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2期其他

脑膜瘤切除术6例临床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通过对6例脑膜瘤患者按照SimPsonⅠ级切除标准施行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达到降低术后复发率,避免或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出现,增加手术安全性。本组病例,全部按SimPsonⅠ级标准施行手术切除,即全切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术前行积极的准备,术中注意保护脑功能,严防损伤肿瘤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对6例脑膜瘤患者按照SimPsonⅠ级切除标准施行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达到降低术后复发率,避免或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出现,增加手术安全性。本组病例,全部按SimPsonⅠ级标准施行手术切除,即全切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术前行积极的准备,术中注意保护脑功能,严防损伤肿瘤毗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控制出血,术后严密监护,给予降颅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细胞,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恢复良好,未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原存在的癫痫术后未再出现,原存在的左侧面瘫术后1月即已消失,随访至今病人无任何不适,复查CT未发现肿瘤复发。完全达到了SimPsonⅠ级切除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我院从2001~2003年3年间共收治脑膜瘤患者6例,全部按SimPsonⅠ级标准施行了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6例,其中大脑凸面脑膜瘤3例,蝶骨嵴脑膜瘤(外侧型)3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者53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8月。早期症状为轻微头痛,1例病人有局限性癫痫发作,1例病人入院时存在左侧面瘫,3例病人入院时已出现恶心、呕吐。全部病人均经CT脑扫描或增强扫描确诊入院。

2 术前准备

2.1 行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检查,以了解颅骨侵蚀破坏情况,肿瘤的血管结构,血管丰富程度,肿瘤与大的硬膜窦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

2.2 有癫痫者术前使用抗癫痫药物。

2.3 对有颅内高压症状及CT提示肿瘤周围有明显水肿者使用降颅内压药。

2.4 备血1200~2000ml。

3 手术操作要点

3.1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取平卧位,头略高,并偏向健侧。

3.2 对3例蝶骨嵴脑膜瘤(外侧型)病人在颅脑手术前先行同侧颅外段颈外动脉结扎,以减少术中出血。

3.3 切口 蝶骨嵴脑膜瘤采用以翼点为中心的额颞入路,弧形向后向外转向下达到颧弓后部上缘,凸面脑膜瘤根据影像学资料取马蹄形切口,使肿瘤恰位于骨窗中心。

3.4 翻骨瓣时先剥离骨瓣内板与肿瘤的粘连,去除骨瓣后“十”字形切开硬脑膜,对受肿瘤侵蚀的硬脑膜予以切除,蝶骨嵴脑膜瘤(外侧型)先咬除增生的蝶骨大翼骨质,再在硬脑膜外剥离以使硬脑膜完全由蝶骨嵴脱离。

3.5 以超声吸引在瘤内反复分块切除,待瘤体积缩小后,再四周分离一直到全部切除肿瘤,使用双极电凝止血,止血时靠近肿瘤侧,以防损伤肿瘤毗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对蝶骨嵴肿瘤基底附着处用双极电凝器反复电灼,以杀死残留的瘤细胞。

3.6 肿瘤切除后,肿瘤床内仔细止血,脑组织的微小渗血用明胶海绵贴敷压迫止血,手术残腔内置硅胶管引流。

3.7 取颞筋膜或帽状腱膜修补缺损的硬脑膜,以防术后形成脑脊液漏,骨窗硬脑膜悬吊后,如去除之骨瓣无肿瘤细胞侵蚀破坏则予以复位固定,如有破坏则予以去除,待日后行颅骨修补。

4 术后处理

4.1 在监护病房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一旦出现术后血肿、呼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待渡过危险期后再转入病房。

4.2 控制颅内压。

4.3 使用抗生素。

4.4 能量合剂的使用。

4.5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4.6 对症处理。

5 结果

本组病例均在术后5h内清醒,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切口感染,神经功能缺失等并发症。住院时间最长者15天,最短者12天,平均13天。切除瘤体最大者75g,达6.5cm×4.3cm大小,原存在的癫痫术后未再出现,左侧面瘫术后1个月即已消失。随访病例最长27个月,最短6个月,无任何不适,复查CT未发现肿瘤复发。3例病人已外出打工1年多。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脑膜瘤,其中纤维型3例,内皮型2例,混合型1例。

6 临床体会

脑膜瘤的人群发生率约为2/10万,多为中年女性,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各占脑膜瘤发病人数的28%、18%、13% [1] 。多数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血运丰富,往往侵蚀破坏颅骨骨质,硬脑膜,部分因肿瘤压迫而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至晚期可因颅内高压导致脑疝,危及生命。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特别是对良性脑膜瘤切除效果尤佳。但手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某些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及一定的死亡率。而术后复发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切除程度。SimPson曾把脑膜瘤的切除程度分为5级[2] :Ⅰ级为全切除肿瘤及其附着的硬脑膜,异常颅骨和肿瘤起源的静脉窦;Ⅱ级为肉眼切除肿瘤,电凝附着的硬脑膜;Ⅲ级为切除脑膜内的肿瘤,电凝硬脑膜;Ⅳ级为部分切除肿瘤;Ⅴ级为仅做减压或做活检。据统计SimPsonⅠ级切除后其术后5、10、1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7%、20%、32%。而次全切除后则高达37%、55%、91%,疗效相差明显。有鉴于此,我们在更新神经外科器械,提高手术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手术方案,以使肿瘤切除切实达到SimPsonⅠ级的标准。同时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保护脑功能,术后严密监护,合理用药,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本组病人为时尚短,其远程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追踪观察。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更新设备,提高和改正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8-462.

2 段国升,朱诚.神经外科手术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9.

作者单位:344600江西省黎川县人民医院

作者: 姚飞鸿 吴 东 2005-8-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