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第4卷第16期中医中药

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75例临床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7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中联鼻炎片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计分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54。...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7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75例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中联鼻炎片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计分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54.2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可靠。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中医药疗法 @温胆汤加减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6-1521-02 

  近2年来,笔者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中医耳鼻喉科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4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4个月~10年;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9岁,病程6月~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海口)中华耳鼻咽喉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  。

    1.3 辨证标准 治疗组75例及对照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诊断依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鼻鼽”。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清 涕、鼻塞、舌淡、苔薄白、脉细。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0年。鼻腔检查:鼻粘膜苍白或灰白色、水肿、鼻甲肿大,鼻腔有多量的水样分泌物溢出。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温胆汤加减,基本方为: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枳实10g,生姜10g,炙甘草6g。兼有肺气虚弱之症者,加党参10g,黄芪15g;兼肺脾气虚之症者,加党参10g,白术10g;兼肺肾两虚之症者,加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菟丝子10g,杜仲10g,附子10g,枣皮10g。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日服2次,每次口服100ml。对照组给予中联鼻炎片治疗,每日3次,每次2片。两组均7日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影响本病药物评价的其他药物。

    2.2 观察指标 服药前后均进行症状、体征评分。

  2.3 症状、体征分级采用计分法 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分级计分标准(略)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 2 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5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31%~5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总分降低30%以下。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75例中,显效4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35例中,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4.29%。经统计学处理,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24岁,反复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3年,平素恶风、怕冷、易感冒,稍遇冷风则发作。曾自服藿胆丸、中联鼻炎片无明显好转,遂来我科就诊。检查:鼻粘膜灰白色、下鼻甲肿大、鼻腔内有多量水样分泌物、舌淡、苔薄白、脉细,中医辩证为肺虚痰阻型变应性鼻炎,治以化痰通窍,补肺益气。处方:党参10g,黄芪15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枳实10g,生姜10g,炙甘草6g。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日服2次,每次口服100ml。服药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体征总分降低50%以上。

    5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中医又名鼻鼽,本病常突发骤停,反复为患,一年四季,男女老幼皆可患病,属变态反应类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温胆汤能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法半夏有提高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能增强宿主免疫,生姜对小鼠应激所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有促进恢复作用。甘草甜素也能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多糖经小鼠腹腔注射,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枳实甘草尚能抗变态反应。豚鼠实验揭示枳实的水提取液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动物被动皮肤过敏及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的抑制,枳实都显示出较强的抗过敏活性。陈皮能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3]  。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病位在鼻,病变主脏在肺,涉及脾肾,病理性质为邪实正虚,邪实为痰浊水湿停聚于鼻,正虚为肺、脾、肾气虚。温阳汤减竹茹,化痰消水肿、祛邪实,另加用调补肺、脾、肾之品,温胆汤加减共奏化痰通窍、补气止鼽之功,临床实践证明,用温胆汤加减辩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 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 杜少辉.难病奇方温胆汤,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1-22. 

  作者单位:430080武汉市武钢总医院

作者: 金丕琳 2005-8-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