3 治疗方法 按常规肠镜术前准备(忌用甘露醇导泻),术前15min肌注阿托品1mg或654-210mg,所有病例在息肉处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非恶性肿瘤后,第2次做肠镜并使用OlympusUES-10型高频电发生器。常规进镜至远端息肉部位,多发性息肉分次由高位到低位切除,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约离基底部0.3~0.5cm,一次性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10000:1肾上腺素盐水,每点注射0.5~1ml,致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电凝指数3.0~4.0范围,每次持续3s左右,套扎处冒白烟或粘膜变白为准、反复凝切并逐渐收紧套圈,将息肉割断;息肉断离后,复查残基发白,观察10min无活动出血,退镜。

2 结果

2.1 115例单枚息肉一次性切除80例占69.5%,53例多发息肉中,3枚以下息肉一次性切除10例占18.80%;4枚以上43例分两次以上切除占81.1%。

2.2 息肉的病理类型与复发和癌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绒毛状腺瘤性息肉易复发,而且易癌变,见表1。

表1 各种结肠息肉切除后复发和癌变观察略

2.3 息肉部位与复发和癌变的关系 结果表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息肉复发及癌变均高于其它部位,见表2。

表2 各部位结肠息肉切除后复发和癌变观察略

3 讨论

3.1 大肠息肉系指起源于粘膜上皮并向腔内隆起的病变,可发生直肠、结肠的任何部位,是肠道常见的良性肿瘤,而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属癌前病变。目前对大肠息肉的治疗非常重要,一般认为见之即切除。既往大肠息肉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自纤维肠镜问世后,使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成为首选方法,不仅免除剖腹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恶性变的机会,这是大肠疾患诊治上的重大进步 [1] 。本研究中大肠息肉病理改变以腺瘤样息肉最多有86例(51.2%),有报道 [2] 认为70%的腺瘤样息肉在增生过程中,癌变的机会增大,故息肉的治疗非常重要。本组7例早期癌,均在内镜下摘除术后确诊。随访0.5~1年,定期进行结肠镜等检查,局部无复发。

3.2 简化了操作技术,降低了操作难度。本术式减少了检查治疗对病人的翻动,缩短了息肉切割时间,提高了对息肉切割的精确程度及息肉切除的成功率,并避免了对正常粘膜的损伤。 

3.3 防止息肉残基出血。息肉血管丰富,血液供应充分,息肉基底部有较粗大的小动脉、小静脉,在息肉切割过程中可能因圈套器选择位置不当、套割过快,凝固不充分就行机械性切割,造成术中或术后息肉残基出血。文献报告,息肉切除后出血发生率1~2% [3] ,由于本技术先将息肉基底部凝固,从而阻断血流,再行圈套切割则使息肉残基充分止血。故本组无1例发生术中或术后残基出血。

3.4 防止息肉残基穿孔。高频电切割结肠息肉的另一严重并发症是肠穿孔。文献报告,肠穿孔发生率为0.3~0.5% [4] 。由于本技术先将息肉基底部凝固,使其局部隆起、膨大,增大了息肉基底部与肠壁的距离,使基底暴露充分,易操作。将切割面距肠壁间的距离适当增长,也减少了电切时电流对肠壁粘膜、肌层的损伤,防止残基穿孔。

3.5 降低复发率。文献报道,结肠息肉高频电切后的复发率为11%~25% [5] ,有些息肉复发可能是由于首次切割息肉的残留息肉组织再生而成。本组术后复发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切割前已使息肉根蒂部凝固,切割后的残留息肉组织已是凝固状态,这部分息肉组织可缓慢坏死脱落,息肉组织清除彻底,减少了复发机会。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陆星华主编.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29.

2 吴惠生,聂玉强.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及治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5.

3 朱成,张子其.1030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特点.内镜,1993,10(2):131.

4 冯子坛,何绮娜.纤维结肠镜对息肉癌变诊断与治疗.内镜,1993,10(3):134.

5 虞茂兰,姜钰锋.内镜下息肉切除并发症分析.内镜,1992,9(1):61.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作者: 张育明 杨清绪 2005-7-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