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综述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概况

来源:INTERNET
摘要: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致盲眼病,以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病变为特征。黄斑功能在发病早期可以异常,随着发病病程的进展而变性加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受损,中心视力渐进下降,最终将导致盲目。RP是当今视网膜营养不良疾病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好发于......

点击显示 收起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致盲眼病,以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病变为特征。黄斑功能在发病早期可以异常,随着发病病程的进展而变性加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受损,中心视力渐进下降,最终将导致盲目。RP是当今视网膜营养不良疾病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其发病率为1/3500~1/4500。发病年龄可介于8~65岁。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pigmentary degeneration of retina,RP)是一种具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性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较迟,发展慢,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s,ERG)变化也少。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幼年发病,病情重,常40岁左右失明。此病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病。

1 中医治疗现状中医在治疗方面,不但在中药复方,针灸,动物垂体埋藏于穴位法以及水针疗法方面等等对RP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其他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病例观察也有可观的成绩。中医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有用专方专药来治疗。

1.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对RP的认识早有记载,首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雀目候》谓:“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雀鸟,瞑便无所见也。”故后人把RP称为“高风雀目”。中国医学名著《审视瑶函》作者傅仁宇描述本病为:“高风障。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盖元阳不足之病。”他们都认为RP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为夜盲。所以近代有人把RP称为夜盲症。《沈氏尊生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也作了详细的报道:“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此由肝虚血少................有初时好眼,患成雀目者,而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不必治,治亦无效。”古代医家对RP的发病机理较少阐述。近代眼科名家上海姚和清认为本病病因乃“脾阳不足,肾精亏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河北庞赞襄指本病的病因是:先天不足,脾阳不振,导致肝虚血损,精气不得上承于目;或元阳不足,命门火衰,或肾阴耗损,目失营养所致等等。四川成都老中医陈达夫认为此病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虚血少,或肾阳不足,肝肾两亏,致目失濡养。”

1.2 中医治疗 综合古人对本病的治疗,有主张调理脾胃,祛风消翳,有主张活血化瘀通络,养血明目,有的在软肝清肺的基础上加补肾,更有应用祛风通络开窍兼补益肝肾等法或综合各法。各家皆有所长。根据眼科名家们的方针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有用专方专来治疗或制成特效药剂,称它们为Ⅰ,Ⅱ,Ⅲ号特效眼药等。中医在针灸临床研究方面与疗效也取到很好的肯定。

1.2.1 中药治疗 丁淑华等 [1] 提出中医学认为原发性RP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故筛选了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方在临床用之有效。夜明方主要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夜明砂,炙全蝎等组成。其治疗结果:46例92只眼中好转72只眼,无效20只眼。有效率为82.6%。结论: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鹿道直等 [2] 在诊治中体会,患者虽为眼疾,但中医辨证多有内脏功能失调或肾气不足,故他们拟软肝清肺补肾,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配制了灵素丸。其组成为西洋参,羚羊角,钩藤,百合,天冬,菊花,藏红花,当归,赤芍,充蔚子等组成。其治疗结果:43例86只眼,显效26只眼,有效56只眼,无效4只眼,总有效率为95.3%。他们指出灵素丸对RP患者的治疗作用有两点:(1)对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2)改善微循环。李传课等 [3] 运用现代技术,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退行性病变患者,观察了眼血流图,微循环,血液流变,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均有“血瘀”的表现。治以滋阴明目丸来补益肝肾,兼活血化瘀。其组成为熟地,淮山药,黄精,枸杞子,菟丝子,丹皮,山茱萸,茯苓,楮实子,石决明,丹参,三七,牛膝,当归,川芎,羌活,石菖蒲,甘草。治疗的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83.3%,视力疗效总有效率为78.8%,视野疗效总有效率为74.7%。说明治疗组能明显地改善血流变指数。

1.2.2 中药配针灸综合治疗 姚亦伟,姚芳蔚 [4] 用针灸治疗本病。选用的主穴为睛明,球后,上明等。配穴为:足三里,三阴交,翳明等。同时兼用中药以当归,黄芪,丹参,川芎,灵芝,葛根,夜明砂,紫河车等药组成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结果:99眼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在视力方面,获得显效28只眼,有效30只眼,总有效率为58.8%。在视野方面,获得显效27眼,有效46只眼,总有效率为73.73%。认为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吞噬功能障碍,不能吞噬与消化视网膜外节脱落的膜盘,致使膜盘堆积于色素上皮及感光细胞之间,形成屏障,干扰与阻止脉络膜营养物质的输送。因此,治疗应着眼于提高与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吞噬功能,排除老废物,输送血氧供应。谢立科等 [5] 将本病辨证分为肝肾阴虚型与脾胃气虚型。肝肾阴虚型的治法:滋补肝肾,活血明目,方用色变三号方加减。主要成分及常用剂量:山药,泽泻,丹皮各10g,枣皮,红花各8g,熟地,桑椹,枸杞子各20g,云苓,丹参各15g,水蛭5g等。针灸治疗:足三里+曲池+睛明;肝俞,配穴太溪+膈俞+肾俞+球后;承泣;行间;合谷。脾胃气虚型的治法:健脾益气,活血明目,方用色变二号方加减。主要成分及常用剂量:党参,白术,陈皮,桃仁各10g,黄芪30g,当归,黄精各15g,红花,水蛭6g等。加上针灸:主穴足三里+曲池+睛明;肝俞,配穴:百会+脾俞+胃俞+三阴交+球后;攒竹。治疗后视力改变为:60只眼显效14只眼,有效36只眼,无效10只眼。有效率为83.33%。治疗后视野改变:60只眼显效13只眼,有效40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为88.33%。RP患者治疗后提示充盈时间明显改善,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及分支动,静脉管径明显增粗,与治疗前相比P<0.01,说明治疗后视网膜血管显著扩大。眼底微循环明显改善。他们同时提出了视力,视野的改善与微循环的改善有正相关系。

1.2.3 针灸治疗 倪云,丁淑华 [6] 对针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作了详细的临床研究。方法:用针灸对21例(42只眼)RP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检查了这些患者的视力,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取穴:球后,攒竹,太阳,风池,合谷。每日针1次。15次为1疗程。休息3~5日后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视力能得到改善的是:42只眼中好转33只眼,无效9只眼。有效率78.6%。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66只眼次中有53只眼次的视敏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闪光视网膜电图治疗前为熄灭型的20只眼中,治疗后有14只眼出现微型b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针灸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功能有改善作用。刘坚 [7]研究采用电针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证实对患者起到了促进眼底和眼球周围的气血运行,疏通及濡养眼底脉络的作用。主要选用能获强烈气至病所针感的针刺手法结合脉冲电刺激。治疗方法:主穴:新明Ⅰ(奇穴,位于翳风前上5分,耳垂皱折中点),球后,上睛明,新明Ⅱ(奇穴,位于眉梢上1寸,外开5分凹陷处),配穴:风池,翳明。共观察65例门诊患者,计130只眼。其治疗结 果:显效8例16眼,有效38例76眼,无效19例38眼。总有效率为70.8%。他们观察到针刺疗法与患者年龄,病程,基础视力,视野有关。罗明 [8] 把本病分为两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不足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12例(24只眼)RP患者。主穴:风池,翳明。配穴:球后,攒竹,四白,养老,合谷,三阴交,太冲。随症加穴:肝肾不足型加肝俞,肾俞,太溪。气血不足型加膈俞,脾俞,足三里。治疗结果:视力疗效:显效10眼,有效5眼,无效9眼。视野疗效:显效16眼,有效5眼,无效3眼。总有效率为75%。他观察到治疗RP及其他眼疾,取眼周局部穴位,配合整体辨证选穴,其疗效优于单取眼周局部穴位或单用远端循经取穴。

2 RP中医治疗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展望在治疗RP方面,中医与现代医学界都认为它是棘手的病种。可喜的是近年来有关方面对RP的研究与治疗都很积极,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疗效。但还有待进一步的科研与发展。

2.1 中医对RP的研究 中医在治疗本病方法较多。除了用药物治疗外,也综合针灸治疗以增强疗效。中医认为RP的发病多与先天不足,肝肾虚弱或脾肾阳虚有关。丁淑华,鹿道直,李传课等都拟了RP特效方,在临床治疗上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彭清华等 [9] 认为RP的发病以虚为其本,瘀(实)是其标。在其病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血瘀病理现象。他也观察到RP患者在病情加重时,其舌质由淡变为青紫,同时出现瘀斑,舌下脉静脉变弯曲、粗张的现象 [10,21] 。他认为在治疗上可酌加活血化瘀,甚至用破血行经之虫类药,其临床疗效较单纯补虚而不用活血化瘀药者为佳 [10] 。倪云,丁淑华,姚亦伟,姚芳蔚,刘坚,罗明等人对针灸治疗RP的疗效也作了详细的报道。从他们的实验证明针灸有改善局部营养,消散老废物,增加微循环,从而有利于提高视力,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罗旭升采用激光扫描多普勒血流仪观察49例RP患者视盘筛板区和近视盘的血管容量,血管流量,血流速度,发现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为RP患者视网膜血流的减少和瘀滞提供了客观依据 [11]

2.2

作者: 王瑞玲 丁淑华 2005-7-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