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3期临床医学

上唇外伤后疤痕应用鬼冢法修复12例报告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上唇外伤性疤痕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鬼冢唇裂二期切口设计切除疤痕,同时作切口口轮匝肌功能性复位。结论应用鬼冢二期切口设计修复上唇外伤性疤痕,有较广适应证。关键词上唇外伤性疤痕修复鬼冢法上唇外伤后瘢痕表现因外伤程度变化差异较大,笔者应用鬼冢法修复上唇外伤后疤痕效果满意,现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索上唇外伤性疤痕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鬼冢唇裂二期切口设计切除疤痕,同时作切口口轮匝肌功能性复位。结果 应用鬼冢法唇裂二期切口设计,旋转推进和下三角瓣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应用鬼冢二期切口设计修复上唇外伤性疤痕,有较广适应证。

关键词 上唇外伤性疤痕 修复 鬼冢法

上唇外伤后瘢痕表现因外伤程度变化差异较大,笔者应用鬼冢法修复上唇外伤后疤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65岁。右侧瘢痕8例,左侧瘢痕4例,瘢痕表现为:①上唇瘢痕宽大,呈直线式、倒“L”或斑片状,无合并鼻部疤痕。②唇红不齐,伴明显切迹,唇弓连续性中断。③上唇部分瘢痕挛缩。伤后时间6月~10年。

2 手术方法

2.1 定点 见图1。在瘢痕周围划线,设内眦连线至健侧唇高h,内眦连线至伤侧唇高h′。在瘢痕内侧设计a三角瓣,在瘢痕外侧设计b三角瓣,使b三角瓣边长=h-h+a。鼻氏内侧设计C瓣转移,修复鼻底部疤痕切除后缺损,伤侧鼻翼部环绕切口长度要足够 [1] ,以利充分旋转推进,C瓣根据患唇需下降的高度而定,一般较小。

图1 (略)

2.2 切开 沿画线用尖刀切开皮肤,切除皮肤瘢痕组织,暴露口轮匝肌,作口轮匝肌与皮肤间分离,范围内侧面不超过健侧人中嵴,外侧不超过鼻唇沟,以皮肤能无张力拉拢为度,如有口轮匝肌断裂合并对合不良,予切除其间瘢痕组织,作外侧口轮匝肌与粘膜间广泛分离抵鼻唇沟。

2.3 松弛切口 在伤侧唇颊沟粘膜基础上作水平方向的松弛切口,切口再转向鼻翼基底部[2] ,用骨膜分离器伸入切口,自上颌骨表面剥离,以使鼻翼根部及患侧唇瓣松弛,能向内侧移动而无张力。

2.4 缝合 将口轮匝肌缝合,功能性复位,将b瓣内旋,插入a瓣,C瓣外旋,插入鼻底,红唇用Z形缝合,消除红唇切迹。(见图2)

图2 (略)

3 结果

应用鬼冢法唇裂二期切口设计,旋转推进和下三角瓣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 讨论

4.1 本术式优点 上唇外伤后瘢痕表现因外伤程度变化差异较大,修复报道较少,以往修复多采用植皮或直接切除缝合,出现疤痕明显、唇弓不连续、植皮区臃肿、表现凹凸不平、植皮与周围皮肤颜色不一致等现象;本法适用于人中沟未受损伤、疤痕不过大的病例,最大程度保留正常上唇组织。C瓣、三角瓣改变直线切口为曲线切口,调整唇高,并使疤痕隐蔽于天然皮纹中。

4.2 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4.2.1 修复时间的选择 伤口愈合过程初程期,胶原的合成活跃,代谢与降解代谢之间,维持正性动态平衡,约经半年时间,瘢痕逐渐软化、稳定,颜色亦由红色转为褐色,为手术时机。过早则瘢痕尚未稳定,易致瘢痕增生过度,手术失败。

4.2.2 设计 外伤性瘢痕不同于唇裂,变化很大,本法灵活性亦大,主要靠目测唇的自然状态恢复程度,故需在局麻注射之前定点,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决定C瓣、b瓣的大小及转移角度,尽力使上唇恢复到自然状态。

4.2.3 分离范围 如瘢痕范围较小,需切除范围较少,口轮匝肌对合良好或并未损伤,可不作粘膜分离,仅作肌层与皮肤之间分离即可,但应注意分离松解使之缝合无张力。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钟林生.唇缺损的整复方法.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7,8(1):50.

2 王炜.整形外科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92-630.

作者单位: 1 222003 江苏省连云港长寿医院整形美容

          2 200008 南京市鼓楼医院整形美容科

作者: 徐允虎 李宁生 2005-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