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5期综述

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概况

来源:INTERNET
摘要: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三大主症的疾病。针刺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笔者将近5年来有关此方面的临床资料及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临床观察庄氏[1]以镇静熄风,扶正通络法治疗帕金森氏病29例。3个月为1疗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0%,其中24%的病例为优,25%为良,38%为可,10%为无效。...

点击显示 收起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三大主症的疾病。该病是目前公认的一种难治的、缓慢进展的、原因不明的脑病。针刺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笔者将近5年来有关此方面的临床资料及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临床观察

  庄氏 [1] 以镇静熄风,扶正通络法治疗帕金森氏病29例。取穴:第1组为四神聪、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丰隆;第2组为本神、风池、百会、合谷、三阴交、太冲。两组穴交替使用,其中四神聪、本神、风池加电针,其它穴位得气后,留针40min。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随症加减。3个月为1疗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0%,其中24%的病例为优,25%为良,38%为可,10%为无效。治疗前后Webstor表积分差值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蒋氏 [2] 头体针配合治疗帕金森氏病19例。体针:太冲、太溪、血海、合谷、曲池、风府、风市,每次取双侧穴位,留针20min。头针:舞蹈震颤区,每次取一侧,两侧交替使用。通电针,留针20min。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4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效3例,好转13例,无效3例。郑氏 [3] 采用3种针法联合治疗震颤麻痹52例。取穴:头针取枕顶带、额顶带、运动区、舞蹈震颤区;舌针取心、肝、脾、肾、上肢、下肢、聚泉;辩证取穴:肝肾不足者加百会、风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复溜、肾俞、肝俞;气血两虚者加百会、风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气滞痰阻者加百会、风池、合谷、阳陵泉、丰隆、太冲、三阴交。每日选取头针穴位、舌针穴位、体针穴位各一组。针刺顺序为先针头针、次针体针、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拔针后行舌针点刺治疗。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结果是中度帕金森氏病30例,治愈0例,有效21例,无效3例。轻度帕金森氏病2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陈氏 [4] 以头针治疗帕金森氏病20例。取穴:前顶透囟会、通天透承光、正营透目窗。用28号2寸毫针,平行刺至帽状腱膜下1.5寸,共刺入5针。留针6~10h,留针期间捻转2~3次,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连续2个疗程。结果是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任氏 [5]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41例。头针取穴为顶颞前斜钱,体针取穴为消颤穴(自拟经验穴,于少海穴下1.5寸)外关、合谷、阳陵泉、太冲。气血不足型加足三里,肝肾阴虚型加三阴交、复溜,痰热动风型加阴陵泉、丰隆。体针用平补平泻手法,头针通电针仪。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8例。程氏 [6] 针刺配合胎脑移植术治疗帕金森氏病10例。针刺取穴:舞蹈震颤抑制区,百会、哑门、颈夹脊,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1疗程。其中舞蹈震颤抑制采用小幅度快速捻轻针法。每疗程间隔5天,连续4个疗程。结果10例患者,年均Webster评分下降3分左右。张氏 [7] 用针刺结合刺入激光治疗帕金森氏病90例。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辨经脉、分期、分型针刺结合激光刺入优化主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期:选百会、通天、络却、天柱、完骨、养老、跗阳;二期:通天、百会、完骨、阴交、太冲、太溪;三期:大椎、风府、陶道、络却、列缺、照海、完骨;四期:百会、通天、络却、曲泽、内关、灵道、悬钟、曲泉、太溪。结果是总有效率达91%。徐氏 [8] 用经络氧疗法治疗震颤麻痹35例。取穴:内关、足三里、百会。内关与足三里直刺进针1~1.5寸,百会向前,用平补平泻手法斜刺,配以鼻塞吸氧,氧流量为5L/min,留针30min后停吸氧再起针。每日1次,每次30min,30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率为62.9%。王氏 [9]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42例。采用头针与体针相结合治疗:头针取舞蹈震颤控制区,体针取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膈俞、合谷、太冲。操作:舞蹈震颤区每间隔1寸治皮刺入0.7寸,针后加电脉冲(连续波)刺激20~30min;百会进针0.5寸,施捻转补法;风池刺向喉结,施捻转补法1min;肝俞、肾俞、膈俞均刺向横突,进针1.5寸,行捻轻补法1min;合谷直刺1寸,施呼吸泻法1min;太冲操作同合谷。每日1次,28天为1疗程。结果1疗程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

  2 作用机理研究

  张氏 [10] 采用针刺加激光治疗震颤麻痹,观针刺前后尿中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针刺后尿中多巴胺的含量与针刺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针刺到4h时,尿液中的多巴胺含量升高至高峰,12h其含量虽已明显下降,但仍高于针刺前。何氏 [11] 观察了针刺对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针灸后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均明显上升,此外,从选穴的角度看,头部选穴明显优于四肢,头部选穴各组差别虽无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别似乎反应针刺方法作用较平均,艾灸和电刺激方法对儿茶酚胺类递质作用更明显。董氏 [12] 观察了针刺治疗震颤麻痹对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能提高震颤麻痹病人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没有影响。同时发现60岁以上的病人和女性病人以及病程较短的患者血中SOD含量在针刺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针刺治疗震颤麻痹患者的血浆中LPO的含量与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没有明显的关系。朱氏 [13] 对43例帕金森氏病患者在针刺前后观察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表明帕金森氏病人的V波PL,I~V波、Ⅲ~V波IPL均较正常人明显延长,针刺疗程前后自身对照,脑干诱发电位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V波和I~V波IPL的变化差异显著。王氏 [14] 观察了针刺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Webster量表积分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针灸组V波潜伏期、Ⅲ~V峰间期及I~V峰间期均见明显缩短,这种缩短与Webster量表的减少呈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针灸可能提高了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获得了临床疗效。

  3 小结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疗效是肯定的,但疗程较长,治愈率偏低,需要在选穴及针灸手法上进一步摸索,以提高疗效;在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作用机理研究方面,尚存在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庄小兰,等.针刺治疗帕金森氏病29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8,17(6):31-33.

  2 蒋英.针刺治疗震颤麻痹19例.四川中医,2000,18(9):56

  3 郑翎.针刺治疗震颤麻痹5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98,18(2):79-80.

  4 陈潜.针刺治疗震颤麻痹综合症.中国针灸,1999,19(2):92.

  5 任小群.针刺治疗震颤麻痹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国针灸,1999,19(10):617-619.

  6 程玉.帕金森氏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中医药信息,1999,16(2):40-41.

  7 张勤.针刺结合刺入激光治疗帕金森氏病及尿多巴胺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2):78.

  8 徐道祥.经络氧疗法治疗震颤麻痹35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0,20(6):337-338.

  9 王旭慧.针刺治疗帕金森病42例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2(4):36-37.

  10 张勤.以针刺前后尿多巴胺含量与脉诊为指标提高震颤麻痹临床疗效.针灸临床杂志,2000,16(7):53-54.

  11 向崇.针灸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2):65-67.

  12 董晓彤.针刺治疗震颤麻痹对患者血中LPO和SOD含量的影响.针刺研究,2001,26(1):28-31.

  13 朱莉莉.针刺对帕金森氏病脑干诱发电位影响的分析.汇苏中医,2000,21(5):42-43.

  14 王玲玲.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229-231.

  作者单位:162650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中蒙医院中医科(脑病科)

作者: 姜云燕 刘士勇 2005-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