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临床护理

初入高原成人罪犯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本文对初入高原的96名罪犯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中情绪不稳定的初入高原罪犯人员,重点加强心理护理,从而减少减轻初入高原者的高原反应症状的发生。经体检确认健康,从未曾上过高原。2方法在罪犯进入高原前2周,于当地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手册规定[1],包括88个项目,4个分量表......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文对初入高原的96名罪犯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中情绪不稳定的初入高原罪犯人员,重点加强心理护理,从而减少减轻初入高原者的高原反应症状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均为汉族男性罪犯,上海市出生,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为28岁;小学或初高中文化程度;经体检确认健康,从未曾上过高原。
   
  1.2 方法 在罪犯进入高原前2周,于当地采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手册规定 [1]  ,包括88个项目,4个分量表(1)同内外向(E):用于说明个性的内外倾向性记分越高,则外向越明显,反之,则内向倾向越明显;(2)神经质(N):主要表明情绪的稳定与否,高分趋向于不稳定,反之则倾向于稳定;(3)精神质(P):得分高者精神偏移倾向明显,得分低者则精神偏移倾向不明显;(4)掩饰分(L):分数高说谎倾向明显,反之则说谎倾向不明显。严格取样,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解释方式,要求受试者逐条地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圈回答“是”或“否”当场交卷,将答卷输入微机获取量表和以E为X轴、N为Y轴形成坐标图。然后乘火车及汽车快速进入(7天内)海拔3200m某监狱,到达当日开始随访。观察头痛、头昏、心悸、气促、恶心、呕吐、食欲、乏力、嗜睡、胸闷、烦躁、浮肿、咳嗽、紫绀、失眠、生活能力共16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出现每项症状轻度扣1分,中度扣2分,重度扣3分,每日观察记录1次,连续随访7天,总扣分≥30分者为重症急性高原反应,<30分者为轻症急性高原反应。
   
  2 结果

  96例中发生重症高原反应28例,轻症急性高原反应68例。重症高原反应组的N量表分明显高于轻症高原反应组(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重症高原反应组和轻症高原反应组的个性内外向分布无大的差别。重症高原组情绪大多不稳定或倾向不稳定,而轻症高原反应组情绪均稳定或倾向稳定。

  3 讨论
   
  3.1 初入高原罪犯者的心理状况 罪犯属一特殊人群,我们所调查的96名罪犯,由于出生地域,生活环境,文化水平以及对高原的认识程度不同,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不同,部分罪犯对高原一无所知,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情绪复杂,高度紧张,对高原环境缺乏了解,有恐惧心理。在言谈交往中易接受高原当地罪犯对高原反应症状的暗示,对将要面临的高原环境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正确的认识,总担心自己会发生高原反应,同时伴有生活不适和环境改变及生活中不愉快情绪的影响,使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易出现伪高原反应症。
   
  3.2 心理护理的基础 在情绪活动中机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并且有各种外部表现,如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尿中儿茶酚氨排出增高及脑电图变化等,许多实验证明:情绪对躯体生理功能有多方面的影响 [2]。病犯心理情绪失衡与以下因素有关;(1)病犯心理情绪失衡,首先是和剥夺自由联系在一起,对失去自由,严格管教及劳动改造不习惯,非常强烈感觉到各种需要受到了限制。因此产生了心理情绪失衡。(2)由于政治权力的丧失,法律上处于被监管改造地位,长期同社会隔离,不能同家人团聚,思念亲人,渴望自由而不可得,加之调往高原地区服刑促使病犯产生心理情绪失衡。(3)由于不了解党的监管政策和不熟悉高原监狱环境,便产生了苦闷和抵触情绪。
   
  心理情绪对人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致病也可以治病,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而良好的情绪一方面可取代神经紧张的坏情绪,另一方面又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之保持平衡,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的重要力量。
   
  3.3 高原监管条件下要特别重视心理因素 在高原监管条件下要特别重视罪犯心理因素,这就要求监管医护人员(1)明确研究心身疾病的重要性;(2)治病要治心,治人必治心:心理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密切关系是心理因素可促进高原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而高原反应症的出现又可引起心理状态的改变,从而形成具有正反馈意义的恶性循环,心理环境低下既可损害罪犯的自我改造功能,又可降低机体对外界的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许多疾病的易感状态。

  3.4 心理护理的重点 我们所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与高原反应发病调查,重症高原反应者多为情绪不稳定的或倾向不稳定者,通过心理护理使不稳定的情绪转变成稳定的情绪,加初入高原者尽快适应高原环境,减少或减轻高原反应及其它高原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护理要点与同道商榷:(1)明确进入高原的目的、意义、正确认识高原环境、面对复杂的环境提出目标,增加自信心,坚定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信念;(2)进入高原前对心理测验情绪不稳定者,加强宣传指导,可请医学专业人员讲座克服高原反应的必要常识及预防知识。同时加强医疗保健工作,使之有安全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3)提高监管医护人员的医护技术水平。采用必要的同情心、适当的劝慰、正确的疏导、巧妙运用医学技术和心理学理论,对病犯心理失衡,进行针对性的心身治疗和护理,使病犯尽快恢复心身健康;(4)有学者认为,在进入高原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应性训练,有助于机体对高原的适应,有人试验,未经训练的男子,海拔每升高300m,VO 2 max下降3.2%,经锻炼的男子,海拔每升高300m,VO 2 max下降1.6% [3]  ,建议有进入高原意向的人,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和适应性训练;(5)分散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同时避免疲劳、饥饿、过度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减轻高原反应症状。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只是对进入高原时有利,对整个身心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1986,1-2.
   
  2 赵耕原,黄铎香.医学心理学概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6-27.
   
  3 尹昭云.高原劳动能力及有关问题.解放军预防医学,1993,11(3):240. 

  作者单位:810000青海红十字医院三病区

作者: 刘桂花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